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用这个荒唐的案子,撕开你们那张密不透风的、自以为是的官僚主义大网!
等着吧。
等我用这个所有人都觉得可笑的鹦鹉案,在你们固若金汤的城墙上,撕开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到那时,从这道口子里涌进去的,就不仅仅是汹涌的民意了。
绿灯亮起。
车子重新启动。
叶欢重新靠回了椅背,他缓缓地松开了紧握的拳头,脸上那种令人心悸的冰冷神色也慢慢褪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刚才那场席卷了他整个心神的风暴,从未发生过。
他拿起手机,给张晓萱发了一条信息。
“通知下去,我们律所正式接手林东涉嫌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一案。准备召开记者会,时间,就定在明天上午。”
然后,他抬起头,对正在开车的张晓萱说:“回事务所,今晚通宵,我要看完整整五年的、所有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司法解释和相关判例。”
他的声音,平静,沉稳,不带一毫的火气。
但张晓萱却分明地感觉到,一头沉睡的雄狮,已经彻底苏醒了。
而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狩猎。
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
胡桃木色的巨大办公桌擦得一尘不染,光可鉴人,倒映着天花板上柔和而庄重的灯光。
桌上整齐地码放着几摞卷宗,左手边是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茶香袅袅,氤氲不散。
右手边则是一个纯铜打造的麒麟摆件,威风凛凛,象征着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吴志明,省高院的资深法官,刑事二庭的审判长,正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里,闭目养神。
他今年五十有三,头发梳理得不苟,鬓角处恰到好处地染上了几缕银丝,非但不显老态,反而为他增添了几分阅历深厚的权威感。
他很享受这种午后的宁静。
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面前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名贵茶叶的醇厚香气和旧纸张的墨香,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尽在掌握的从容和安逸。
桌上的内线电话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发出“嘀铃铃”的清脆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
吴志明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睁开眼睛。
他伸手拿起电话,声音沉稳而略带被打扰的慵懒:“喂?”
“吴庭长,下面市院送来一批二审的案子,卷宗给您放桌上了,您看……”
电话里是书记员小刘小心翼翼的声音。
“知道了,放着吧。”
吴志明淡淡地应了一句,便挂断了电话。
他的目光落在了办公桌最上面的一份新卷宗上。
牛皮纸的封面上,用宋体字清晰地打印着几个大字:关于被告人林东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上诉一案“鹦鹉案?”
吴志明自言自语地念叨了一句,嘴角撇了撇,流露出不易察明的不屑。
这种案子,在他看来,纯属浪费司法资源。
不就是几只鸟吗?
一审法院判了就判了,还上诉到省高院来,能翻出什么花来?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随手翻开了卷宗,目光快速地扫过一审判决书。
当他看到判决结果那一栏写着的“有期徒刑十三年”时,手指的动作不由得顿了一下。
“十三年?”
这个数字让他有些意外。
为了几只人工繁殖的鹦鹉,判十三年,确实是重了点。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主审法官的名字——李建国。
“哦,是老李啊。”
吴志明恍然大悟,心里的那点疑惑瞬间烟消云散。
李建国这个人,他太了解了。
同在一个系统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谁是什么德性,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李建国别的能耐没有,就是特别擅长“领会精神”,尤其是在搞一些“典型案例”、“标杆案件”上,向来是不遗余力。
这十三年的判决,八成又是他为了迎合上面什么风向,搞出来的“政绩”。
吴志明摇了摇头,随手将卷宗丢在一边。
这种案子,没什么好审的。
一审既然是老李办的,程序上肯定不会留什么明显的纰漏。
到时候开个庭,走个过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事就算了了。
既卖了老李一个人情,也省了自己不少麻烦。
他端起茶杯,刚准备品一口上好的大红袍,私人的手机却又震动了起来。
看来今天下午是别想清静了。
吴志明拿起手机一看,屏幕上跳动着“李建国”三个字。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他清了清嗓子,接通电话,语气立刻变得热情而熟络:“喂,老李啊!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电话那头传来李建国标志性的、略带沙哑的笑声:“哈哈,老吴,你这大庭长,日理万机的,我这不也是怕打扰你工作嘛。最近怎么样?还好吧?”
“托你的福,老样子,忙不完的案子,操不完的心。”
吴志明靠在椅背上,用一种自己人的口吻抱怨道,“哪像你老李,在下面市院当个刑庭庭长,逍遥自在。”
“快别寒碜我了。”
李建国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老吴,跟你说个正事。我审的那个鹦鹉案,上诉到你们院了吧?在你手上?”
“刚看到卷宗,怎么了?”
吴志明呷了口茶,不紧不慢地问道。
“那就好,在你手上我就放心了。”
李建国的声音压低了几分,透着子认真劲儿,“老吴啊,这个案子,你可得帮我盯紧点。这可不是个小事儿。”
吴志明挑了挑眉,放下了茶杯,坐直了身体。
他知道,戏肉来了。
“哦?怎么说?一个鹦鹉案,还能有什么说法不成?”
他故作不解地问。
“说法大了去了!”
李建国的声音里带着兴奋,“老吴,你还不知道吧?现在上面对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这块儿抓得有多紧?三令五申,要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这是大趋势,是政治正确!咱们在审判工作中,必须紧跟形势,要有所作为!”
他说得慷慨激昂,自己是法律正义的化身。
吴志明在电话这头不动声色地听着,心里却在冷笑。
狗屁的紧跟形势,还不是为了你自己的乌纱帽。
只听李建国继续说道:“所以啊,这个案子,就得给它办成一个标杆!一个典型案例!要让全社会都看看,我们法院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是零容忍的!这个判决一出来,媒体一报道,影响力就有了。这叫什么?这就叫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