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 第192章 中平二年(185年)4月(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中平二年(185年)4月(3)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随着一阵悠扬还带点哀伤的歌曲在空阔的场地上传开,长子县城外聚集着的百姓们无不伸长了脖子,仰望着城墙下的戏台,他们或站或坐,脸上的表情带着疑惑和新奇。

戏台上,挂在城墙上的大幕布画着村居房舍,城墙上面还不断有人向下抛洒着白色的柳絮,模拟着下雪的场景。这逼真的舞台美术效果哪里是这个时代的人见过的,他们此时无不傻了般大张着嘴,目不转睛的痴痴看着台上。

而台上,张芙蓉身穿着大红花布衣,扎着一条大辫子,正在一边走场一边假唱。

真唱自然是不可能的,没有音响设备,就算真唱,声音也无法覆盖戏台前这千百数的观众,于是齐润很机智的设置了人肉喇叭,在幕后由数十个女子和数十个男子分列两旁充当配音员,他们在指挥的引导下齐声高唱着歌曲,大声的说着台词,这才勉强的能让场上所有的人都听到,好让这些东汉末年的底层百姓们提前欣赏到这部艺术史上的旷世杰作,土改时期的宣传大杀器——《白毛女》。

张芙蓉在台上轻盈地走着场,她的动作虽然有些生涩,但在那身大红花布衣的映衬下,却显得格外生动。当着这么多人表演,让她的动作里带着几分羞怯与畏缩,但这却意外的贴合了她所饰演之角色此时的那份忐忑与不安。

而《北风吹》那悠扬哀婉的旋律和台上逼真的场景已经深深打动了台下的百姓们。

幕后的“人肉喇叭”们大声高唱着,声音虽然不够整齐,却带着一种质朴的力量。男子们的声音低沉有力,女子们的声音清亮婉转,交织在一起,轻易地就将观众带入了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台下的百姓们被这歌声和表演吸引,有人开始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有人则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这前所未见的表演,他们起初被集结起来参观这场演出时还以为又是什么耽误农活的徭役而颇为不耐烦,此时才发现这太平道黄巾军的行事风格确实不如他们所想的一般。

故事推进的很快,因为齐润几乎忘却了大半的剧情,好在找来的乐工们仅靠齐润哼出来的调调就把几首经典的旋律重现了出来,于是齐润凭着零散的记忆和大概的故事走向自己又编了点加进去,他将杨白劳改成了欠租被逼死,而张芙蓉饰演的女主角的名字也从喜儿改成了喜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部杰作对台下观众们的冲击力。

于是当台下的百姓们看到杨白劳在大年三十的雪夜中被逼的在那份卖女为奴的契纸上按下了手印并自缢于树上,而齐润饰演的冯世仁带着狗腿子却还是要硬抢喜童去做奴婢的这一幕后,所有人不由得心头被揪紧。这悲凉的情感和逼真的表演让他们感同身受。很多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已经泣不成声,人们开始低声议论。

“这姑娘真可怜啊,她命怎么这么苦?”

“这戏演的是啥?怎么看着这么揪心?”

“这哪是演的,这不就是咱村西头那老孙家的事么?”

“这是俺村喜顺叔的事啊!”

“是俺家张大伯的事!”

“畜生!!”

戏台上的冲突愈演愈烈,就在戏中的冯世仁将喜童堵在了屋里欲行强暴时,台下忽然一声暴喝,一只鞋子飞上了台来,正中了齐润的脑袋,紧接着台下观众的情绪一发不可控制,咒骂声如雷鸣般响起,石块和土块则像雹子一样向着齐润砸去,好在一直在旁边演狗腿子的王白及时的举起了道具桌子,替齐润遮挡下了这波无妄之灾,后台的演员们也赶忙跑出来劝解,这才将几十个试图冲上台来的百姓拦住。

演出被迫中断了近半个时辰,当观众们终于重新安静下来后才得以继续。

于是剧情继续推进,戏里的喜童在得知自己将要被冯世仁卖到窑子里后,在一个风雪之夜中逃进了深山中,并在山洞里躲藏了三年之久,合唱团高昂的唱起:“他们要杀我,他们要害我,我要活!我要活!我有冤啊!我有仇!他们害死了我的爹!又害我烂了骨白了头!我要活!我要活!誓死也要报冤仇!”在这歌声中,一头白发的喜童出现在了戏台上,台下的百姓们的悲愤瞬间被推到了最高。

于是适时的,一队头裹黄巾的战士冲上台来,在剧情的推演下他们找到了躲深山里的喜童,又抓住了冯世仁,扮演冯世仁的齐润被绑成粽子一样跪在台上,在‘太阳底下把冤伸!’的歌声中,在台下百姓们的喝彩叫好声里,被一刀砍在了身上,结束了他的表演。

于是戏台上戏台下,欢呼声如浪奔涌,百姓们被这结局深深感染,纷纷叫好喝起彩来。这部《白毛女》让他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情感共鸣。戏台上的表演虽然简陋,但却直击人心,让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他们聚在戏台下不愿离去。

齐润卸了妆重新走上戏台,目光扫过下方还沉寂在刚才的戏剧里的人群,高声喊道:“乡亲们,静一静,静一静,戏里的冯世仁被打倒了,但现实中的恶霸地主却还没有被清算!今天,我们就来开一场批斗大会,把我们的冤屈伸一伸!”

齐润的声音字字清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百姓们立定了脚,呆呆的望着台上,只见齐润一招手,王白和崔石头各拿上来一个斗摆在戏台上。

齐润继续说道:“这就是从郭家抄出来的斗,冯家也有一套,大同小异,大家可别小看这两个斗,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齐润指着其中的一个斗道:“这个是收租收贷用的。”而后他用石灰在上面画了个圈,继而在另一个斗上画了一个叉,指着它说道:“这是用来放贷的。”

台下的百姓惊奇的看着齐润和那两个几乎完全一样的斗,搞不明白他在搞什么,可接下来的操作却把他们都看傻了,只见典韦扛着一袋粟米就往那个画着叉的斗里倒,待那斗满了后还举起来展示了一下,而后又把斗里的粟米径直往那个画圈的斗里倒,结果明明看上去一样大的斗,粟米却只占了画圈的斗的一半,典韦把刚才的动作再次重复了一遍,这才算将那个画圈的斗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