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沉默的战神 > 第405章 茶叶也可以打下新天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5章 茶叶也可以打下新天地

所谓的报纸,就是之前“邸报”的变种,就是在皇上消息圣旨通报臣民之余, 也加上了臣民的一些活动记载,所以,里面的东西多的很。

不大一会,于军长的随从就把那一叠撕把成厕纸的报纸拿了过来,还有几张没有撕把折叠的,也一块送了上来。

他仔细的翻阅着,果然在一个角落里面发现了踪迹,就在咸阳省的北方,的确有一股叛军在活动,而且因为是官军颇为头疼的事情,才上了报纸。

“好,就去那边!”

这一路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沿途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官军阻拦,又也就是沟沟壑壑的多一些,却反而反而是他们的最好掩体。

到达之后发现,这是一支控制了十几个村庄的小部队,随后迅速实现了会合。紧接着,从三角地带来到咸阳北的部队也现身,他们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担心这支衣着不整的外来部队威胁自己,正在设防呢,得知是自己人,赶来会合。

于是,因为广朋的一句话,本来是北上流浪的这支部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于军长的小动作,反而帮住他们站稳了脚跟。

这正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广朋把部队交给石副军长和参谋长指挥,自己带着顿珠的连队,越过雪山到了他熟悉的吐蕃聚居地与蜀郡的毗连地区。

广朋多次经过这些地区,但是近距离走近却是第一次。

顿珠的马队到了大草原,当面对已经发黄发黄的牧草时,那些战马简直是一种回家的感觉,使劲的撒欢,忘情的奔跑,充满了欣喜。

“这才是骑兵的天地。”顿珠说。

“是啊,九州有如此广阔的天地,何愁没有根据地呢。”

“这些地方,牧民与寺庙有天然的生存依赖关系,搞好寺庙的关系,就是与这一片土地上的牧民搞好了关系。军长,可是你施展拳脚的好地方啊。”

“拳脚?不用吧?”广朋被顿珠的话逗乐了。

“我是说,军长你不也是寺庙出身吗,应该会可以和这里的寺庙建立非常好的关系。”

广朋想起了送顿珠到队伍上的那位大师,马上询问情况。

“他老人家因为年老,去年的今日已经圆寂了。”

“可惜了老人家,我们一起祭拜一下吧,那可是必须的礼节。”

“不用,他老人家没有留在寺庙,而是回到原籍安葬了。”

“这里的寺庙与茂林寺不大一样,因为自然条件不同, 应该是吃肉的。”

“是的,我们这里粮食很少,只能是适应环境,现在就是掺杂食用。”

“怎么掺杂呢?大佛顶首楞严经可是允许特殊生存环境下修行者食用的。”

“不愧是大师啊,是的,我们坚持的是三净肉原则,也就是三重界定,三根清净。眼净是未见宰杀过程、耳净的未闻屠宰声音、心净是非专为己杀,所以与蜀郡的风俗差不多一样,大多数是风干或者腌制的牛羊肉。”

“还有酥油茶?”

“对啊。军长大师什么都懂。”

“就这样,过分食用油腻之物对身体有不良作用,必须多喝茶才好。”

“茶叶非常金贵啊,与黄金等价。”

广朋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而且是一个万全的主意。

“这样,到草原不容易,就让骑兵部队的战士们回家探望一下家人,二十天后再回来集合,怎么样!?”

“那敢情好啊。”

“不能让战士们空手回家吧,津贴也不高,我们明天返回驻地,让他们一人带一丈棉布,十斤腊肉,毕竟也是快过年了,回家孝敬父母。怎么样?”

“真是菩萨心肠啊,太好了!”

“我们到这一带最大的寺院去看一下怎么样?”

“好是好,不过你语言不通啊。”

“放心就是。”

顿珠安排人回到军部,按照广朋的安排去驮棉布和腊肉,他与广朋到了寺庙中。

顿珠通报以后,一位寺僧走了出来,看到一身军服的广朋,大为吃惊,赶紧行礼,问:

“施主此来,所为何事?”

想不到他精通多种语言,广朋马上双手合十:

“茂林寺汉禹法师求见!”

一边把自己的令旗交给寺僧,请他回去通报。

“汉禹大师,早有耳闻,请进便是。”

广朋让随从和在外等候,自己施礼与顿珠一起跟随进入。

大殿里面,寺僧正在诵经,广朋也不犹豫,再次施礼随即在后面择一蒲团趺坐,与众僧一起诵经.!

顿珠也是第一次见广朋虔诚礼佛,而且姿势毫无挑剔,正在领头礼佛的方丈大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通诵读完毕,他起身迎向广朋。双手合十,赞曰:

“久闻茂林寺汉禹大师威名,今日得见虔诚礼佛,请坐!”

“请坐!”

广朋进入待客厅,方丈为广朋亲自斟茶,道:

“穷山陋寺,只有碎茶相待贵宾,惭愧惭愧!”

“清静之地,方丈僧众虔诚礼佛,敬佩敬佩!”

果然是碎茶,苦涩无味,实在难咽。广朋道:

“果然是连年战乱导致茶叶难进,僧众清苦,但是方丈虔诚信仰,确实是难得的大德!”

“没有办法,最近蓉城方向炮声不断,道路阻隔,现在已经是粮米难以为继了。”

“茶叶恐怕更是稀缺之物,不知大德有何需要帮忙之事?汉禹定当做为己任!”

广朋这话是真心帮助寺僧,而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

“茂林寺汉禹大师行侠仗义,久闻大名,今日军服驾临,蓬荜生辉,确有一要事相托。”

“请讲。”

“师兄前些年把弟子若干送往大师军中,其后未得音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顿珠,说一下吧。”

顿珠向前施礼:

“师叔,我就是大师的弟子顿珠,可能记起来?”

“哈哈,胖了白了,好像还是军官了吧?其他人还好吧?”

“谢师叔夸奖,其他人都很好,现在他们已经骑马回家探望父母,二十天后就来拜望师叔。”

“好好好。汉禹大师……”

“师叔,汉禹大师已经还俗,他现在是广朋军长。”

“早就知道,一样一样,还是称呼汉禹大师好一些。”

“可否帮助鄙寺弄一些茶叶过来,也好清除腹中浊气 ,并救助周边信众?”

这正是广朋此次前来的心思,而且早就有成熟预案,马上答道:

“大师请讲,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样子的茶叶?”

大师道:

“具体事情还请与庙管商议,我只会念经,不会经商。”

庙管就是在门口迎接广朋的僧人,他站起来道:

“汉禹大师神通广大,鄙寺放心。救命之物也是金钱往来,金钱敬请放心,鄙寺会全部以金银付款。茶叶是救命之物,本地金银产量极多,却无法变成粮食,现在只有茶叶可以换取粮食等物。我们众寺想以一两黄金一两茶叶对价购买,不知道大师感觉是不是可以?”

茶叶紧缺 ,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价格如此昂贵,实在出乎广朋军长预料,但是索要数量的多寡,又决定了孙排长运输成本的高低,现在是“众寺”,数量少不了。

“众寺?不知需要多少数量?我好安排人购买。”广朋也直言不讳的问。

“有数万吧,如果真可以运来,那就十万两吧。”庙管说。

十万两就是五千斤,如果是马车运输也就是三辆马车的货,动用飞机的话也就是一架飞机足够,往来一次,太少了点。

“十万两也就是太少了一点,其他寺院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我也好安排如果飞机一次性运过来。”

庙管大喜,他开口的数量本来就只是只是起点数量,投石问路的,现在听广朋这么有把握的回答,马上说:

“广朋军长不用急,如果确有妥善渠道,我可以与周边寺院声张一下,二十万两怎么样?”

“也好,不过一次性过来,还是越多越好,人家这么远过来,总要盈利吧。”

“还有就是不能空机回去,如果能有特产运会,他们才合算。”

“好说,土产的虫草、红花遍地,尽可以带回盈利。”

顿珠在一边听的津津有味,想不到军长也是谈生意的高手,而且几句话就谈成了如此大额的生意。

广朋使了一个眼色,顿珠上前以特有的方式与庙管做了谈定生意的动作,而后庙管向大师汇报:

“二十万两茶叶,已经谈妥,要先付一半定金。”

“好好好,感谢广朋军长借我燃眉之急,此后,广朋军长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寺与贵军永远结为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是当然。有什么事情,大师可以与我长官协商,我就是负责押解茶叶的。”

“好。”

之后,二人在佛祖面前互相叩首,结为互相帮助的兄弟。

当晚,广朋让顿珠和几位随从留在寺庙,自己到了军中电台室,分半个小时一次,向远在黄鹤城的孙排长发出了他们约定的明码电报:

“二十斤”

“八斤”

“二十一斤”

每一份电报的后面地址,都注明是寺院名称。

孙排长的公司有自己的商业电台,马上就接到了电报,不到一个小时,回复就到了。

广朋再度回电:

“茶叶二十万两,以黄金付款,回程可带虫草、红花等特产,并请以飞机运货。。”

孙排长也是立即回电:

飞机需由军方协助,明日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