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陈羽左边的则是大明出了名的铁算盘,夏原吉。
夏原吉此时正面无表情的看着陈羽烧烤,好像对除了烧烤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一样。
但是陈羽看着这家伙双眼并没有聚焦,就知道老夏这是走神了。
陈羽用胳膊肘碰了碰夏原吉,缓缓开口,笑着说道:
“老夏,有一件事情我不得不说,你这家伙也真是的,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你有好长的时间都没有过来了吧?”
“是不是我这里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让你感觉不舒服?”
夏原吉听着身旁陈羽的说法,本来脸上还平静的表情,立马消散。
他悻悻的笑了笑,叹息一声抱怨道:
“陈兄弟,这你可是误会我了,我平日里也想来你这里坐坐,与你一同喝喝茶、聊聊天。”
“可是我这不是整天都忙,根本抽不出来时间啊!”
陈羽听后,忍不住白了夏原吉一眼,不相信的说道:
“老夏,你这推辞的说法,可是一点诚意都没有啊。你是户部尚书,而老朱呢?九五之尊,大明皇帝!”
“你再忙,也只是管理一个部门,而人家老朱可管理的却是六部,加上整个天下的政务。要我估计,每日在御书房中需要处理的奏疏,都有好大一摞。”
“可人家老朱,能在这百忙之中,依旧时不时抽空来我这一趟。”
“反倒是你,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上次来的时间还是几个月之前,要不是今日我见到你,还以为你这家伙跟着那些海外商人一起,下海赚大钱去了呢。”
话落,
夏原吉本来平静的脸上,表情顿时丰富起来。
他微微转头,用余光瞅了一眼不远处的朱棣。
随后整个人脸上带着六分无奈、三分幽怨、一分憋屈的凑到陈羽耳边,开口说道:
“陈兄弟,你之前没有入仕,朝中的一些事情你不懂,但你刚刚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只是管理一个部门,可陛下管理的乃是整个天下,却依旧能抽出时间。”
“可是你也不想想,在这种工作强度之下,为何陛下还能做到隔三差五的抽出时间,前往你那酒馆?”
“还不是将那些奏疏,扔给了大皇子与其余六部。”
“只是苦了我这个大明户部尚书,陛下想要做的什么事情,几乎都绕不开户部,这就导致我坐在这个职位在别人眼中是好命,可只有熟悉我的人清楚,这完全就是一个劳碌命!”
“唉,可怜我一个正二品官员,吃吃不好,睡睡不香。到了今日,竟然还要被陈兄弟误会。”
“冤啊、惨啊!”
夏原吉说的这番话,虽是附在陈羽耳边的悄悄话。
可是实际说出来的声音,一点也不小。
跟正常说话,没什么区别。
再加上夏原吉说话的时候,现场很是安静,整个院落内只有燃烧炭火的噼啪声,所以在场的众人那是听的清清楚楚。
“噗~”
听着夏原吉这个铁算盘诉苦,首先忍不住笑出声来的,当然是大明那位有着在世项羽之称的朱高煦。
“噗噗~~~”
其余几人,也是第一次见到夏原吉的这副样子。
顿时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但他们还稍微克制,笑的过程,也在努力的憋笑。
“咳~”朱棣清了清嗓子,回过头去在众人脸上扫过一眼,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朱高煦身上。
朱高煦在朝中有着混世魔王的称谓,表示着他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弱点,他唯一害怕的就是自家老爹——朱棣!
朱高煦感受到了来自朱棣那凌厉的眼神,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随后赶紧将嘴巴闭上,脑袋转向一旁,装作鸵鸟一样。只要我看不见危险,那么我就没有危险。
一道眼神就摆平了大明最无法无天的家伙、与众人之后,
朱棣看向了夏原吉,似笑非笑的说道:
“老夏啊,你身居户部,管理的乃是国家财政大事,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个部门,毕竟所有的政策几乎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既然你认为户部的工作繁重,那我也不是听不进去意见之人。”
“这样吧,我让你轻松轻松。”
“明天你就不要当什么户部尚书了,干脆当个户部左侍郎,虽然户部侍郎是正三品,可我依旧按照正二品给你发放俸禄,可谓活少钱不变。”
“当然你若还是嫌弃工作量大,还可以从户部侍郎降到正五品郎中,俸禄方面依旧按照正二品发放。”
明朝户部设左侍郎、右侍郎各一人,均为正三品官,协助尚书处理户部政务。包括财政收支、户籍管理、税赋征收等核心事务。
左侍郎地位略高于右侍郎,通常负责统筹全局;右侍郎则协助分管具体领域。
听见朱棣的这个提议,夏原吉脸上的神色顿时垮了下来。
若真这么安排,他肯定不会同意。
毕竟,当初夏原吉可亲自体验过,被罢官、抄家、进锦衣卫牢狱。
他以为在锦衣卫牢狱中可以落得清闲一段时间,结果没成想到头来,依旧在牢狱办公。
要是夏原吉猜得不错,看似自己降级,任务轻松了。
但最终那些活,还是会落到自己头上。
夏原吉想了想,还是服一次软吧。
毕竟他不想在这方面,来回折腾了。
他当即若无其事的指着烤架上的羊肉串,淡淡的说道:
“陈兄弟,这肉串太香了,啥时候烤好啊?”
夏原吉这个铁算盘服软般的转移话题,瞬间戳中了众人的笑点,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一时间,院落内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无论是朱高炽还是朱高煦等人,在他们眼中夏原吉这位户部尚书,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也不通人情世故。
平日里的所有精力与时间,全部都投入到工作当中。
这种做事风格,不仅是他身为户部尚书时在朝中,哪怕私下里也是如此。
夏原吉身居户部尚书,朝廷正二品大员,自然有着许多的穷亲戚。
但他这个家伙,不仅对朝中官员严,对身边的亲戚更严。
想要从他这里走后门、捞好处,门都没有!
按照夏原吉的做法,他坐在那个位置,是替全国的老百姓管理钱袋子,而不是替自己管理。所以他没有资格去做那种违背初心的事情。
因此,许多部门找夏原吉批复银两的时候,那是层层审批,将每一笔钱都落到实处。
一个正二品官员如此做法,使得他身边的亲戚对夏原吉特别的畏惧。
走后门行不通,顶着户部尚书亲戚的身份更是不敢,因为当你犯事的时候,若错在你,夏原吉还会要求严惩。
因此,在场的众人平日里没少因钱的事情,在夏原吉这边吃瘪。
所以难得见到夏原吉这个铁算盘转移话题服软的一面,也是被压抑了这么长时间得到了释放,瞬间哈哈大笑。
这个小插曲过后,
陈羽又接连重新认识了一番朱高燧、丘福二人。
朱高燧这个铜豌豆讲话的时候,始终一副乐呵呵的模样,看上去非常憨厚老实;而丘福则是褪去了镖兄的江湖侠气,一副沉稳的老将风范。
简单重新认识一遍之后,现场的气氛明显更加欢快了不少。
而此时,几大把的烧烤,也已烤制完成。
陈羽招呼着大家坐下,他看着每人桌子前都有两三坛酒,他提起酒坛笑道:
“提前说好,待会吃饭的时候,有没有不喝酒的,我地窖里还有些可乐,我去给你们拿。”
陈羽想着现在才是中午,而眼前这一桌子人,说到底还是一个‘上班族’,也就是说待会吃完了饭之后,还要回去上班。
上班喝酒,若是被领导抓包……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呃……
领导好像也在这个桌上。
陈羽的话刚说完,朱高煦立即应道:
“陈兄弟,今日咱们几个大老爷们相聚一堂,哪有不喝酒的道理。”
“我把话放着,待会谁要是喝醉了,我亲自将他抬到军营当中,喂你醒酒汤!”
朱高煦豪爽的发言,引来众人一个个白眼。
丫的,
这么多人当中,估计也就朱高煦这家伙经常中午借着职务便利,大喝特喝。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这个场景,还是喝酒比较应景。
毕竟,一大群大老爷们聚餐,当然是直接上烈酒,拿出男子气概,才能最快将场子热起来,也能快速拉近感情。
再者,
他们这一桌子人,还真没有不会喝酒的。
因此众人也不再多说什么,纷纷打开各自桌前的酒坛,直接给自己满上一杯。
等到众人都满上之后,
朱棣端着酒杯站起身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
“诸位,我先说明一点,今日在陈兄弟府上,没有君臣之别,都放开些,谁要是拘谨,那就自罚三杯!”
话落,众人纷纷附和。
朱棣不仅作为现场地位最高的人,也是大明地位最高的人。
他要是不主动提这个话题,众人也不敢说,吃饭的过程中,肯定会拘谨。
而拘谨自然就会不自在,好在朱棣直接将影响众人不自在的点,扼杀在了摇篮当中。
朱棣见众人点头附和,他端着酒杯看着陈羽说道:
“首先,让咱们用这第一杯酒,一起来恭贺陈兄弟,取得会元头衔,此乃天下文章第一单象征,也祝贺大明永乐一朝,迎来了第一位文曲星。”
“陈兄弟在成千上万名学子当中,脱颖而出,希望他能在接下来的殿试中取得状元头衔,从而让大明应了第一个魁星,让我们一起来敬陈兄弟一杯!”
面对朱棣的提议,众人纷纷响应。
一个个豁然起身,端着酒杯敬了陈羽一杯。
“陈兄弟,敬你!”
众人说完后,毫不拖泥带水,纷纷一饮而尽。
…
文曲星在民间有着主管文运星宿的说法,会元作为科举考试中第一名,是天下文人之表率,代表着极高的文学才华和学识。
而若是考生在殿试当中取得状元,则也会取得文曲星的头衔。
但若想要取得魁星,那难度可就大了。
在星宿中,“魁星”最初指北斗七星的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因这四颗星排列成斗形。
古人认为其具有“统领”之意,后逐渐被赋予“主宰文运”的象征意义,成为文人科举的守护神。
象征二元及第,即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在这种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魁星头衔!
一杯喝完,
朱棣又给自己满上一杯,继续说道:
“这第二杯酒,当然是祝贺咱们这几个,往后与陈兄弟交谈,不需要再偷偷摸摸,隐藏身份。”
“来,祝贺我们自己,今后可以大大方方与陈兄弟以真实身份来往!”
朱棣的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众人心坎上。
他们之前隐藏真实身份与陈羽交谈,又不是玩什么扮猪吃老虎的游戏,反而需要十分谨慎。
毕竟,之前朱棣可是下达过死命令,谁要是敢说漏了嘴,导致暴露身份影响国运,要你好看。
在这种情况下,每次与陈兄弟的见面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以后这种问题,不需要再担心。
他们这些人当然能看出陈兄弟的才识,所以都想着今后能以真实身份与之结交。
而且之前若是想要与陈兄弟进行正常往来,可是有着锦衣卫拦截。
若不是锦衣卫,他们哪怕隐匿身份,也会时常上陈羽酒馆做客。
毕竟,他们每一次与陈兄弟之间往来,都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益处。若不是锦衣卫,哪怕夏原吉也会往死里挤出时间,去找陈羽喝喝茶,聊聊天!
在众人一脸高兴当中,第二杯酒纷纷一饮而尽。
两轮敬酒之后,空气里渐渐弥漫开一股醇厚的酒香,带着粮食发酵后的温润与绵长,丝丝缕缕地缠绕在每个人的鼻尖,将拘谨悄然冲淡几分。
朱棣喝完之后,看着桌子上的酒坛,他递给坐在自己旁边朱高煦一个眼神。
朱高煦当即心领神会,弯腰给朱棣满上一杯后,又顺带着给自己满上一杯。
朱棣端起第三杯酒,杯中酒液微微晃动,映着他眼中的几分热络,他朗声道:
“这第三杯,也是最后一杯,我就不多说废话了,都在酒里。”
“来,咱们共同举杯,敬与陈兄弟的这份情谊。”
“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