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程咬金立马为其齐王兄弟站台,这老魏是疯了吧,前段时间还听说他去了齐王府求学,连孩子都送去了,今这是?

“宿国公稍安,魏某并非对新钱挑毛病,而是觉得有一处地方不妥。”

“魏征,有话直说。”

“是,陛下。”魏征拱手,随即环视道:

“臣觉着此钱币上的贞观二字不妥!我大唐如今的钱币乃是高祖定下的开元二字。”

“开元二字典出汉代班固《东都赋》夫大汉之开元也,夺布衣以登皇位。”

“大唐立国之初,私铸泛滥,开元二字取的开创新朝之意,道家开元二字,也有救济苍生之意。”

“若是贸然启用贞观年号,贞观初始,陛下尚未让天下百姓安定富足,怕是有些不妥吧。”

李二陛下眉头深锁,夜小子这贞观二字精准的击中了他的软肋。

他是个渴求功绩以证明自己的皇帝,将自己治理的年号印在钱币上流传,那是一种对功绩的认可。

可魏征的话让他不得不思虑,自己是否太过求功心切了?

“诸位如何认为?”

李世民话音刚落,刚上任吏部尚书的高士廉开口了:

“启禀陛下,臣不这么认为,开元固然很好,可贞观又哪里差了?”

“今我大唐百姓粮食丰产数倍,陛下又兴修水利,建立粮仓,用来保灾患求活,怎就不富足了?”

“纵观古今,有几人能做到如此盛世?用贞观又有何不妥?”

这通言论一出,李二陛下嘴角都忍不住上扬起来,心想,调高士廉回朝真是调对了。

“许国公此言差矣,我并不否认陛下的功绩,可你是从蜀地回来的,且治理颇具功绩。”

“我想问问许国公,蜀地百姓对比王府佃户如何?”

高士廉瞬间脸色变了,这比个锤子,他今年刚回来的时候,蜀地百姓还算安乐。

可过的日子也仅仅是勉强维持温饱,比王府佃户?拿什么比?

“齐王高才,我们暂且不说,你看看长安及周围的府县,比之蜀地又如何?”

魏征连续的发问让在场的众人陷入思绪,蜀地此时颇为偏僻,即便王府培出丰产的粮食,也是从长安开始辐射周边,南方更是依托运河来辐射。

蜀地虽有长江水道,可也比不得长安周边近水楼台。

尤其是王府的大量招工,使得长安周边的发展明显快别处一大步。

“你所治理的蜀地自古在南方是仅次于扬州之地,气候伊人,水利便捷,粮食丰产,可即便是如此地方,也有大半疆域,仅能让百姓维持温饱。”

“边地呢?岭南呢?如黔州、辰州等地尽是山林,耕地稀少,有了高产粮种他们又能收益多少?”

“这些地方许国公可曾去看过?”

高士廉脸色难看,他又何曾不知,自己治理的蜀地,也仅益州之地好些。

“好了好了,二位无需争执,朕早有定计。”

“开元乃太上皇钦定,朕是不会用贞观来铸钱的。”

“况且也正如魏征所言,朕的贞观之治,才刚刚开始,怎能早早的去彰显功绩?”

李二陛下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明明心里十分的想,万分的想,可有了臣子的劝谏,他又权衡自己是否应该知言纳谏。

这种心态无关对错,更多的是他把纳谏排在了前头,这样有利于自己的名声,以及笼络人心。

“陛下圣明!”

“陛下谦逊治国,尊高祖所定开元,实乃明主。”群臣纷纷赞扬李世民的谦逊与纳谏。

臣子更喜欢这样听人劝的皇帝,可高士廉输了吗?

没有,别看此时李二陛下没有为其说一句话,可心底早已认可高士廉。

未来的平步青云已是注定。

那魏征赢了吗?也不一定,指不定那天李二陛下心情不好就给他穿了小鞋。

“承乾,此钱币改为开元可有难处。”

“回陛下,这事很容易。”李承乾是亲眼所见王府生产钱币的手段,这点事根本就不叫事。

“好,那就这般定下,此钱币作为新币增发,一应兑换制度按照你所呈报的来。”

“谢陛下准许!”

“另外告诉你师父一声,以后朕的分红就用新币结算,府库的绢都快放不下了。”

“这,您还是和老师亲自说吧!儿回去就要督促新币制造和银行开业的事。”

李承乾不愿掺和老师与父皇的生意,因为他知道那里边有多少的龌龊。

这都一年多了,就没见过老师给用过一文铜钱结算,收到的铜钱,金银等物基本都归了王府,在一结合王府生产的丝绸,那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不过这都是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况且绢也没有失了价值,至于以后可就不好说了。

现在他可不会答应此等危险的任务,万一老师不同意,不就两头不是人了?

李二陛下倒是没多想,反而有些关切的对李承乾说道:

“行吧,这事我和齐王说,你也要注意休息,别太过操劳,等你忙完这阵,就给你举行冠礼。”

“是,谢阿耶!那我回去忙了。”

“快去吧!”太子的懂事令李二陛下十分满意,满脸的姨母笑看着他离开。

有聪明的大臣立刻开口道:“太子殿下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未来承袭陛下之志,我大唐必然更加强盛,此乃国之幸事。”

李二陛下听到此话心中那叫一个舒坦,只是看到出言之人,瞬间如同被什么噎住了。

原来是权万纪这老小子,上次被夜小子狠狠收拾一顿,他的恭喜很难让其相信说的是真心话。

不过,今日确实心情不错,就不与他计较了,朕乃明君,不能和夜小子一样没胸襟气度。

“陛下后继有人呐!不过陛下能否让我等瞧瞧,太子殿下的呈报的新币法案?”

杜如晦及时的一小句奉承,让李二陛下瞬间开心起来,看来自己的左右也如此认同吾儿。

“拿去看吧,感兴趣的都可以看看,这钱行的运行尔等也确实该了解一番。”

杜如晦接过李承乾的奏报,几名近臣快速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