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闲鱼当不成,带着全家卷到飞 > 第469章 京城传闻,真真假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9章 京城传闻,真真假假

回了暖房,荏苒丹翘首以盼地看向文雯,“怎样?你爹我小姑父咋说?”

文雯笑嘻嘻答道,“还是那句话,军营里有鼻子有眼的帅小伙多的是,随便挑。”

“哈哈哈,好一个随便挑!

“大伯这回答,你满意了吧?”

姐妹们互相之间开起玩笑来。

一直聊到深夜,大家才睡去。

翌日,卯时刚过,周夫子和姚昌昊就到了文府,这两人和文启康负责送几个孩子去族学,也顺道送送大家。

不管是要赶往漠北的文启霖几人,还是要出行的文雯,都一块送送。

临行前的话语,大家早已说过,不过,出门前文雯还是抱了一下文祖母,耳语道:“祖母在家好好地,雯儿出门给大家寻找多多的灵药归家,祖母放心。”

与任氏也说了几句贴心话,“娘,您在家别太惦记我哦!”

不能厚此薄彼,与二婶三婶,大姑小姑,一帮姐姐妹妹也道了别。

在家人的目送下,一行人趁着天还没亮,出了城。

出城行了十几里地,分了两路,一路是前往学堂,一路继续往北。

临分别前,几个孩子围着文雯,极其不舍。

文成羽忍着眼泪,哽咽道:“姐姐,在外面要机灵点,注意安全,弟弟在家里等你,一定要快点回来......”

文晴和周蕊蕊直接泪流满面,“姐姐,我们一定好好修炼,下次出门一定要带上我们......”

“姐姐,快点归家,弟弟们会努力修炼的......”

周夫子和姚昌昊也叮嘱她万事小心。

一行人在岔路口分别。

文雯目送着弟弟妹妹们前往周家族学的方向而去,直到只看到几个黑点,文启霖才带着护卫和其余人一路前往漠北。

......

文府后院。

文家女眷凑在一堆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卫氏:“大嫂,霞儿和怡儿的嫁妆,咱是不是该着手准备了?”

叶氏:“怡儿的不急,等他爹和亲家敲定时间再准备都来得及,先紧着霞儿的来准备,还有成剑的聘礼呢!”

文祖母忽然有感而发,“这一嫁一娶,家里反而是越来越冷清了,唉!”

元宵一过,府里忽然少了十几口人,平日里热热闹闹的文府,突然间就安静下来,怪让人难以适应的。

叶氏适时安慰道:“母亲,您往深了想想,大郎大婚是添丁进口的大喜事,往后还有二郎三郎他们呢!”

卫氏:“没错,咱家小的还有好几个呢!往后肯定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母亲,您只管好好修炼,活它个几百岁,到时候,指不定有多热闹呢!”

叶氏:“就冲这个热闹劲,母亲要带着我们往前冲呢!”

文祖母瞬间笑了起来:“老天爷啊!活它个几百岁,你们可真敢想啊!”

“哈哈哈。”

三个儿媳相视一眼,笑了起来。

“雯儿说了,人总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对吧!”

“就是,万一实现了呢,所以啊,还是要多抽空修炼的。”

......

正月十六,午时过后,京城大街小巷流传出一则新闻。

元宵之夜,有两名男子,在塔楼前的某间屋顶一起赏灯,此举引起了京城好事之徒的两种言论。

反方抨击此举有伤风化,两名男子在屋顶搂搂抱抱,挨那么近看花灯,明显是不雅行为,希望官府抓住两人以儆效尤,别带坏京城的风气。

正方反而是支持这种行为,正方提出一个疑问,谁说穿男装的就一定是男子?万一有一人是女扮男装呢?那么,这就是男子带着自己心爱之人在屋顶赏灯,此举是何等浪漫之事。

再说了,那名男子武艺还十分高强,此举羡煞了京城的各家名门闺秀。

这些大家小姐,那颗慕强的心,纷纷为这对话题中的男女赏灯之举投出了赞成的一票。

纷纷嚷嚷的正方反方的吵闹声在京城茶楼的大厅里众说纷纭。

今日文家一众姐妹,被长辈分派任务,出门去采购家里所需的物品,歇脚之余走进一间茶楼,就听到了这些言论。

歇在二楼包间的文霞四姐妹、姚麦麦姐俩、荏苒丹姐俩,一共八个姑娘,和几个丫鬟婆子。

大家面面相觑,幸亏他们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不然,凭着底下大家的言论,就能脑补出一场大戏。

有人信誓旦旦,添油加醋猜测道,这两名相爱的人,之所以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全是因为家里反对,所以他们才不得已躲避家人的阻挠,浪迹江湖,女子想必是高官之女,没办法才女扮男装跟随男子流浪,从而谱出一曲江湖有情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浪漫史!

酒楼里的正方,由此发散思维,从而得出结论,找夫君当找武艺高强之人,哪怕聚少离多,好歹佳节之时还能来一场屋顶赏灯的浪漫!

正在马上奔跑的文成剑,根本不知道,就因为他元宵之夜的壮举,害得家里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踩烂了。

包厢里的几个姑娘,听了这些无根无据的遐想言论,除了好笑之余,心底也似有若无地泛起了一丝期待。

“竹子命真好,我羡慕她!”

姚麦麦一脸羡慕痴呆样,咧嘴大笑,忽然,她脸色一变,激动地拍桌道:“哼,没人带我上屋顶,赶明我修为上去,老娘自己跳上去!”

“特么的,你们说,气人不气人,老娘也是如花似玉的姑娘,回京这么久,怎么就没人来我家提亲呢?我也是有鼻子有眼的呀?”

这话一出口,一帮姑娘哄堂大笑起来

行吧,有鼻子有眼算是成了这帮姑娘的一个笑梗了。

随后揶揄声此起彼伏。

“麦麦,你这大眼睛小鼻子,也甚是标准的呢!”

“麦麦,换位思考一下,郎君不带你上屋顶,你可以带他呀?”

“说的就是,谁也没规定必须男的带哇,你有实力,带他完全没问题,还给姐妹们挣脸呢!”

姚麦麦:“......”你们真会安慰人,不愧是一帮损友!

一行人在包间里嬉笑了好一阵才离去。

申时过后没多久,茶楼大堂关于屋顶的言论渐渐消减,一则言论悄悄从二楼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