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青这次是真的上手,他也想知道这批文物是谁用过的。

居然保存如此完好,连土都没有入过。

唐青连摸几件文物,系统马上给了他想要的答案。

唐青想要摸下一件瓷器的时候,却发觉这件瓷器有点与众不同。

无论是花纹,还是釉面都有点区别。

难道这一件瓷器,跟其它瓷器不是同一批?

这种瓷器,唐青还是第一见。

但是与其它瓷器的差别不大,不注意看还分辨不出来。

唐青想到第一种可能,就是艾可发故意掺杂进来的假瓷。

唐青看了一眼这件瓷器,又故意看了艾可发一眼。

艾可发见唐青看过来,直接心虚的扭开头。

唐青现在非常确信,此件瓷器是艾可发故意掺杂进来的。

这种做生意的老板,果然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不过,当唐青摸到瓷器的时候,他给惊讶到。

此件瓷器居然是难得一见的蒙瓷。

蒙瓷可是相当难的,反正在唐青的认知里面,他还没有见过真正的蒙瓷。

蒙瓷本来就烧制的少,保存下来的就更少。

而且古代蒙瓷的烧制,一直都是一个谜。

很多研究者都在寻找真正的蒙瓷,然后拿来做研究。

这种真正的蒙瓷,在科研者眼中,绝对比其它青瓷还受欢迎。

真正的蒙瓷,在科研者眼中,那就是一个香饽饽。

他们可以拿着蒙瓷,向国家申请研究项目。

专门成立一个研究蒙瓷的科研项目。

蒙瓷是游牧文化与陶瓷技艺的结晶。

从元青花的实用器革新,再到当代的艺术再创作。

他始终贯穿着对游牧民族、中原文化的思想。

蒙瓷的器型渊源、胎釉老化特征,以及纹饰时代性,都非常注意草原风格器物的功能适用性。

还包含了宗教符号的深意。

艾可发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添进去的这件瓷器是蒙瓷。

他只是想混在里面,想蒙混过关多挣点钱而已。

就是不知道陈凝香带来的人,能不能看出这件蒙瓷。

唐青又看了十多件瓷器,发现里面的蒙瓷还不少。

这些蒙瓷应该属于一个批次,也不知道艾可发从哪里找来的。

唐青现在都想拿下这批蒙瓷,然后做一个国家科研申请,那他自己的硕博毕业论文就有了。

可是他是跟着陈凝香来的,万一陈凝香的人看不出来,把他们一起买走,那他就没希望了。

不过唐青还是放心,陈凝香带来的人都是教授之类。

一会肯定能分辨出来,只要他们认不出蒙瓷,那肯定会把它们挑出来。

那唐青到时就有机会得到手。

即使陈凝香全部买走,唐青也能从陈凝香手里,买一件蒙瓷回去做研究。

“唐青,看清这批文物的来历没有?”陈凝香这时走过来问道。

唐青说道:“艾老板说的没错,这批文物应该是来自中亚的乌兹别克斯。

我想你的人也应该看了出来。”

陈凝香说道:“确实已经看了出来。

但是这批清朝的文物,是从夏国出去,现在转了一圈又回来。

我们还没有看出这批文物,它们的真正主人是夏国的哪一位。”

陈明锐这时也走了过来,“唐青,你有没有看出来?

这一批文物可是出自夏国那里?”

“载涟、载漪!”

“载什么…?”陈凝香疑惑道。

陈明锐也疑惑道:“唐青,你再重复一遍,我怎么没听清楚。”

唐青又重复说道:“这批文物来自载涟和载漪。”

“载涟…?载漪…?”陈凝香还是一脸疑惑。

“唐青,你能不能说清楚点,我们一时想不起两人是谁?”

看陈明锐的样子,他也没有想起来。

唐青有点无语,“爱新觉罗·载漪……!”

“哦…,是他们,我想起来了。”陈凝香突然明白过来。

陈明锐疑惑道:“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是他们的东西。”

艾可发和其它人也围了过来,艾可发看唐青的眼神,明显有了不一样。

陈凝香疑惑的问道:“他们的东西,当初怎么会流落到乌兹别克斯。

而且还保存如此完整。”

唐青解释道:“陈总,不知道你看过他们的历史没有。

特别是载漪!”

“载漪可是道光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的次子。

咸丰帝奕詝的侄子,光绪帝载湉的堂兄。

他的关系可谓是相当硬。”

“所以,载漪初封就被封为端郡王。

说起他的封号端郡王,中间还出了一个搞笑的差错。

他的父奕誴原为惇亲王,载漪承袭了“郡王”爵位。

但他的封号“端”却有误,本来应是“瑞郡王”。

但是因为诏书上笔误,把“瑞”字写成了“端”字,遂成定名为端郡王。

这些在历史上都是可以查到的。”

陈凝香瘪瘪嘴,“唐青,我是问你,这些东西怎么到中亚的?

你给我普及载漪做什么?”

唐青笑道:“陈姐不急,我说的肯定是有关系。”

“这个载漪,在慈禧太后镇压戊戌变法后。

载漪因为思想保守、排外,所以深得慈禧信任,成为后党核心成员。”

“而后在慈禧为废黜光绪帝,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也就皇储。

在历史上史称“己亥建储”。

那时的载漪因此是权势熏天。”

“因为他权势熏天,他成为了清廷内部,支持义和团运动最力的高层领袖。

他纵容义和团攻击使馆区和外国人士,因此闯下大祸。

外国人要清政府给一个交代,载漪作为罪魁祸首,当时就被革除爵位。

慈禧为了保住他的性命,当时还把他流放西域。”

“载漪作为皇室成员,肯定不是作为我们认为的罪犯流放。

他是带上了他的全部家当一起流放。

载漪这货,当初可是装了一百多车的货物。

把他的整个王府都给搬空了。

不管老弱,还是婢女都跟他一起流放。”

“他在流放西域的途中,又辗转逃至蒙古。

路途遥远,载漪带那么多东西,是一路逃跑一路丢。

我们现在看见的这些东西,还只是他丢下的一小部分。”

“至于他的东西怎么到达乌兹别克斯,说不定是跟人交换东西。

或者是他逃跑时,去过乌兹别克斯留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