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746章 星城,成为5G落地第一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6章 星城,成为5G落地第一城

11月11日,星城市政府东三楼。

星城市委常委会议一早便拉开帷幕。会议室内灯火通明,数十位市直机关、科技与信息化部门的核心负责人齐聚一堂,而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围绕5G技术落地,如何推动城市治理结构的重构升级。

李一凡手中拿着厚厚一沓资料,脸上不见疲惫,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锐利。他站起身,直接掀开封面:“同志们,今天不是讨论某个项目怎么开工,也不是讨论哪个片区怎么改造,而是要讨论一整套治理体系该如何更新。”

“如果说互联网是城市大脑的雏形,那么5G就是连接神经的主动脉。”他声音并不高,却掷地有声,“我不想看虚的,我要看流程、数据和人的实际改变。”

整个会议围绕“5G赋能城市治理”展开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热议。

“民政局愿意接入平台,把基层社区的数据实时上传,并与应急、公安、医疗等部门共享。”市民政局局长主动表态。

“我们城管系统将试点无人巡查机制,实时调度城市资源。”分管城市管理的副市长也随即接话。

“在医院,我们急诊部门愿意试点智能引导分流系统。”市卫健委主任则带来了第一家试点医院的接入方案。

李一凡听完,随即说道:“今天大家的表态我记住了,别只说在会上,回去就各自为战。我要看到数据联通、人员互联、流程协同。”

这句话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但没有冷场,反而多了些凝重而坚定的氛围。

会后,李一凡没有回市委,而是直接赶往星云谷5G试验区。

这片区域,过去是一块产业闲置用地,在凡星集团的支持下被改造成星城市的“制度创新试验田”。凡星科技、凡星数据、凡星智造三家公司将核心技术资源调度于此。

在调度指挥大厅,李一凡与凡星科技cEo李明杰进行了深入交流。

“5G不是搞花架子,它必须实打实改变城市运行逻辑。”李一凡指着屏幕,“比如公交系统,实时调度必须对接交通控制系统;再比如环境系统,污染数据必须上传云平台同步治理。”

“我们已经把九套城市子系统接入了,包括:交通、电力、水务、医疗、安保、教育、环保、社区、物流。”李明杰回答,“并且统一了数据协议,确保跨系统信息实时流动。”

李一凡盯着屏幕,“接下来,我们要在其中四个系统中做流程重构。”

他提笔在白板上写下:“公安 - 即时调度;医疗 - 智能分诊;教育 - 个性推荐;民政 - 高频事务秒批。”

这四个领域,是他要打响的第一枪。

就在他调研期间,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办公厅、潇湘省数字政府建设办公室的联合调研小组抵达星城市。

省委书记吴卓民对此次调研极为重视,不仅亲自审阅星城市报送的材料,还委派省委常委刘诚随团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智慧民政大厅”、“公安联动指挥中心”、“凡星AI教育平台”三个试点点位。

其中“智慧民政大厅”最为震撼。短短五分钟内,调研人员亲眼看到一位老人现场办理老年补贴、医保转接、公租房续约、社区健康登记四项业务——全部通过智能一体机完成,后台自动判断审批路径,不需要窗口排队,也不需要重复提交材料。

“审批秒批、材料复用、流程联审,这是真正的制度创新。”省委调研组一名成员当场感叹。

调研报告形成后,当日便由省委办公厅报送至中央改革办,被批注:“值得重点关注与复制推广。”

这一切背后,是李一凡自下而上的谋划。

早在2018年,他便通过“火种计划”选拔出一批熟悉技术、理解体制的青年干部,成立了“治理制度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在组织部备案,却不挂机构,专门为他“制度性改革”路线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迭代。

每一个改革试点落地前,都要经过火种小组的“模拟流程推演”和“风险压测”。

他深知,5G本身不是奇迹,但它为制度打开了一扇窗。

11月15日,省委书记吴卓民抵达星城市,进行为期一天的专题调研。

他在调研总结会上表示:“5G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城市治理制度的一次重塑试验。星城市如果能跑通,潇湘省就能推广;潇湘省能推广,全国就有样板。”

随后,他点名星城市:“要主动向全国汇报,不要等人来发现。”

当晚,李一凡召集市委常委、政策研究室、凡星科技及火种计划小组,在市委小礼堂召开闭门会议。

他强调:“下一阶段重点不是新系统上线,而是制度流程如何被普通人感知。”

“别指望别人夸你‘技术先进’,人们关心的是能不能快点看病、能不能方便报销、能不能少跑路。”

他将“5G+制度”归结为四个字:“可知、可感、可复、可评。”

会议散去后,李一凡独自坐在会议厅中央。他望着空荡荡的长桌,低声自语:

“我们已经把5G技术推上了楼,现在是时候让制度走进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