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 第600章 番外二十四:回京城的路上,北疆王出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0章 番外二十四:回京城的路上,北疆王出生

宋谨央在北疆干得热火朝天。

素秋却愁得头发都要白了。

一步不错地紧紧跟着她。

“殿下,您就算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小殿下想一想。”

“我正是为他想,才这么拼!你想啊,他出生就是北疆王,多牛掰。”

素秋一听,傻眼了!

还能这么算?

行吧,拼了!

她拿出看家本事,替繁忙的宋谨央调理身体。

宋谨央还是累倒了。

在祭天时,众目睽睽之下累晕在崔寻鹤怀里。

崔寻鹤大惊,迅速将人抱起,回了府。

一时间,整个北疆风声鹤唳。

百官、百姓紧张得连呼吸都急促了。

“殿下不会有事吧?”

“天神保佑殿下,万事吉祥。”

“殿下是为了咱们累倒的。”

“今年冬天,咱们有吃有喝,不曾挨饿受冻,全是殿下的功劳。”

“从此,我就是殿下的人!殿下指哪打哪,她叫往东,我绝不往西。”

“还有我!”

……

宋谨央这一晕,反而征服了人们的心。

京城收到消息的时候,太子望着漫天飞雪,神色复杂。

大公主,果有收服人心的本事。

老天爷啊!

既生瑜,何生亮?

宋谨央醒来后,崔寻鹤再不允她外出。

“要去也得等雪消融。”

宋谨央无奈,只得做些旁的事。

重新丈量北疆地貌时,他们发现了一个暖谷。

这个暖谷在悬崖底部,四周全是高山。

外面冰封,里面春暖花开景色怡人。

宋谨央得知后,大喜过望。

“寻鹤,这里的气候如同江南,若种上水稻,肯定能丰收。如此,边关若有战事,粮草便能自给自足。”

上官燕脑子有些跟不上。

眉头蹙得死紧。

在北疆种水稻,这算怎么回事?

他傻傻地问:“殿下,北疆缺水,怎么能种水稻?”

宋谨央笑着看他,“传胪读书读傻了吧?”

“?”

“四周全是雪山,你说有没有水?”

上官燕“啊”了一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

果然傻得可以。

素秋彻底懵了。

人人说一孕傻三年。

殿下非但不傻,脑子更活了。

这肚子里怀的估计是神仙,带给娘亲许多灵气。

宋谨央亲自设计。

她将暖谷划分成十个区域。

分别种上十种谷类。

靠近谷心,温度最高的那些田地,就种水稻。

越往边上,就种耐寒的东西。

最外围挖出深深的沟壑,用来屯雪。

雪化开后,就沿着细支的沟壑,一点点向里灌溉,最后来到水稻田。

而最中间的谷心。

宋谨央设计了一座岛屿。

一座与世隔绝的岛屿。

四周化雪为湖。

水下暗柱、机关无数,轻易接近不了,更别谈登岛。

岛上面积百顷。

要建屋宇、围农场,种植蔬菜、花卉,甚至有牧场,里面绿草肥美。

“养几只小羊、小兔,孩子们在里面奔跑、嬉笑,太快乐了。”

宋谨央一脸向往。

崔寻鹤宠溺地看着她:“殿下喜欢就好。”

她兴致勃勃地设计好一切。

她告诉崔寻鹤,那是他们的世外桃源!

也是孩子们最后的退路。

在岛屿的地下,她重新挖出一条暗道,直通三山关外。

崔寻鹤明白。

宋谨央走的这条路,荆棘丛生,但他不怕,更不可能阻拦她。

她天生就该站在山巅,俯瞰山下。

人人以为,宋谨央在大公主府安胎。

上官燕每日去大公主府禀报。

实际上,宋谨央在晕倒的当日,便从暗道离开,驾着马车直奔京城。

北疆有上官燕、有无数忠心耿耿的官员。

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而今,最让她担忧的是父皇!

长久没有收到曹路的信件。

她几乎可以确定,父皇一定被软禁了。

她必须去解救。

而且,贵在神速。

“寻鹤,你不会怪我吧!我等不到孩子出生了。”

“央央,你做的任何决定,我都支持。只是,你定要护好自己。”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

“不,央央,我说的是你!你比孩子更重要!”

宋谨央一边流泪一边笑。

“有素秋在,我们肯定母子平安。”

宋谨央辞别崔寻鹤,只身踏上回京之路。

崔寻鹤不能离开北疆。

他在,人们便不会怀疑宋谨央的动向。

他们俩必须分开,才能打好这一仗。

不仅是他,金文文、素香、素馨,都被她留下。

身边只有素秋和几个面生的丫头。

刚刚坐上马车,宋谨央便想到了前世。

前世的她,形单影只地奔赴南岭,身边只有一个刘嬷嬷。

如今,她低下头,露出慈爱的笑靥,轻轻地抚着肚子。

有他相伴,今生比过前世太多太多!!!

路上本就难走,冰天雪地,速度极慢。

又因为宋谨央身怀六甲,马车夫更不敢驶得快。

素秋更是每日耳提面命,让车夫稳住车速。

宋谨央却忍不住了。

她拉住素秋的手,语气凝重地开口。

“素秋,时局不等人,我必须快马加鞭赶出京城。如果孩子注定产在路上,那早些和晚些又有什么分别?”

素秋顿感心疼。

见宋谨央到这个时候,还一心记挂大乾、念着皇上,她含泪点了点头,去吩咐马车夫加快速度。

果然,一提速,原本一日的路途,半日就抵达。

在天黑前,一行人住进了农家。

农家老妇人见到大着肚子的妇人,这个时节还在外奔波,立刻同情得不得了。

把主屋让出来,自己则去灶房随意搭个铺。

“夫人放心!灶房留着小火,暖和着呢,您只管歇着,我一会儿给您烧热水,再送两个窝头。”

素秋连连道谢。

老妇人摇摇手,“往年此时,哪有窝头吃,能有口树皮汤就算不错了。你们啊,沾了大公主的光。她来了北疆,这日子才算有了盼头。”

老妇人一边说,一边往边土台子上的油灯里添了些油。

素秋诧异。

“老太太,你给谁点长明灯?”

“哎哟,呸呸呸,可不能胡言乱语。我这是长生牌位,给咱们大公主供的,天神保佑她万事如意,健健康康的。”

素秋跟着“呸呸呸”了几声,老妇人这才满意地离开。

听到老妇人的话,宋谨央眼里闪着泪花。

善缘,回到了她的身上。

隔日清晨,启明星亮起,一道“哇哇”啼哭的声音响起。

北疆王,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