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杰早已没有回到南诏再夺取南诏皇位的可能。
至于,去其他地方,他不可能比在京城更舒服。
“如果你真有能力回到南诏夺取南诏皇位,那朕就带兵把南诏打下来,让其成为大周领土的一部分。”
“然后朕再把你抓回来。”
郑少杰气的咬牙切齿,“冤家,你就是我的冤家。”
“所以,你就安心在大周给我待着。”裴乐瑶说道。
“我给你这两本册子,你仔细阅读。如果你真有本事,就在一个县城做出点成绩来。”
裴乐瑶转身走到玉娆身边,伸手放在她微微隆起的腹部上。
“一定要生个女儿,生个女儿朕给她封县主。”
“谢陛下恩典。”玉娆开心不已,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还是玉娆聪明,知道审时度势。
“对了,朕再告诉你,别把你南诏的那个正妻带到大周来。”裴乐瑶警告的看着郑少杰。
“你媳妇儿朕只认玉娆,别的朕可不认。”
玉娆大喜过望,再次向裴乐瑶叩头谢恩。
有了裴乐瑶这句话,她就是郑少杰的正妻,谁无法撼动她的位置。
郑少杰轻轻叹口气,他此时还哪有那个心思。
怀孩子也是玉娆软磨硬泡,他才答应下来的。
就以他现在的身份,何必要生一个孩子出来受苦。
郑少杰和郭绍棠都接受了裴乐瑶的任命。
郭绍棠去了山东路,郑少杰去了京东北路。
裴乐瑶每人给了他们一个农业大县。这两个县的底子也都不错,让他们好好去治理。
这两个县是她推行集体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行示范县,一定要取得成功才可以。
十二月中旬,西南大捷,李焕带领一万先锋队围剿了西藩一个部族的五千兵马。
大周兵马在西藩获得大胜。
新的一年,正月,亚兰翰和李焕东西夹击,又绞杀了西藩一个部族的有生力量,将近六千人。
西藩各个部族向西南高原不断逃窜。
三月份,亚兰翰和李焕带兵来到雁荡山下,将西藩各部族赶到了西南高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很多部族带领自己的部众投降大周。
孟广元这段在投降部族中大肆的宣扬裴乐瑶的伟大之处,以及大周的农耕文化的先进性,带领百姓开始垦荒,种田。
大周文化在西藩部族中得到广泛传播,有很多部族愿意永久归顺大周。
这些地方打下来之后,要不断进行文化输出和教育,让他们产生民族认同感,觉得自己就是大周的一部分。
如果老百姓没有真心归附,这些地方终究还会被西藩其他部族夺回去。
如果西藩的老百姓不愿意归顺,想要永久得到这片土地,便需要从内地迁徙老百姓过去才可以目的。
这个工程可就太大了。
现在看来,孟广元的宣传工作做的很好,收效颇丰,大周文化开始深入西藩各部族百姓之心。
经过两三年的教育,孟广元自然会培养出一批西藩本地的文化宣传员。
加上他们由游牧改变为农耕,生产力大大提升,生活稳定。
一旦习惯了稳定的生活,想要再让他们颠沛流离,过回之前的日子,西藩的百姓自己也不会同意。
就像现在的多都护府,深受大周文化的影响,十分稳定。
长乐二年,三月初,大周举行了一场恩科。
谢晋对这次科举考试的方式进行了许多改革。
参加考试的读书人不再限制男性,入场的时候也不再进行脱衣检查。
男女都可以报考。试卷必须是密封装订。
出考卷的官员和阅卷官员都被接入皇宫封闭起来,由金吾卫看管。
裴乐瑶亲自拨了一批宫女去照顾这些官员的起居饮食。
裴乐瑶自己原本也想参加改革之后的科举考试。
可她蠢蠢欲动的心被谢晋压了下去。
“陛下还是别参加了,臣担心你受打击。”谢晋坦言道。
裴乐瑶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朕有什么可受打击的?”
“你也不看看朕的先生是谁?”
“新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你制定的,朕是你的学生,是你的亲学生。”
“朕怎么可能不如别人?”
谢晋露出无奈的表情,“正是因为陛下是臣的学生,所以才不行。”
裴乐瑶满脸疑惑的表情,“这是为什么?”
“因为谁都知道,臣是这一次科举考试的主导者,他们已经将臣的文章,书籍研究透了。”
“陛下是臣教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跳得出这个框架?”
“所以,这一次出卷的官员所出的题目定然会全部避开臣的文章和书籍,甚至是观点。”
裴乐瑶,……
“先生,你的意思是,朕如果参加考试,全部会踩在了考点的盲区上。”
谢晋点了点头。
“所以,陛下就别参加了,万一有人透露出去,陛下连榜都没上,怪丢人的。”
裴乐瑶想想,最后听从了谢晋的建议,还是放弃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想法。
只要不上考场,自己永远都是第一。
这一次科举考试虽然有改革,但改革的幅度并不大。
至少从考试的科目来看,依然以策论,明经和诗赋为主。
不过,今年的考试的重点偏向于策论。
策论所占比例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占到了考试分数的五成。
这次策论的题目是如何完善乡村治理。
大周是一个农业社会,乡村是最小的治理单元,最基层的地方。
只要把乡村治理好,整个大周便能治理好。
这也是大周很多人读书人所欠缺的知识。
同样也是裴乐瑶接下来要在大周推行的改革制度。
如果能从这次科举考试中选拔出后备力量,明年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验范围又能扩大。
春天来了,这是一个令人躁动的季节。
裴乐瑶刚刚参加完谢晋和崔莺的婚礼。
谢先生这个婚姻老大难终于娶到了媳妇儿。
谢晋和崔莺的婚事由严鹤林主持。
严鹤林的身份足够高,与谢晋和崔莺都相熟,由他来主持婚礼最合适不过。
因为崔莺身份特殊,所以,这场婚礼谢晋并不想大张旗鼓。
他只请了一些亲朋好友来参加。
但是,谢晋现在的身份实在是太高了,他是女帝的先生,又是女帝最信任的人。
再加上裴乐瑶还要亲自来参加婚礼并且做他们的证婚人,谢晋想要低调,根本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