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风掠过星城市高新区的楼宇,五彩斑斓的灯牌在夜色中闪烁。李一凡站在市委大楼的落地窗前,目光落在远方新建的科技园区上。
他刚刚结束“火种计划”的闭门总结会,会议室还残留着青年企业家们意犹未尽的讨论声,而他的脑海,却被一则突发消息牢牢占据——2019年11月1日,中国5G正式商用。
三大运营商同步上线5G商用套餐的新闻,在舆论场掀起巨大波澜。李一凡迅速意识到,这不仅是技术革命的开端,更是一次地方政治与经济权力再分配的机会。
“陈晓峰,立即安排市委科技办、工信局、发改委副主任、凡星科技与传媒集团高层,今晚十点,来我办公室。”
李一凡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力。陈晓峰应声而去。
短短两小时,市委大楼的十六层会议室再次亮起灯火。李一凡站在投影屏前,背对众人,开门见山:
“今天,5G正式商用了。这不是信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城市未来能不能晋升为‘国家中枢节点’的关键。”
他扫视全场,目光落在凡星科技副总裁黎川身上:“我问你,5G一旦全面铺开,星城市有什么先发优势?”
黎川一时语塞,李一凡没有等他答话,继续道:“我们拥有全国唯一的‘城市级数据融合接口测试场’,我们有高教资源,有通信基础设施,有工业基础,还有凡星资本和你们这些人。我们有什么不敢抢占的?”
场内一片沉默。李一凡转头望向市工信局的代表:“你们,准备好了吗?”
——
次日清晨,一份标注“机密”字样的《星城市5G时代发展战略设想》草案出现在市委书记办公桌上。这是李一凡亲自撰写的五千字战略蓝图,核心是一个新概念:中西部“5G创新走廊”首站落地星城。
他在文件中强调:“中东部沿海早已布局5G经济,我们必须争取成为国家‘数据-产业协同示范城市’试点。”
省委书记吴卓民看完后沉吟片刻:“老李,星城这是要再抢一把全国前列?”
省委常委会上,李一凡在汇报中毫不回避野心:“我们要用技术红利,换来产业导入权、政策倾斜权与省内治理试验权。”
这一表态,在会议室引起一阵低声议论。副省长周敬义私下向吴卓民表示:“小李这是要从‘产业抓手’变成‘权力杠杆’。”
吴卓民却笑道:“年轻人敢抢,才有机会带活全盘。”
——
而在凡星体系内部,李一凡已悄然部署一场比常委会更早的行动。
李明杰接到指示后,调动凡星科技旗下三家子公司:一家通信技术初创、一家数据算法团队、以及去年刚并购的智能硬件厂商。目标明确:组建“5G融合实验室”。
李一凡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完成三件事:
1.\t在星城市设立5G公共测试基站;
2.\t与市公安局、卫健委、交通局三大系统对接,构建数据融合模拟平台;
3.\t准备发布“5G+城市治理”可视化演示包,用于对省委及国家级专家组展示。
他一字一句地说:“我们不做产业参观样板,我们要做实操实验室。”
——
与此同时,李晓薇也接到通知。凡星传媒启动内部项目代号“流光计划”,核心内容是构建5G环境下的新一代即时传播平台“火幕”。她果断将公司在星城市的新演播室升级为5G直播中心,并邀请国内头部主播团队进行平台测试。
“姐。”李明杰打电话给她,“我们这次,要为哥搭建一整座技术高地。”
李晓薇沉默数秒:“不,是搭建一个城市的权力新结构。”
——
李一凡没有休息。他亲自审核星城市“5G赋能民生试点计划”,条目中包含:
?\t远程医疗的边缘服务器接入;
?\t智能交通信号实时调度;
?\t城市安全监控系统向5G切换;
?\t教育系统试水“5G云课堂”。
他留下批注:“必须形成真实场景应用,而不是技术展板。”
——
十一月的星城市,天蓝气爽。整个城市在看不见的频段上悄然加速。
而在市委办公大楼16层,李一凡关掉最后一盏灯前,自言自语道:
“火种已点燃,现在,是时候点亮信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