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上的汉帝,刘邦:你能给我表演下那个么?就是你常说的那个。
刘渊:祖宗!
刘邦(大笑):再说一遍。
冒顿:……
刘邦:急了,你急了。】
——————
评论区:
〖爹,我刘渊啊,我早就是汉人啦。〗
〖我都入了大汉国籍啦,看,大汉卫生束发。〗
〖原来是刘渊啊,我还以为真是大汉人呢。〗
〖刘渊:祖宗(指冒顿),没啥不对的,毕竟爷爷是祖父,姥爷也是啊。〗
〖历史上刘渊说“我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汉武帝)”,攘的可是匈奴,刘渊是实打实的认为自己是刘家血脉。〗
〖总感觉刘邦真能干出这事。〗
〖符合人设。〗
〖铁木真:你这个冒认宗亲的,我才是正宗刘氏后裔!〗
〖耶律阿保机:我刘忆也来认认祖宗!〗
〖侯景:侯汉也是汉,祖宗算我一个!〗
大汉,长安。
刚唱完一首曲子,给吕雉腹中的女儿做完胎教,刘邦皱眉思索,冒顿收没收到乃公的信,怎么不给回信呢?
冒顿:呵,刘邦,本单于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你的激将法!本单于是不会上当的!
刘邦:……
【“重八,二凤啊,咱可是刀枪里滚出来的,咱可别丢份啊!”
“好,好样的,打得再狠点”“对,精神点,别打人都没力气”
“别丢了咱们开国皇帝的份儿啊,往死里打!”——吃瓜观众刘三 】
——————
评论区:
〖李渊:老刘,你是不是忘了我才是开国皇帝?〗
〖刘太公:太上皇桌在这呢,老李别走错了。〗
〖狄仁杰:自太宗文皇帝开国以来……〗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资治通鉴》〗
狄仁杰:本官没说过自太宗皇帝开国以来,绝对没有!
李渊:那你心里是不是这样想的?
狄仁杰:想也犯法?
大唐,长安。
“阿耶!奴隶之事儿臣已经同意了!”
见李渊又要念叨开国之君之事,李世民抢在他前面发言。
奴隶贩子之事,朕答应了,您别再拿开国之君之事威胁朕!
又不是朕说的!后人说的!关朕屁事!
“哼!”
“阿耶,秦汉唐明,有人否认秦始皇、刘邦、朱元璋是开国之君吗?”
“后人都快把朱棣夸上天了,也没见有人说朱棣才是大明的开国之君。”
“有时候,多找找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文治不行、还是自己武功不行,让后人误会了。”
一味的顺从,只能换来变本加厉。
也没外人,父子二人坐在金阶上,李世民不留情面的说道。
威胁我玩男人?
您玩去!
朕不仅让您玩,还按照三千人的标准在天下给您广选美男子!
等您死了,我还给您做数百个身强力壮的男人陶俑,让他们在下边伺候您!
“你不走玄武门进来,朕做的不比你差!”
朕武功是不行,但文治绝对比你强!
“儿臣不走玄武门,命都没了!”
“朕说过,把江山一分为二,你和毗沙门一人一半。”
“阿耶,玄武门无非死千人,一分为二?”李世民冷笑道:“与隋末一般,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这就是您想出来的办法?”
“二郎,就不能让让朕?”
“儿臣还不够让着您?您要做的事,儿臣何曾拦过?连您想当奴隶贩子,儿臣都同意了!”
——————
【刘邦拉着刘备的手,语重心长道:“好小子,你跟乃公讲讲,为啥老刘家的宗庙有个姓诸葛的,还有为什么你的香火都是靠这个姓诸葛的凑?”】
——————
评论区:
〖刘备:祖宗啊,孔明于我,就像是您的张子房呀,这不都是咱大汉传统吗?〗
〖刘备:妻荣夫贵,咱老刘家人总能沾上媳妇的光。〗
〖刘备:我不是针对谁,历史上的皇帝有一个算一个,哪个能有我(下属)香火多?〗
〖确实,诸葛关羽的香火顶的上所有皇帝捆一块了。〗
〖关圣帝君:军师的香火还是自己留着吧,大哥且用某的,某如今颇有家资。〗
〖张飞:二哥如今做了关圣帝君,却把三弟忘了,这漫山的猪肉和灯影牛肉,叫三弟一人怎吃得完!〗
——————
【平帝:老祖,孩儿不孝,大汉亡了!
刘邦:亡了就亡了吧,两百年也不错了,隔壁老秦就两代呢,乃公很满意。
刘协:老祖,孩儿不孝,大汉亡了!
刘邦: 才亡?不早亡了吗?
刘协:那次光武帝给救回来了。
刘邦: 没事没事,又多了两百年也算意外之喜了,哈哈哈。
刘禅:老祖,孩儿不孝,大汉亡了!
刘邦:……】
——————
评论区:
〖刘渊:老祖宗,我早就是刘家人啦。〗
〖这位是真正的“汉高祖”。〗
〖没毛病,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陈友谅:我这儿还有个同人作品。〗
〖侯景:这么说来,我这儿还有个小南梁版本。〗
〖刘鋹:我这儿还有个阉割版作品。〗
大汉,长安。
“阉割版,难不成是太监当皇帝?”
刘邦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
重用宦官?满朝重臣皆是太监?
总不可能是当官都要先把自己阉割了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北宋,广州。
他倒是入汴梁当恩赦侯去了,我们这两万多门内人可怎么办?
当官要进行阉割,所以阉人属于南汉的特权阶层,他们互称“门内人”,而没有阉割的士人则称为“门外人”。
和尚:贫僧也想问问,贫僧应该怎么办?贫僧是戒色,不是当太监!请贫僧入宫讲法,结果先把贫僧阉割了,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
道士:你们秃驴戒色,有没有那玩意儿不重要,可我是道士啊!我可以娶妻生子,我也被阉了,我找谁说理去?
《宋史·卷四百八十一》:目百官为‘门外人’,群臣小过及士人、释、道有才略可备问者,皆下蚕室,令得出入宫闱。
——————
【刘邦会觉得后代有毛病,隔三差五来个人跟他说大汉亡了。】
~~~~~~
评论区:
〖刘邦:你们害苦了我啊,逼着我两次三番去嬴政那里显摆,还得憋着笑劝他别把孩子打坏了。〗
〖刘邦:“你跟我说你把草原蛮子老窝都烧了,我很高兴,但是你这个草原发型和草原口音是怎么回事?”
刘必烈:“呃,……〗
〖陈友谅:祖宗,大汉亡了啊!
刘邦:你谁啊?你是跟爹姓还是跟妈姓?你怎么不姓刘?〗
〖陈宫以为曹操要当汉贼,宁死不降,结果曹操真的一辈子没篡,所以陈宫原谅了友人,转世投胎叫陈友谅,依然不忘前世遗志,再造大汉,很合理吧?〗
〖陈友谅他爹入赘的,所以他确实随妈姓。〗
曹操:合理个屁!
大明,洪武年间。
朝鲜。
“入赘没错,但孤祖父姓谢,和刘也没关系呀。”
“侯爷,李将军又回来了。”
“? ? ?”
李成桂从中门而入,陈理一脸疑惑的看着他。
“归德侯,结个姻亲吧。”
“孤的家族真的和汉太祖没关系……”陈理指着天幕,一脸无奈的解释道。
李成桂大手一挥,义正言辞道:“不重要,我和你对脾气,和什么刘不刘的没关系。”
陈理:……
要不是知道你想当朝鲜国王,孤就真信了。
“府院君,孤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
府院君,是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国王授予外戚和功臣的一种爵位称号。
“儿子好啊,本将军刚好有个适龄的女儿。”
“府院君,孤若是有女儿,姻亲之事倒无关大雅,可偏偏是个儿子,未有大明皇帝陛下允许,孤不敢私自做主。”
“生米煮成熟饭,先宰后奏。”
陈理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成桂,不称呼他的爵位,反而称呼起军职。
李成桂身上有个东北面元帅的军职。
“李元帅,孤的父亲是谁,想必你是清楚的,孤的儿子和朝鲜手握大军的官员结亲,还先斩后奏,你是不怕死,还是能打过大明?”
李成桂:……
大秦,咸阳。
嬴政看着一脸淫荡表情,正和扶苏说悄悄话的刘季,倒像是这人能干出来的事。
能和蒙恬讨论兵法,能和李斯辩论法律,亦能和叔孙通对喷。
还能带着扶苏去……那些地方逛,让扶苏心甘情愿的付钱,不知不觉中让扶苏明白道理。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叫朕为义父,朕才比你大三岁而已。
拿的起,放的下。
能品山珍海味,也能吃粗茶淡饭。
能得天下,绝不是偶然。
也不知留他一命,对大秦是幸事,还是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