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03章 小众的解压爱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众的解压爱好#】

【我把我的领导当办公室宠物养。

比如每天都会悄悄观察一下他的精神状态,心情,爱吃的食物等。

我也会定期给他投喂点小零食,我的零食超多塞满了一个抽屉,他也不挑食,什么都能喂。

还有个好处就是养不死,也不用遛他玩,还安静不吵,互动性也是拉满了。

除了我摸鱼狠了会叨我一下,现在上班都不是上班了,而是上猫咖?。】

. . . . . .

弹幕区:

『这个不能出院,加大剂量。』

『也可以把同事当宠物养,同事吵架就当宠物不听话,不提供情绪价值。』

『我观察同事和观察我的小乌龟差不多,主打一个围观。』

『但同时你的宠物会指挥你干这干那,他说东你不敢说西,他说干活你不敢吃饭,他给你发工资,你挣得工资要反过来养他,所以你在养一个宠物的时候,也在充当一个宠物。』

『这就叫共轭宠物。』

“这和刚才那个把领导当狗养的思路差不多吧?”

“俺还以为后人编的段子,还真有人这样做啊?”

“眼不见心不烦,你都不怕他当人,把他当个野兽,也就没那么讨厌了。”

“后人太颠狂了,这都是咋想出来的?”

“或许是工作压力太大,被逼疯了吧。”

“顿顿白米饭加肉,还因为肉吃多了,提倡吃蔬菜,这可是神仙般的日子,怎么还能有那么大的压力?”

“饱暖思淫欲,吃的好就想吃的更好,有个小屋就想有个大宅子,娶个漂亮的小姑娘回家,再找几个听话懂事的丫鬟。”

“这都是自己作的,顿顿白米、肥肉,能活下去就得了呗。”

即便看了许久的天幕,大多数古人还是理解不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

有地种、有房住、有肉吃、夏不炎、冬不寒,不用担心饿肚子,不用担心天灾战乱,这简直是神仙过得日子。

好好的日子,咋还能把后人逼疯了呢?

古人搞不懂。

. . . . . .

【我压力大的时候就扫个共享单车,漫无目的的骑,遇见红灯就拐弯,在陌生的街道里,找家小吃店,在热闹的街区停车步行转一转。】

. . . . . .

弹幕区:

『然后骑出运营区,扣了我20元。』

『遇到红灯就往同一个方向拐弯,四个弯后回到原地。』

『我也尝试了一下,跟你一样,遇见红灯就拐弯,拐着拐着上高架了!』

……

“啥是单车?”

“应当是后人视频里两个轮子的铁车。”

“那啥是共享?”

“城西的马车铺,可以租马车、驴车、骡车,这就叫共享。”

“租车就租车呗,还啥共享,我还以为共同享受呢。”

“马车是马车铺的,但你花钱也可以享受,这不叫共享叫啥?”

“不知道有没有共享媳妇。”

“有啊,城东的怡红院。”

“……”

马车出租,自古有之,但宋、明、清尤为发达。

. . . . . .

【我高中,压力大的时候,就喜欢在地上爬,爬的时候脑袋空空,什么都不会想,那些担忧、焦虑全都消失了。

不过我妈认为这有些不太卫生,于是她让我戴上一次性手套再爬。】

. . . . . .

弹幕区:

『善解人意的妈妈。』

『建议再戴上护膝。』

『这就是阴暗爬行吗?』

『你妈竟然只觉得不太卫生?』

『妈妈可能没敢说出心里话,是精神不太卫生。』

『戴上手套没有手感了,还是不戴好,而且接地气导出静电,吸收土元素。』

『我建议穿着不要的衣服裤子趴着爬一爬,再滚一滚,地方扩大到整个屋子的地板,还顺便把卫生打扫了。』

『第一眼看成了【建议不穿衣服裤子趴着爬一爬】,我还以为你要答主去做主人的任务。』

『你们都在讨论手套和护膝,只有我想到锁腿和项圈吗?』

清朝,乾隆末年。

“地上爬?这是中邪了吧?”

“高中时候,应该是快高考了,就像咱们的科考一样,压力太大了。”

“可也没听说过哪个士子在地上爬……”

这人话还没说完,就被休沐的王捕快打断,“你这就叫少见多怪,历年来进京赶考的士子,不知疯了多少。”

“有日日待在青楼,死在女人肚皮上的。”

“有夜夜睡不着,瘦的只剩一副皮包骨的。”

“还有半夜做梦,梦见自己高中,跑到大街上又吼又跳的。”

“你咋……”这人想问你咋知道这么多的,回过头来才发现是王捕快,“王老哥,今日休沐?”

王捕快点了点头,接着看起天幕。

. . . . . .

【我压力大的时候会把被子团成个蛋,务必确保有一面很光滑没有沟壑或褶皱,然后把脸贴上去抱着睡觉,这就导致我睡觉的时候往往还需要第二张被子。】

. . . . . .

弹幕区:

『好怪,但是我又莫名其妙能想象出来,而且能懂。』

『我喜欢对枕头这么干,但是大部分枕头都没有这么饱满,想买一个充满棉花的软乎乎大球抱着打滚。』

. . . . . .

清朝,乾隆末年。

“被子团成蛋,脸贴上去?”

王捕快感觉这幅画面很熟悉,自己好像在哪见过,可怎么也想不起。

噗。

“王老哥,不好意思,没憋住。”这人连忙道歉。

一股臭味传入王捕快鼻中,他猛的一拍手。

“嗨呀,这个后人和推粪球的屎壳郎一模一样。”

. . . . . .

【我的解压方式:花一块钱坐公交车,从头坐到尾然后再花一块钱从终点坐到开头。】

. . . . . . .

弹幕区:

『晕车人的噩梦。』

『公交车还好,开窗户基本就没事了。』

『看着公交上的人上上下下和窗外城市的风景,你会觉得这就是生活,真的很解压。』

『我试过,遇到堵车,晕车,下来吐的一塌糊涂。』

『坐公交确实太晕了,最好是地铁。』

『地铁看不到沿路的风景,静不下心。』

『地铁啥也看不到,万一遇上高峰,人挤人,坐完更闹心。』

『那种环城的公交,一两块钱能转一圈。』

. . . . . .

大明,永乐年间。

北直隶。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地铁是啥?”

“你忘了后人的火车和铁路?火车是地上跑的,地铁自然是地下跑的火车。”

李二木想了半天,仍然想象不出这副画面。

地下怎么挖洞呢?

火车在地下跑,地面不会塌陷吗?

想不通就不想了,李二木能理解公交车,感慨道:“公交车真便宜,一两块钱就可以环绕城走一圈。”

李二木觉得,一两块钱应该和一两文钱差不多吧。

“我有个更便宜的方法。”同行的王石头笑道。

李二木低头看向穿着草鞋的双脚,“你该不会让我用这双铁脚板走吧?”

“这花销一两文钱可解决不了。”

现代,不堵车的情况下,环城公交一圈最多不超过十二小时。

偏小的市级城市,有的两三个小时就能绕一圈,不需要中途喝水吃饭,一直坐在车上就行,顶多屁股有点疼,腿有点麻。

可在古代……也别说古代了,就现代,走路绕城一圈,中途吃饭喝水,再节约也要十块钱吧。

这还是喝一块钱的矿泉水,吃一块钱的大馒头的情况下。

更别提走一圈之后,双腿疼痛,去医院拿药的花销。

. . . . . .

【去海底捞吃饭,骗服务员,告诉他们我过生日,让他们给我唱生日歌。】

. . . . . .

弹幕区:

『我有个朋友,他去年美团外卖的外卖味道总结是:“老板,今天我生日可以送我一个小菜吗?”是你始终如一的坚持,你一共备注了77遍!』

『社恐想了一下情景,压力就更大了(?w? )』

『颤抖吧i人,e人的解压方式就是随机尬死一个i人。』

『怪不得我去海底捞,一晚上生日歌此起彼伏,原来是你小子搞得鬼!』

『服务员:踏马的,这小子又来了,这个月都过了十几个生日了!』

『老板:那岂不是赚麻了,让他多来!』

『以后海底捞过生日查身份证的话,你要负全责!』

『我的朋友,你既不懂幽默,也不懂海底捞。』

~~~~~~

北宋,汴梁。

景明坊。

“海底捞?应该是一家店的名字吧?”

“海底捞,从海底捞起来的东西嘛,这家店铺,应当是主营海味。”

“这也太平铺直叙、简单易懂了吧……”

烧饼摊的小哥看向老者,这老者从天幕出现到现在,已经连续在自己摊上吃了几个月的烧饼。(第208章)

自己从一个走街串巷卖烧饼的货郎,变成了路边定点的摊贩。

老者再继续吃上个几年,兴许自己也能在东华门外搞个铺子勒。

“店名,通俗易懂是好事。”

老者指向不远处人声鼎沸的酒楼,“那家店叫什么名字?”

“丰乐楼啊,汴京城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小伙抱着手,您老把我当傻子?

“那它以前的名字你知道吗?”

“白矾楼啊……”小伙一拍脑门,懂了老者的意思。

“老丈,您帮我这烧饼摊取个名字呗。”

将手中的碎末放在碗里,老者皱眉思索,数息之后,突然问道:“你姓啥来着?”

小伙翻了个白眼,刚想嘲讽老者记性不好,却突然想起二人好像从来没有互相介绍过。

自己叫他老丈,他叫我……叫我啥来着?

“姓wu。”

“武术的武,还是舞蹈的舞?”

“都不是,左边一个人,右边是一二三四五的五,伍子胥的伍。”

“没看出来,你还知道伍子胥?”

“天幕里瞧见的。”

“出自哪一堂?”

伍姓小伙一脸问号,什么糖?

老者一拍脑门,都沦落到卖烧饼了,那还知道什么郡望堂号,“是楚国贵族后裔、还是姬姜后裔?”

伍姓的源头有芈姓、姜姓、姬姓。

老者也是和小伙逗闷子,毕竟他连郡望堂号都不知道,还能知道祖上姓氏来源?

但老者猜错了,小伙还真知道,“都不是,伍长的伍。”

“祖上唐末年间从军,侥幸当上伍长,便姓了伍。”

老者笑道:“你这唐应该不是李唐吧?”

小伙梗着脖子,青筋暴起,“咋就不是李唐了!”

李存勖也姓李,国号也为唐,这李唐,他没毛病。

“你这浑小子,我又没说过啥,你急个甚?”

看小伙愤怒的模样,加上小伙自述因为当了伍长才改姓伍,老者心里像个明镜似的,小伙祖上应当是沙陀族的。

“还想不想我帮烧饼摊取名字了?”

“嘿嘿,想。”小伙属狗脸的,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

刚巧一个卖梨的经过,连忙掏出几个大钱,像献蟠桃似的将梨献给老者。

老者接过来,顺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就放入嘴中,“家里行几?”

“行大。”

“那就叫大郎烧饼呗。”

小伙一把抢过老者手中的梨,啃了起来,没好气的吐槽道:“大郎烧饼我还需要你帮我取?”

需要之时老丈,不要之时你你你。

“你还真是属狗的。”

. . . . . .

【我的解压方式是看港片,看台片,欣赏里面的各种美女。】

弹幕区:

『这美女他正经吗?』

『穿衣服吗?』

. . . . . .

【我的解压方式是种姜。

之前听一个玄学大师说,种姜可以提升气运来着。

古时候有这种讲究,让小孩养颗姜。

如果小孩考上了,姜还没死,那就说明姜已经变成神草了,可以帮你实现愿望。

具体种法呢很简单,首先要去买颗姜,把它种下。

然后你需要骗这个姜,你说它是伏根,说它是神草,就是不能说它是姜。

可以每天给它读道德经,每天陪它说话。

久而久之,这个姜就认为自己真的是神草,它就能给你实现愿望了。

用科学解释,就是你通过每天和姜说话,锻炼了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天读道德经,会让你获得智慧。

如此一来,就算没有神草你也容易成功。

最主要的还是,有人陪你聊天,你就会很解压,如果你没有什么朋友,但是又压力很大,可以试试。』

北宋,汴梁。

“和姜说话,这和自言自语有区别吗?”

“你要先骗姜,告诉它,它是神草。”

“心诚则灵?那还不如去庙里拜拜。”

“就是,我还不如骗我家狗,告诉它,它是天狗,起码他还能冲我汪汪两声。”

“你们没注意吗?古时,考上了,这肯定是考科举的人用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状元家的姜,它能是普通姜吗?”

“是姜本就是神姜,保佑士子考中状元,还是中了状元,姜才是神姜?”

“……”

“算了,还是拜菩萨吧。”

“这是啥时候的习俗,隋唐开科举以来,也没听过这种说法。”

“现在也没有,应该是南……”这人急忙捂住嘴,南宋二字可不兴说。

“或许是元明清的习俗吧。”

清朝,乾隆末年。

“后人也种根禄啊?”

所谓种根禄,就是种姜。

禄取自福禄寿的禄,其含义为官吏的俸给、食物、赏赐物。

也有同音字“录”,取录取的含义。

金文中,录是禄的通假字。

生姜生长时层层拔高,又有了连中三元的美好寓意。

孩童启蒙时亲手种下姜块,若姜块能活到孩童科举中榜,那这块生姜就不是普通的姜了,要称之为“相种”或“将种”。

种植姜块和在姜块附近时,都不能提姜字。

一提姜,它就破相了,没有灵力。

这种语言禁忌,类似于出马仙,不能直呼仙家的本名。

“种根禄要给它念道德经,还有这么多讲究?”

“你要念,也应该念四书五经。”

“对对对,我又不修仙,确实应该念儒家经典。”

“对啥对,你天天念四书五经,根禄能不能成为相种我不知道,但你只要脑子没问题,肯定能记住书籍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