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聊斋狐妖传 > 第436章 陆押官、蒋太史、邵士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6章 陆押官、蒋太史、邵士梅

陆押官

赵公是湖广武陵人,以前在宫里做过官,退休后回到老家。有一天,门口来了个年轻小伙,说想在府上做个文书之类的工作。赵公把他叫进来,看这小伙长得清秀文雅,问他叫什么,小伙说自己叫陆押官,而且不要工资。赵公就留下了他,结果发现这小伙特别聪明,比普通仆人强多了,平时写个书信、回个文件,随手就来,写得又快又好。有一次赵公跟客人下棋,陆押官在旁边看,一指点赵公就赢了,赵公对他就更宠信了。

其他仆人看陆押官这么受主人喜欢,就故意逗他,让他请客摆宴席。陆押官痛快答应了,问:“一共有多少人啊?”正好赶上别的庄园来算账的人也到了,加起来三十多个,大家就故意把人数报给他,想为难他。陆押官说:“这简单,就是客人多,家里一时半会准备不及,咱们去街上饭店吃吧。”于是就把大家都邀请到临街的饭店里,众人刚坐下,酒才开始倒,就有人按住酒壶站起来说:“各位先别喝,今天谁做东啊?得先拿出钱来做抵押,咱们才能放开了吃,不然吃完了几千文钱,大家一哄而散,找谁要钱去?”大家都盯着陆押官。陆押官笑着说:“你们是怕我没钱吧?我当然有钱。”说完就起身从盆里抓了一团湿面,像拳头那么大,掰成小块扔在桌子上,转眼这些面块就变成了老鼠,在桌子上乱窜。陆押官随手抓住一只老鼠,一撕,“啾”的一声,老鼠肚子破了,里面掉出一小块金子;再抓一只,也是这样。一会儿功夫,老鼠都撕完了,桌上摆满了碎金子,陆押官说:“这些够付酒钱了吧?”大家都觉得神奇,就放开了吃喝。吃完结账,一共三两多银子,大家称了称碎金子,正好够数。有人想拿一枚金子回去,跟主人说说这事,结果一搜,金子没了。回到饭店问老板,发现之前付的钱都变成了蒺藜(带刺的植物)。大家回去告诉赵公,赵公就问陆押官怎么回事。陆押官说:“朋友们逼我请酒,我兜里没钱,年轻时学了点小法术,就试了试。”大家又让他赔钱,陆押官说:“我又不是骗吃骗喝的,某村麦秸堆里,再簸扬一下,能弄出两石麦子,足够赔酒钱了。”于是请一个人跟他一起去。正好有个某村的管家要回去,就和他一起走了。到了地方,只见几斛干净的麦子已经堆在场院里了。

大家从此更加觉得陆押官这人神奇。有一天,赵公去朋友家赴宴,朋友堂屋里有盆兰花长得特别茂盛,赵公很喜欢,回家后还一直念叨。陆押官说:“您要真喜欢这兰花,弄来不难。”赵公不太信。第二天一早他到书房,忽然闻到浓烈的异香,只见桌上摆着一盆兰花,叶子和花箭的数量,跟朋友家那盆一模一样。赵公怀疑是陆押官偷来的,就追问他。陆押官说:“我家里养的花,不下千百盆,何必偷呢?”赵公还是不信。正好那位朋友来访,看见兰花惊叹说:“这怎么跟我家的那盆一模一样!”赵公说:“我刚买的,也不知道哪儿来的。不过你出门时,看看你家兰花还在不在?”朋友说:“我出门没进过书房,有没有兰花确实不清楚。但这盆怎么会在这儿呢?”赵公转头看陆押官,陆押官说:“这不难分辨:您朋友家的花盆破了,有修补的地方;这盆是完好的。”大家一检查花盆,果然如此,这才相信。

当晚陆押官告诉赵公:“之前说我家里花卉很多,今晚请您亲自去看看,趁着月色正好。但其他人不能跟着,只有阿鸭没事——”阿鸭是赵公的小僮仆。赵公答应了。出门时,已经有四个人抬着轿子在路边等着。赵公坐上轿子,速度比奔马还快。一会儿就进了山,只闻到奇香透骨。到了一个洞府,只见房屋华丽耀眼,跟人间完全不同;到处都是奇花异石,精致的花盆里种着好花,流光溢彩,香气四散,光是兰花就有几十盆,全都茂盛极了。观赏完后,又坐轿子按原路回家。

陆押官跟着赵公十多年,后来赵公无病去世,他就和阿鸭一起离开了,没人知道去了哪儿。

蒋太史

蒋超蒋太史,说自己前世是峨眉山的和尚,经常梦到回到以前住的庵堂前,在潭水边洗脚。这人特别痴迷佛经,一心钻研天台宗,虽然早早进了翰林院当官,却总想着出家修行。后来他请假回江南,走到江苏高邮的时候,突然不想回家了。儿子哭着求他留下,他也不听,直接往西进了四川,先在成都金沙寺住了一阵,过了段时间又去了峨眉山,住在伏虎寺,最后生病圆寂了。临终前他自己写了首偈子,大意是说:“山林里猿猴仙鹤自然和我亲近,老和尚无端掉进了尘世的烦恼里。本想在热水锅里躲避炎热,却不知道该从大海里翻身醒悟。功名利禄不过是傀儡戏里的东西,妻子家人也像是骷髅堆里的缘分。只有君主和父母的恩情没报答,希望生生世世都能求佛保佑吧。”

邵士梅

山东济宁有个邵进士,名叫邵士梅。他刚当上登州府学教授时,有一天收到两位老秀才的拜帖,一看名字就觉得特别眼熟。他琢磨了好半天,突然想起这是自己前世的记忆。于是赶紧问身边的杂役:“是不是有个书生住在某村?”接着描述那人的长相模样,居然和杂役说的一模一样。不一会儿两位老秀才进来了,邵士梅立刻拉住他们的手热络地聊起来,就像认识了一辈子的老朋友。

聊天时,邵士梅突然问:“高东海现在怎么样了?”两位老秀才说:“他在监狱里死了二十多年了,现在只剩一个儿子还活着。您作为官府里的人,怎么会知道这个乡下百姓呢?”邵士梅笑着说:“我和他家是旧亲戚。”

原来这高东海生前是个无赖,不过性格豪爽,不看重钱财,喜欢帮人出头。当年有人因为欠租被迫卖女儿,他掏空腰包把人赎了回来。他和一个妇人私通,后来那妇人涉嫌盗窃被官府追捕,就躲到高家。官府知道后抓了高东海,严刑拷打逼他交出人,可他始终不承认,不久就死在监狱里。而他死的那天,正好是邵士梅出生的日子。后来邵士梅特意到高东海的村子,接济他的妻儿,周围人这才知道这件奇事。这个故事是高少宰说的,他和高东海的儿子高冀良是同榜考取功名的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