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
众人退场后,张角、张梁、夏凡、典韦四人转入一个小书房中,开始聊“私事”。
夏凡扇了两下后,开口便问道:“广宗城内,有多少可战之兵?”
张角:“十万!”
夏凡嘴角上扬,回以一抹不屑。
张角只得叹气道:“唉,十万有些夸大,实际只有八万!”
夏凡表情不变。
张角咬牙道:“六万!”
夏凡笑道:“不瞒将军,皇甫嵩麾下伤亡过半,仅有三万余人;黄巾既然倍之,何须用谋?约战之事,想必黄巾必胜,我等告辞!”
说罢,转身欲走。
“哎哎哎,且慢!……咳咳!”张角赶紧出声挽留,一激动之下,牵动病体,又咳嗽了好一阵。
“三弟,你来说罢!无须保留!”今日议事,张角强行说了太多话,此时已经身体乏累之极。
张梁叹道:“城内可称精锐者,只有三万余!其余七万,皆老弱妇孺,战力忽略不计。”
夏凡暗忖,这跟自己估计的差不多。
于是话题一转,又问道:“若是此战败了,汝等有何计划?”
张梁目光决然:“纵使败了,一死而已,我等有何惧哉?”
张角也应和道:“不错!自起事以来,我等便知无回头之路,我等作为,便是为黔首发声尔!民不畏死,奈何朝廷见逼?今番起事,好叫天下知晓——匹夫之怒,可撼乾坤!”
要说张角三兄弟,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己而打江山当皇帝,夏凡并不反对;
但是这其中,有没有一些他们为民发声的理想主义情怀在内?
夏凡相信还是有的!
屠龙少年,在起事之初,都是有一颗赤诚之心的!
陈胜吴广起义,喊出“苟富贵,勿相忘”时,是真有一颗同舟共济之心的;
太平天国起义之时,也是有一颗救亡图存之心的;
黄巾起义此时,亦是如此。
“若约战之日,黄巾胜,我别无所求;若黄巾败,还望两位,哦不,天公、地公、人公将军三人能依我之计……”
房内,几人声音慢慢低了下去。
日暮时分,夏凡跟典韦,携着张角的回信返回军营。
皇甫嵩看罢,啧啧称奇:“好哇,好!!如此难以想象之事,夏公子竟可玉成!若此战胜之,夏流萤当居首功,诸位谁有异议?”
“将军所言极是!”
“我就说,夏公子从不为无把握之事!”
“贼人离开城池,管教他们好看!”
“当居首功!”
……
皇甫嵩阵营中,除了夏凡,没有人知道张角命不久矣,自然对张角愿意弃城出战表示难以理解。
而越是难以理解,就对夏凡能说服敌方越能感到震惊!
夏凡赶紧惶恐起身,向周遭诸人一礼:“小子,无非嘴上功夫,杀敌还需诸位将军,怎可居首功?不妥不妥!”
“哎呀呀,夏公子何须见外!”
“就是就是,俺们服你!”
“哈哈,夏公子羞红脸了!”
众人哄笑一堂,皇甫嵩亦是抚须微笑。
回想此前点滴——夏凡解长社之围,协助平定颍川贼乱,北上广宗约战……
一件件,一桩桩,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夏凡早已征服了多数大小将领的内心,积累出了重重的好感。
“如今,终于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