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总部作出决定我是会执行的,但是我个人保留自己的意见。,”
“有这个态度就行,我们举手表决,同意南下的举手。”
参加会议的军长执委中,只有广朋保持了反对立场,但是,他马上表态:
“我保留我的意见,但是支持会议作出的决定,并坚决执行。”
“广朋的态度非常好,大家都要学习。现在,我们看南下和南下以后的进军路线,怎么才是迅速获胜,与建立根据地的最好选择。”
“蜀北地区是没有办法了,嘉江天险成了官军的优势,现在看,可行的路线就是从从敌人意想不到的西南方向进入,可以直接威胁蓉城。就是这里。”广朋指着地图说。
“这也是我们考虑的路线,也是唯一的路线。”成军长也说。
“对,大家的意见和我们不谋而合,这也是唯一的路线。”余总指挥说。
“来自兰芷军的唐军长呢,你也说说你的意见。”常执委说。
唐军长是兰芷军加入蜀咸军的部队之一,虽然已经并入部队,但是,郭总执委还是习惯称他为唐军长,而且事事征求他的意见。
“我也赞成南下,而且从西南进入。”他的态度非常明确。
“好,既然这样,我们做好准备,三天后南下,作战命令稍后下达。”余总指挥说。
广朋回到家里,让小李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南下。
“这才过来几天啊,又要南下,这是怎么了。”
“没有什么,就是执行命令就行。”
他到指挥所了解部队粮食准备情况,参谋长说:
“也就还有七天的粮食了,这还是减半供应的结果。”
“没有办法啊,还是让部队粮食供应再减少三分之一吧。再次过沼泽地,没有粮食绝对不行。现在少一点,留到沼泽地上吃吧。”
“怎么,又要过沼泽地回蜀郡吗?”
“已经决定了,现在到附近多挖一些野菜, 混在粮食里面吃吧,总要比到沼泽地上一点粮食看不见,让战士们饿死强。”
“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你没有经过一次沼泽地吧,什么事还需要娘们一样的絮叨吗?”
参谋长按照薄荷、藿香、裹脚布、芒草鞋等的需求做好文件下发, 可是,这时节已经是深秋,较之第一次过沼泽地,防御瘴气的薄荷、藿香等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不到,准备工作极为艰辛。
想不到的是,作战命令提前下达,比预计的三天后出发,提前一天,部队的准备极不充分。
看到这个命令,石副军长和王执委都感到极为被动:
“怎么办?”
“执行命令吧,把粮食平均分配下去,防疫药也是一样,保证战士们人人一份。”
广朋的话很少,他的心里也是极为纠结的,如此匆忙的准备工作,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又是艰难行军,又是一路苦难,又是重走沼泽地,这是一段炼狱之行!
走出沼泽地 ,广朋让各师迅速统计部队数字,结果一万多人的部队,在沼泽地上牺牲了五百多人,比上一次过沼泽地多出接近十倍,更严重的是,烈士的遗体大部分都无法带出沼泽地,这让广朋更加难过!
他回望着茫茫的沼泽地,感叹着艰难的路线,从吉祥寺的胜仗,到部队的分裂,再到苦难行军,这叫什么事啊?
“军长这些烈士怎么办?”
“做好严格统计 ,不漏一人,发信给他们的家属,在沼泽地边缘设立衣冠冢,烈士的牌位埋到墓里边,等实现众生平等之后再请他们回到家乡!广朋军不能有一位无名英雄!”
战士们换好新衣服后, 广朋下令:
“所有的粮食可以全部吃光。 今天夜里,我们就去夺取敌人的粮食,让部队吃饱喝足后前进!”
广朋打开地图,根据敌情通报,迅速找到了敌人一个靠前的据点。
这是一个团的东林军驻扎的地方,根据骑兵部队抵前侦察的情况,他们自恃装备良好,而且也没有接到蜀咸军已经从大沼泽南返的情报,根就没有做任何准备,夜里就连城门都不关闭!
当天夜里,广朋亲自带着一个师的部队,由骑兵带路迅速进军,当夜就全部占领这个骄横的东林军敌把守的突出据点,敌人大部投降。
广朋进城以后,看到没有遭到破坏的敌人指挥部里面有敌人的大量文件,翻了翻,竟然有郑三发亲自发来的部署命令,显然是已经开始加强了防御部署,而且,其中有他准备西南地区建设基地的总体策略。
“看来,郑三发这是把这里作为未来的东林地区啊。”石副军长说 。
“看起来,的确有这个企图 。”广朋说。
“我们这一次南下,是要与郑三发的主力决一死战了。”
广朋知道官军在蓉城附近的部署日趋严密,而且是主力进出频繁,但是没有想到是有这么一个宏大的设想,那么,这一次南下是会很难的。
“交给总部吧,他们会根据情况作出决策的。”
他下令把所有这些材料封存打包,派骑兵部队送到总部,以作为下一步作战的参考。
然后,把获得大量粮食和物资的消息通过电台及时告知,以解全军部队燃眉之急。
宗司令很快赶了过来,他对获得如此大量的粮草与物资感到惊讶:
“这只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小镇,却有一个团的东林军把守,而且囤积来如此大量的物资,这是要干什么?”
“的确出乎意料 ,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大量的物资储存 ,更像是一个大型补给基地。”
“事出反常必有妖。郑三发的举动,是不是要把蜀郡变成一个大型基地,作为他自己的栖身之所?”宗司令看着仓库里面林林总总的各类物资,说。
“如果真是要把蜀郡打造成他的基地 ,那么我们在这里的军事活动 ,必将受到很大制约,他的精锐也会部署在附近,攻取蓉城更是不可能。”
“是的,不过如此多的物资,总可以解我们的燃眉之急。”
送走宗司令,广朋想起他看到的那些文件,里面有不少是郑三发对一个团的工作进行细致指导,尤其是那句“建设总后方”的话,让广朋非常感慨。
很快,郭总执委和常执委、余总指挥也一起赶来了,他们将物资分配方式做了安排,也在琢磨如此基地建设的原因。
“和团长谈一下,他应该会知道不少的情况。”余总指挥说。
“对,他虽然是东林军嫡系,但还是很配合的,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广朋说。
到了东林军原来的指挥所,广朋让人把团长带过来,沏上茶,让他一起和郭总执委他们交谈。
“我也没有想到你们会杀一个回马枪,而且这么快。贵军的战术出乎意料,我输的佩服。”
“是啊,你连城门都不关,不是在迎接我们到来吗?”广朋笑着说。
“那倒不是这个意思,关键是附近人员稀少,民风淳朴,所以,根本就没有想到你们会打进来。”
“怎么,我们野蛮吗?”常执委也笑着问。
“不,你们对我的兵都非常好,非常文明,只能说是我疏于防范,不是称职的军人。”
“你们这里才是团职单位,为什么储存的物资这么多,赶上一个军级单位了。”余总指挥问。
“是这样,郑先生在蓉城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已经宣布,他目标是要把西北和西南打造成严密的军事基地,既要防止你们进入,也要防止东倭进入,作为全国的最后基地。”
“全国的最后基地?什么意思?”常执委问。
“在蜀郡和咸阳省建设行营,就是为了防范东倭入侵,准备在东部无法抵御东倭势力的时候,稳住西南和西北,既是防御的最后基地, 也是反击东倭的前沿阵地。所以,远离东部地区的我们这里,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后勤仓库。”
“奥,是这样。有一个问题不解,你们才是团职队伍,怎么也可以参加郑三发的军事会议?”
“我是东林人,郑先生非常信任我们,他进入蜀郡的力量,都是高职低配,目的是怕刘省长怀疑,拒绝我们进入。所以,其实,我实际的级别是少将师长,进入蜀郡前降为团长的,一旦有什么情况,马上就可以立即恢复原职级执行任务。”
“熬,那么西北地区呢?例如咸阳省的情况怎么样?”
“他们为了控制大漠军,掌握马家骑兵,职级上是没有变化的,目的就是利用大漠军和马家骑兵的矛盾,还有不听话的西域蔡省长的存在,所以,物资才大量储备,东林军大量进入,准备逐步解决这些地方力量,最终目的也是要达到现在蜀郡的规模,目标也是成为抵御东倭势力的基地。”
“郑三发的考虑很有战略性,看起来我们对他的估计都看低了,都很危险。”郭总执委说。
“你准备加入我们部队吗?”常执委问。
“我不想加入贵军,只想回到东林地区与家人团聚。不过,我的部下要是加入贵军,我也不反对,会把他们列入失踪人员报告给郑先生的,为你们,也为他们提供一些方便。”
“好吧,广朋军长,还是给他一些路费而且安全送出去,让这位先生回自己家乡团聚吧 。”常执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