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闲鱼当不成,带着全家卷到飞 > 第433章 封赐耐人寻味,开了先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3章 封赐耐人寻味,开了先河

“文启霖短余半年训练出一支所向披靡以一敌百的队伍,为此次平定北方边患立下汗马功劳,且为国为朝开疆扩土立奇功,封其为护国大将军,永守漠北。”

“赐将军府,并赐漠北北山一带归其发展。”

皇上这一封赏,让朝臣疑惑加不解。

什么叫归其发展?

归其到底是归他?归文家所有?还是仍归朝廷所有?

发展到底是怎么个发展?

有人刚想表达点“无先例且不合理”这等意见,皇上又开口了。

“文启霖听令。”

文启霖正在琢磨漠北北山怎么发展之时,这一听令让他愣了一瞬才下跪。

“皇上,臣在!”

“明日起,允你休假一个月,接亲属回京,但是北边防线,该守则守,由你全权负责漠北军的调遣。”

皇上神情严肃提醒:“文家务必守好北方大门,朕期待漠北竖起一道天堑,永绝北患!”

天降大任,永绝北患!

皇上的期望还挺高,高得不是一星半点。

文启霖内心毫无波澜。

洗清罪名,守护漠北,是文家人集体的愿望,之前他就是如此跟当时还是太子的新皇如此说的。

如今在朝堂上,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文家人永守漠北定了性,那就说明,从此以后,文家后代都要到漠北前线奋战。

这正合他意,也正合文家所有人的意。

“是,文家儿郎誓死坚守漠北!”

文启霖和文启源异口同声说道。

宫廷封赏结束之后,皇上还赐了庆功宴。

......

京郊军营。

自从庆功宴结束之后,文启霖给将士们放了一个小长假,准许大家探亲访友。

有家可归,想归家的将士,假期适当延长,假期结束立马归队。

由于漠北军的将士几代人都在漠北居住,如今他们在京城哪里会有亲友可防,哪怕有,也是疏了好几代的那一挂,所以,哪怕文启霖给大家放了小长假,大家也都是白日进城逛几圈,夜里出城归军营。

这一日,夜幕降临之后,文启霖和文启源正在营地操练场一角商议何时带兵回漠北之时,几位副将带着一些将士围了过来。

“将军,大家托我们来问,队伍几时回漠北?俺们在京城待不住了,这里的好东西太多,再不回家封赏就要花没了,俺们想归家,想回漠北。”

王大铁代表大家来问道,说完还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

确实不好意思,大家在漠北挖矿挖习惯了,穷日子过惯了,咋一进京城,看到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所有人都忍不住开口“辣么贵,还不如漠北的某某好”。

殊不知这些话一出口,就引起了掌柜小二们的注意,虽然朝廷犒赏三军的仪式已经过去,但是京城大街小巷为了迎接将士们进京悬挂的灯笼,彩绸等还没撤去。

也就是说,百姓们对凯旋的将士热情还没消,所以,这些掌柜小二们遇到漠北将士进店,只要将士们看中的东西,店家一律打折再打折,甚至有些是打骨折,美其名曰为了感谢将士们的英勇,店家只收成本价...

于是,这几日进城的将士们,夜晚回营时总能满载而归...

听到王大铁的话,文启霖和文启源互相看看,周围将士们互相看看,哄堂大笑起来。

“大家真想回漠北了,回去守前线?”文启霖笑问。

“珍珠都没这么真,俺要回漠北买房置地,漠北待习惯了,京城太迷人眼了,住得不得劲。”

“将军,俺不买地不买宅子,俺想回四合山住,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嘿嘿嘿。”

“哎,你这小子算是说对了,四合山那里的山泉水就是比城里的水甜,哈哈哈。”

“......”

大家一窝蜂七嘴八舌纷纷讲着四合山的好,颇有点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

文启霖看看大家的神情,等大家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他才说道。

“既然大家都这么想,明日我就进宫跟皇上禀明情况,争取早点回漠北。”

话落,一群人纷纷欢呼起来。

“哦,哦,要归家喽!”

“呀,我要带着封赏回家喽。”

“二柱,我看你是带着京城的货物归家算了,就你买的多,哪里还有封赏剩余?”

“哈哈哈,彼此彼此......”

......

两日之后的清晨,在天边的亮光初现之时。

文启霖带着一队亲卫,送别了漠北军将士。

这一次带队回漠北,安排一应事宜的是文启源,这是经过皇上默许的。

“将军,回府吧。”

文启霖身边的亲卫首领陈副将说道:“将军,了管家一家老小,估计也快进京了。”

补充一下,文家洗脱冤屈,封赏过后,皇上就赐下几个奴仆帮着文启霖规整大将军府,静等文家人归来。

这几日文府非常热闹,家里增添的奴仆有皇上赏赐的,也有念旧情自己寻回来,当然也有当初事发突然,各家亲朋好友私底下帮忙赎出的一些家生子和各个主子的贴身丫鬟小厮等。

其中,了玉一家就是被任祖母一个远房侄子及时买走的,买走之后就放了奴籍,把他们一家安排在南方乡下一个庄子里。

如今,了家一家人都是自由身,在得知文府已经洗脱冤屈之后,一家人着急忙慌从南方赶回京。

昨日任祖安身边的小厮就给文府递了帖子,帖子言明了了管家一家人的消息。

感念当初了玉听从文雯的安排,及时通知任家,让流放的人在雁塔镇得到一批实用物什,这一份恩情,文家任家没齿难忘。

“走,回府。”文启霖转身往回走。

夜幕降临,京城各家都炊烟袅袅了,两辆普通的马车跟着进城排队人流进了京城,一路打听着到了护国大将军府。

车里先是下来几个半大小子,然后是两位中年人。

后面马车下来几个女眷,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姑娘,刚站定在将军府门前,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此姑娘,正是文雯的丫鬟——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