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沉默的战神 > 第387章 美诺会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要等到会师以后两军协商才可以决定了,现在就是择机。”

“我觉得,现在兰芷军和总部最需要的,还是希望我们主动打,那样才能把威胁他们的敌人部队尤其是蜀军拉回来,他们才可以脱离险境。”

“问题在于,他们有多少人、在什么地方,面对的是哪一部的敌人,我们都搞不清楚的,怎么打呢?”

“记得不是把我们缴获的电台都单独成立破译中心,支援他们重要情报了吗?这里面应该有他们的信息吧?”

“微妙就在于此。他们只会指定获取我军情报,都是例如某一个地区或者某几支敌人部队的情报,他们自己的行动和战役结果却很少向我们提及,所以我们真的还是两眼一抹黑。”

“为了实现配合作战,我们应该主动询问,这也是我们的职责吧?例如会师时候的粮草准备,军装等等,都应该根据情况预备好才行,别到时候再两眼一抹黑 。”广朋重复了常执委的话。

“我说的都是真的。郭主持预计他们有至少二十万,余总指挥估计也就五万人左右,差别很大 ,因为都是预计。”

“你的看法呢?”广朋看过余总指挥给他的几份电报稿,他的看法已经明确告诉了余总指挥,但是却不可以在这里提到这件事

“我看到的情况和他们的一样多,根据电报里面提到的军团番号数字看,估计总有十万人吧,过多过少都不可能,不然的话,郑三发也不会派那么多兵攻打他们。”

“那么,我觉得就按照十万人准备一些军装被褥吧,他们长途劳顿,我们必须做好接应。具体的,我们还是就近请吐蕃人员帮助我们制作一些军装。”

“也好,我回去以后告诉郭主持,总部拨款过来, 你们就负责具体和老乡联系吧 ”

“可以。”

王执委他们写好了报告送过来,常执委把两份材料看了看,然后一起放到公文包里带着,就要马上离开 。

“不是要在这里吃顿饱饭吗?”广朋忘不了提醒他。

“看你们的生活吧,比我们还苦,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粮食,还是留着让战士们好好吃饱吧。”

“总部和其他地方需要,可以让他们来取。”

“看情况吧,总部那边讨论协调一下再说。你们的清水芜菁相当不错,给我带上点吧,也让总部尝尝。别忘了给我们包上两包盐巴。”

这一段时间,因为部队一直处在行军前进中,所以广朋和妻子也是各自在自己部队的驻地生活,他也只能天天回到指挥所饮食起居,与广大战士们都是一样的清苦生活。

常执委看到的,就是广朋的日常生活。

果然,得到老乡支援后,离开蜀咸根据地后终于可以第一次饭管饱了,广朋一连吃了三大碗,才感到有一点点舒服的感觉。

随后,依依不舍的放下碗筷,走到地图前琢磨下一步的敌我情况。

秦斋的部队被打的撤回到了咸阳附近地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中流砥柱”意识,与大漠军老老实实的舔伤口去了。

打了败仗,却意外得到蜀北蜀咸根据地的蜀军,一下子像抽足鸦片烟那样的兴奋起来 ,在丢掉根据地的我军三面,不断进行袭扰,我军整个局势非常被动,势头正猛。

他们的阵型非常严整,布局得当得当,显然是有备而来。

因此,要想摆脱被动,就只有向西进军这一条路了 。

真的,机会只有一次,稍纵即逝。当时在蜀咸地区广朋提出的两路夹击蓉城设想,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反而是处处被动。

更需要的是,刚才常执委提到,兰芷军曾经就在附近活动过,那么,在附近地区打出声势,也是吸引兰芷军过来会师的需要,待两军会师之后再一起决定策略,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

他选择了西线的两个县城作为攻击对象,让参谋长拟定方案报告总部,总体是准备速战速决,这也是夺取给养让全军吃饱饭的好机会。

接到广朋的作战方案,余总指挥再次来到广朋军,他看着地图说:

“我们研究了一下,你的这个提议非常好。可靠情报,从东面进入高原地区的蜀军现在已经极为懈怠,各部队距离拉长,我军可以迅速歼灭孤立的敌人,打开敌人设置的包围圈,打开突破口,争取在附近稳住阵脚,迎接兰芷军的到来 。郭主持也说了,现在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迎接兰芷军。”

“我们所处的地域极为贫瘠,草原山地夹杂,居民稀少,很难建设根据地。在接应兰芷军之后,全军唯一的一个出路,是向已经退缩到咸阳的秦斋所部位置的北方发展,而且时机极为良好。”广朋再次提出了战略设想。

“向北进军, 可就是与秦斋所部展开正面对抗,我军实力不允许吧?”

“我们撤离根据地之前,不就是在北部和他们交战吗?他们装备是不错,但是战斗力还不如双枪兵的蜀军,怕啥?再说,他们的主力现在都已经退回咸阳城,外面的这二十多个县不就是白给我们吗?”

“这个设想很好,不过要等我们会师以后与总部一起讨论后再做决定吧,现在就是以你报上去的夺取两个县城的物资基地为目的,实现会师。”

“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夺取县城的同时立即决定下一步计划,部队也有前进目标啊。”

“刚才已经说了,现在你就不用担心以后的事,先迅速打下这两座县城吧。”余总指挥拒绝了广朋的下一步作战设想。

第二天一大早,广朋就带着部队到了他选定的敌人两个县城的阵地前面。

的确如广朋所料,各部仅仅两个冲锋就成功夺取两座县城,随后,他把保卫城市的任务交给兄弟部队,自己到了附近地地区驻扎,而后几天,还是继续不断跨越高山,慢慢西进。

半月后的一个晚上,刚刚驻扎下来的广朋军接到总部发来的急电,令广朋部队立即向西进军到美诺县,迎接兰芷军与总部到美诺县,实现两军会师。

终于有了确切的时间和地点,这个令人期盼的时候来到了。

广朋看着地图,从驻地到美诺还有二百多里地,这是一片高山密集的地带,几乎找不到通行的道路,而唯一熟悉这一带情况的就是吐蕃骑兵的洛桑。

果然,当来指挥部接受任务的洛桑听到广朋对进军路线的描述后,马上说:

“这一路我们太熟悉了,过去我们经常骑马带虫草下来贸易,一年总要走个三五趟,我们在前面带路,军长带着大军跟在我们后面就行。”

洛桑的日常话已经说的非常好,甚至比带他们过来的大师还要好的多,只是话语中带有浓浓的蜀郡味道。

“好, 你们骑兵先行开路就是,在路上留下路标,我们随后跟进。”

部队连夜出发,经过一天一夜不间断的山地的行军,广朋带的大部队紧跟着洛桑骑兵的脚步,准时到达美诺县。

此时,两军已经成功实现会师。

得知这一情况,广朋让石副军长带着做好的十万套服装赶紧送过去。

却不料,时间不长,石副军长就又返了回来。

“怎么回事,这么快就完成任务了?”

石副军长说:

“不仅是完成任务,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

“说说看。”

“我们带去的服装,人家只留下了一部分,粮食,倒是全部留下了。”

“为什么?”

“广朋啊,你绝对想不到,兰芷军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样子不用管,都是组织的队伍,就应该团结一致 ,互相帮助 。”

“他们也就万把人,还有大量的老人妇女,真正的一线战士,不超过一半。”

“那是很正常的,我们撤出蜀咸根据地不也是这样吗?”

“他们的军装啊,已经完全不是军装,就是各种服装的杂烩,比我们根据地老百姓服装都不如。听接应部队的牟执委说,他们刚刚看到兰芷军的时候,差点把他们当土匪打了。”

“他们太不容易,十万人啊,到了这么一点,可都是精华了。他们受苦了,太不容易。”

广朋想起从三角地带撤出的情况,对兰芷军的遭遇感同身受。

“他们的枪支也是非常杂乱,甚至还有大刀长矛。”

“这有啥,我们不也是一样吗,也有大刀长矛的。不要随便发些议论,直接说事就行。”广朋制止了他的议论,以免造成不团结的现象。

“我就是如实的说事嘛。”

“知道,但是不要在干部战士们面前暴露这个情绪,一定要团结至上。”

广朋走出去,看着四面的山上那绿油油的景色,在内心充满同情的同时,也在想:

“得到组织全力支援,而且总部也是在兰芷军,有近水楼台之利的兰芷军,怎么一下子从十万人,打到万把人了呢?他们在长时间的奔波中,怎么就没有想到建立一个根据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