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一年,新气象。

开春后,菊花奶奶挑了个好日子,东山村很快投入到春耕的准备工作当中。

山下的人翻耕、松土、施肥忙得火热,山上的人也增加了往外飞鸽送信的频率。

初春的太阳还不太晒人,江雁却早早把草帽戴上,没一会儿帽檐下就有汗珠不断滚落,双颊通红泛着热气。

她暂时停下刨土的动作,单手扶着锄头,另一手将草帽取下给自己扇风。

李好见她这样子就劝慰:“热了就不要戴了。你看这几天都好好的啥事没有,上次只是意外。”

江雁抬眼看向上空,自今日出来下地起,她脑袋顶上已经来回飞过六鸽次。

想起她头一次发现天上有鸽子低空飞过,来不及回家拿小弓,就地捡了块土疙瘩砸过去。当时想,要是幸运的话今晚就可以加道汤菜补补。

江雁的准头很好,只是因为力道不够,土块擦过鸽子的腹部落下。鸽子的飞行只乱了几瞬又很快飞走,她虽遗憾但也没机会再补上一记。

就在她以为事情就此终结,大概过了一个时辰,还没从地里回家的她就遭到迎头淋击。

鸽子也和那啥啥鸟一样会记仇的吗?

江雁愿意相信这只是直肠子的意外,但她不可避免的对天上的飞鸟起了防范之心,也由此发现天上的鸽子突然多了起来。

然后是山里派人下来告知说别打鸽子的主意……

江雁悄悄吐槽:“他们到底养了多少只信鸽啊,这几日天天来回飞,摆明了这边有猫腻让人快找过来瞧。”

一只信鸽传不完的话就派人进县里说嘛,她真的担心再这样飞下去,他们村早晚会成为那条遭殃的池鱼。

其实去县里送信的人也不少,只是每次都是避开东山村人行动,江雁从未遇见过。

李好没接江雁的话茬。冬日里江雁私下和他们说伏府的主子们可能在搞大事,但这有什么紧要呢?他们既没理由阻止,也没能力阻止。

她家英子还有村里好多小子都为伏家干活,后面那成片的山也都是伏女郎的,这几年一直是睁只眼闭只眼由着村里人进山捡柴找食。

更何况自伏府的主子们来到荣成县后,他们的日子也安宁好过了许多。

李好偶尔琢磨,江雁现在这般操心多虑都是江旺那老头子带的,以前多天真简单的小姑娘哪。

她左右看看其他人的进度,提醒道:“先把活干完,这些东西回家再想。”

因为去年的成功,江雁今年又要多种上一亩地,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新增的一亩地大部分用来种口粮,她去年种的虽然够吃,但江兴江旺他们考虑过后,还是觉得她应该再多种点,有了富余更安心。

剩余的则准备种下去年郝老爷给的新种子。

江雁曾经梦到过那些种子撒下去后长出了土豆、红薯和玉米,甚至冒出几株番茄和辣椒,但梦醒来只能抱膝痛苦。就她分出来的那两捧种子,连根黄瓜都结不出来。

因为整个荣成县都找不出认识这两种种子的人,江雁决定就照着傻办法来,春天种一小半先试试。

先晒两日太阳,再差不多分成三份,一份温水浸泡、一份草木灰拌种、一份就那么放着,过后数着粒数分别种进不同的区块里。

围过来既是瞧热闹也是想搭把手的江兴在被江雁毫不犹豫的拒绝后,笑着对江发道:“现在就照顾起我这老家伙了。”

江雁沉浸在自己的点种工作中,无论是播种的深度、覆土的厚度还是播种间隔,她都要尽可能保持相似。

控制变量法嘛……前不久她又被迫理论学习了一遍,她肯定可以做到的。

江雁将大粒种子暂命名为甲,小粒种子暂命名为乙。

播下种子的第八天清早,江雁才拿起农具准备往地里去,就看到木杨啪嗒啪嗒跑过来小声说:“小雁姐,你的种子冒芽了。”

“真哒?”江雁惊喜的跟着木杨赶过去,俯身仔细瞧,才从棕黄的泥孔里见到一丁点细小的嫩芽。

萌芽的是乙号种子,江雁瞧了又瞧,再三确定不是地里常见的杂草后,才直起身看向依旧棕黄一片的土地。

昨日是播下种子的第七天,江雁在地里从头到尾仔细找完一遍都没找到萌芽后,心里就不断打鼓,不知是地温不够还是哪里出了差错。

好在今日冒头了一个,总算不会全军覆没。

小朋友的眼睛真好使!江雁轻轻拍了拍木杨瘦弱的肩膀,“晚点儿你来找我,请你吃糖。”

木杨抿嘴笑的腼腆。

一夜春雨,这片被江雁和其他东山村人异常关心的土地终于陆续萌出了嫩芽。

过了十二三日,甲乙的嫩芽都长成了幼苗,江雁看着其中几个未能成功破土而出的缺口,想了想又取出几粒种子补了下去。

这一次,萌芽的速度快了许多。原来前面是种的早了,温度不是很适宜。

又过了二十几日,当江雁从小麦生长管理那头脱开身来仔细观察她的甲植乙植,人一时有些恍惚。

她前几次怎么没发现,这乙植竟然越长越像玉米苗了呢???

总不能梦想成真,撒下去的种子基因突变成玉米了吧……

幼苗中间的脉络偏向白色,手指搭在叶面上触摸,有点光滑,叶片边缘则带着点粗糙。

江雁侧头用衣袖抹净眼睫上的汗珠。她知道了,这八成的可能是高粱。

高粱能怎么吃来着?煮粥蒸饭应该可以吧,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容不容易消化。

用来酿酒的话……江雁锁眉思考,好像要酒曲来着。

江雁回忆以前自家尝试酿的米酒以及上层漂浮的黑白杂菌,不禁打了个哆嗦。

还是不要尝试了,有些传承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打破的,饮酒伤身,糟蹋粮食伤身又伤心。

不过,江雁挠了挠下巴,郝三管事好像曾经抱怨过他家老爷因为啥商队忘了给他捎酒而在府中发脾气。

外头肯定有人会酿高粱酒,就是不知道荣成县有没有人识货。要是这东西卖价好又不好吃,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