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完了姜饼的讲述,杨坚哈喇子差点流了一地,本来就羡慕他口中描述的唐朝各种强盛。

结果最后听说,其实这一切本该是属于他大隋的荣耀,只可惜出了个败家子不争气,好好的家业全都给败光了,最后便宜了李渊那小子,杨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逆子!逆子啊!”

他闭上双眼绝望的想着。

“难不成,我大隋的江山,真的要交到太子的手中吗?”

想到杨勇那不着边际的样子,杨坚更绝望了。

对比之下,至少杨广现在还算看得过去啊。

他忍不住道:“姜先生,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姜饼道:“怎么说呢,虽然杨广做的事情挺奇葩的,算是古今第一人了。

但他依旧能算得上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

对于这点,杨坚倒是没什么好反驳的。

他为何宁愿废太子也要立杨广?根源不就是在这吗?

论武功,在隋朝大一统的伟业中,他能率兵亲自渡江,灭掉南陈政权,功劳不可谓不大。

论文治,再怎么也比杨勇那个沉湎在酒色之中的太子好的多吧?

否则的话,他又如何能在儒家传承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中成功胜出,懦弱无能的杨勇,又有什么资格超过文武双全的杨广?

事实也证明了,无能人的终究还是不会被人认可,最终哪怕是杨坚和独孤皇后也放弃了这个曾经的太子。

只是可惜,杨广没有成功的用功绩来说话,导致他个人私德被不断放大,最终成了世人眼中的昏君暴君。

或者,换句话说,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嫡庶子上位,以至于他迫切的需要功绩来证明自己,证明当年的皇帝没有选错人,才会让隋朝快速的走向了灭亡。

姜饼接着道:“至于为何隋朝二世而亡,这还得从杨广定的年号说起。

他将年号定为‘大业’,这恰恰说明了他是一个有进取心的皇帝,本来作为一代帝王能具备这种志向,那无疑是能带领国家走向昌盛的雄主。

可坏就坏在,他太急躁了!”

“嗯?这话怎讲?”

杨坚本来对二儿子杨广都已经不抱有太大希望了。

毕竟能将一个帝国活生生作到二世而亡的,除了千年前的秦二世,也就自家那货了。

但听姜饼这么一说,他忽然又燃起了些许希望。

“很简单。”

姜饼语气淡淡:“关于杨广为什么让整个帝国轰然倒塌,很多人分析过原因,大多都讲的是因为他无能,导致三征高句丽失败,这才亡的国。

怎么说呢,虽然有一定的因素在里面,但征高句丽失败和隋朝的灭亡,这都只能算是导致的结果,根本原因还是科举制的推出。”

“科举?”

对于这个词,杨坚自然不会陌生,这还是他这一朝提出来的概念,只是并未实现罢了。

没想到二子真的这样做了?

“没错!”

姜饼点头道:“在隋朝以前,每个朝代的人才选拔,都是通过世家大族举孝廉的模式。

时间一久,整个朝堂官员,甚至地方官吏都是世家大族的门生弟子。

然后彼此之间相互勾结,渗透各行各业,把持军政大权,皇帝就会被彻底架空。

而这些世家富可敌国,私兵无数,可以和国家正面抗衡。

哪怕朝代亡了,世家大族仍然屹立不倒,所以有句话叫做“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到了隋朝开国时期,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巅峰。

因为在你建国时期,和这些大族就达成了合作,商量好了胜利的蛋糕如何瓜分。”

对此,杨坚不置可否。

而姜饼的话还在继续:“世家出钱募兵,由你带头,事成之后,你当皇帝,世家子嗣入朝为官,进军营掌兵权,允许世家拥有大规模的武装府兵和领地,战时为朝廷提供兵力粮草,在领地内有人事任免权,皇帝不能干涉,各行各业的经济,世家大族要占一定的比例,甚至垄断一些行业,如盐、铁这些重要物资。

这些世家掌朝政,掌私军兵权,有领地,有资产,有盐铁,总体实力不弱于国家,已经不是当初简单的一个,只有一些经济实力和朝中人脉的世家了,他们俨然是一个可以和国家正面抗衡的国中之国,所以,他们有一个新的称呼:门阀。”

杨坚听完,仔细想了想,似乎正是这样的模式。

对他来说这种可不是有利于国家长久发展下去的因素,也正因如此,才会提出科举这个概念,只不过还没有彻底实装到整个帝国中去罢了。

“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杨广并没有搞清楚隋朝对于天下的掌控力来说,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强劲。

隋朝的门阀势力堪称恐怖,虽然一个门阀的实力相比于国家来说偏弱,但是一个门阀也能做到让隋朝大乱不休。

最强的门阀有关中独孤阀、中原宇文阀、岭南宋阀、陇西李阀。

这其中岭南宋阀最为特殊,世代居于岭南,实力雄厚,兵强马壮,再加上地势奇特,中原王朝无可奈何。

当初隋朝发动一统之战,消灭了盘踞在南方的最后一个陈政权,眼看天下即将统一,可是面对岭南宋阀却是久攻不克,最终只能改为招降。

宋阀的人只想守着岭南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没有争夺天下的心思,所以不想与隋朝为敌,便同意了招降,向隋朝称臣。可是条件却是

岭南宋阀不入朝参拜,不缴纳税赋,岭南仍然由宋阀自己的人驻守,朝廷不得染指。

这个条件不可谓不苛刻,说白了,岭南宋阀只是名义上向隋朝称臣,保证平时不惹事儿。

除此之外,实际上和隋朝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隋朝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同意。

这就是岭南宋阀,这就是门阀!”

杨坚蓦然回首,惊觉当初的选择,是否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