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适中,具备科技基础,有强悍的繁殖能力。它有了巨型虫族短时间就可以将自身发展成一个超级家族。随着记忆吸取,幽魂族融合了太多宿主的记忆,这让它们也拥有了很多不该有的情绪。
攀比就是幽魂族指挥官拥有的情绪,它此时很着急,因为有一艘战舰正在破坏它繁衍自己的后代,阻止它的家族扩张。它又不能轻动,因为很可能打不过。
它现在还不想回超空间,如果寄生体死亡它就得回去,在没有时间的旷阔虚空中游荡,等待某种巧合重新离开超空间回到正常宇宙。对于没有智慧的幽魂族来说,在哪儿都一样。
对于有记忆的幽魂族来说,在超空间游荡是很痛苦的事情。它经历过几次,如果非必要,它不想在回去。就在它安心等待援军的时候,那支跟它交战的舰队群出现了。
星影率领星巢舰队找上了幽魂舰队。这才星影是准备决战的,手中控制的舰载机全部第一时间被释放出来。几千艘猎鹰级航空母舰,几万卫士级驱逐舰。
它们全力释放舰载机的时候,那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量。舰载机已经没有攻击波次。原本舰载机的攻击波次是一波接着一波,如同海浪拍岸连绵不绝。
星影准备决战,舰载机已经成了消耗品,无数的舰载机在这种规模的舰队战中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在海量的战舰群面前,无数的火网交织和探测锁定下,舰载机极难生存。
舰载机不再形成编队,而是直接飞向目标,飞行最快的是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它们像是漫出河底的河水,疯狂,翻卷,汹涌。最前面的无人攻击机速度不变,稳稳的推进。
大量的拦截弹和巡洋舰载机第一时间迎了上来。如同黑云的巡洋舰载机直接硬抗这波汹涌的浪涛。无数火光绽放,将黑暗的宇宙空间都瞬间点亮几分。
蓝鸟级无人攻击机自然不是送死,紧跟着的蜂群无人机用更庞大的数量后发而至,直接覆盖巡洋舰载机。蜂群无人机的使命只有一个,用最快的速度,不计代价的摧毁所有的巡洋舰载机。
接下来就是幻想级战列舰。它们是星巢舰队的主力,一往无前的冲入幽魂舰队中。任何试图阻挡它们的飞船都将成为宇宙尘埃,试图拦截的毁灭者也无法阻止战列舰的狂潮。
星火级巡洋舰,野牛级驱逐舰,紧跟在幻想级战列舰的后方。这次没有什么攻击层次,它们就是辅助,利用战列舰坚固的护甲吸引火力的时候尽可能的输出火力。
护卫舰始终跟在航空母舰身边,猎鹰级航空母舰唯一的任务就是释放舰载机。只要舰载机释放完成它们就安心的停在一边。护卫舰在这种状态下依然没有上去。
星影准备决战,却不准备让己方的战舰去送死,几十万艘战舰之间的混战,就是在宇宙空间这种空旷的地方才能摆开。任何一颗行星上都停不下这种规模的舰队。
蓝鸟级重型攻击机没有第一时间行动,它们的攻击方向是幽魂舰队的一侧。主力舰队要正面击穿幽魂舰队,蓝鸟级重型攻击机疯狂袭击一侧。
这种情况下,幽魂舰队的另一侧则处于完全闲置的状态。看似星巢舰队被包围,实际上只有两侧一层的幽魂战舰能攻击到星巢舰队。星影的计算准确无误。
幽魂族指挥官的战争指挥能力明显不足,面对星影直接冲锋决战的战术,明显反应不足。星影就是打这个时间差。幽魂族不怕死是因为它们轻易不会死。
这就好比,你不能用饥饿来吓唬一个死人。不能用狂风去恐吓沙子。星影的举动算是冒险,如果让一支同等规模的舰队冲入星巢舰队的阵型中,这支舰队绝对会被彻底摧毁。
幻想级战列舰有3600艘,只是冲击到一半的时候就损失了几百艘。这几百艘战列舰在死前都是直接重新周围的幽魂战舰。里面的雷猿在战列舰爆炸前早就通过传送门完成撤离。
星火级巡洋舰和野牛级驱逐舰则没有传送门可以撤退,上面的智能机器人只能通过穿梭机逃命。其实这种情况下,智能机器人驾驶穿梭机基本上都是撞击敌方战舰。
看着已经损失了2万艘战舰,舰队推进速度缓慢,星影果断下令星巢2号直接全力冲锋。她将用星巢2号当箭头,直接强行击穿幽魂舰队的阵线。
打到这种情况,幽魂舰队的大部分战舰也都反应过来开始主动聚集到星巢舰队的前进方向上。星巢2号的火力非常凶猛,毁灭者的强悍也很难挡住星巢2号的齐射。
几十万艘战舰,就像是几十万士兵,铺在战场上就不能轻易变得。战舰冲锋就像是骑士冲锋,看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都是换汤不换药。至少在更先进的战舰加入战场前,这种状态不会改变。
最少幽魂族寄生的岩石族等三族的科技没有超过星巢基地。至于那宇宙深处,更多被幽魂族寄生的文明是不是更先进,会不会有更先进的飞船参战,就不是星影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
星巢2号就是那个科技稍强的战舰,攻击方式依然是单纯的能量攻击,同时用能量护盾防御,用装甲抵消余波。子弹能穿透泥土,子弹也能穿透钢铁。
穿透泥土的子弹也许不会碎,穿透钢铁的子弹必然破碎。将一颗子弹直接射出去,跟把组成子弹的物质变成能量发射出去,形成的伤害完全不同。
星巢2号体积更大,能量更足,在提供更高的伤害同时又具备更坚固的防御能力。武器是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越多,形成的伤害越足,单位时间内承受的伤害越多,防御越强。
单纯的增加体积看上去似乎不是很靠谱,实际上确是不可或缺的增强方式。更大的体积就能存储更多的资源,也能装备更多的设备,具备更持久的作战能力。
星巢2号势如破竹,如同鲸鱼冲击鱼群,但凡挡在前面的幽魂战舰都不堪一击。有了星巢2号带队,剩余的蓝鸟级无人攻击机侧翼掩护,星巢舰队势如破竹的击穿了幽魂舰队的整个阵线。
侧翼的蓝鸟级重型舰载机依然在不断的发动袭击。正面决战的巡洋舰载机也被消灭殆尽。星巢舰队完美的执行了星巢的作战计划。接下来就是星影的下一步计划。
分成两部分的星巢舰队直接转向,舰载机开始飞速脱离返回航空母舰。航空母舰作为前导,带领跟随的护卫舰开始进入曲率航行。幻想级战列舰和星巢2号则带领主力舰队同样进入曲率航行。
星影要将舰队重新集合。她在损失过大的情况下,主动停止战斗。这才消灭了最少2000艘毁灭者,星巢舰队占据优。若是继续下去,失去舰载机掩护的星巢舰队将会无法保持优势。
战争不是送死,此时星巢舰队将在远处重新整队,然后再重新补充舰载机后再次发动攻击。星巢舰队通过一次突袭,在兵力弱势的情况下,利用局部优势兵力击穿敌阵,有效的减少了幽魂舰队的数量。
这种情况下,星影将持续保持这种作战模式。既然一次有效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很快星巢舰队重新集合,早就准备好的舰载机第一时间就补充完成。
随着星影的指挥星巢舰队再次出现在幽魂舰队的正前方。这些幽魂舰队的载机巡洋舰内已经没有了舰载机。星巢舰队具备绝对的舰载机优势。
星影也很果断,这才星巢舰队依然直接发动冲锋。已经接触过一次的幽魂指挥官此时早就有了准备,它命令舰队向中间聚集,然后等待星巢舰队直接撞上来。
因为记忆,相同的战术很难再次起效,除非战术一直在改变。这次星影利用星巢舰队的载机优势,直接停在幽魂舰队的正前方。然后用大量的蓝鸟级重型攻击机进行疯狂的轰炸。
伴随无数的能量射线,反物质炸弹很轻易的就接近了幽魂舰队。很快就完成一波轰炸。接着就是第二波,第三波轰炸。原本等待冲锋的幽魂舰队忽然遇到了舰载机的打击,竟是集中在一起来不及躲避。
幽魂指挥官只能重新下令舰队散开,并让巡洋舰正面集中。幽魂舰队依然有数量优势,在幽魂舰队的观念中,它们始终都是科技优势的一方。
只要它们的数量占据优势,敌人就不是它们的对手。实际上也是,如果换成之前的岩石族的毁灭者,早就被星巢舰队击败。幽魂舰队的反应很快,可惜星影早有准备。
幻想级战列舰直接带领星巢舰队转向左侧。原本正面相互射击的两支舰队直接错开。星巢舰队沿着幽魂舰队的左侧直接冲了过去。这才星影并不准备硬冲幽魂舰队。
她将冲击幽魂舰队的外围,将准备直接消灭幽魂舰队左侧。舰载机的攻击始终没有停止,幽魂舰队现在调整阵型,舰队侧翼就会面向舰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