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网游动漫 > 日常养生常识 > 第14章 《黄帝内经》的黄芪党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章 《黄帝内经》的黄芪党参

《神农本草经》有云:“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千年药性智慧,穿越时空依然熠熠生辉。当我们循着《黄帝内经》的指引探寻养生真谛时,会发现黄芪与党参这一对黄金搭档,正静静诉说着中医传承的奥秘。

一、黄芪党参:天地孕育的补气双珍

《本草纲目》记载:“黄芪为补药之长,故曰芪。”一个“长”字,道尽黄芪在补气药中的尊贵地位。而党参则被《本草从新》誉为“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最宜”。这两味药材的配合,暗合《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制之小也”的组方智慧。

记得去年春日,笔者拜访一位隐居秦岭的老中医。在他的药房里,黄芪与党参被分别存放在青瓷罐中,老先生轻抚药材说道:“黄芪如忠厚长者,稳重大气;党参如温婉仕女,润物无声。二者相配,正是《内经》所言'阴阳秘合,精神乃治'的完美体现。”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等活性成分,能增强免疫力;党参含党参皂苷、党参多糖等,能改善消化功能。但它们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两味药材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能与人体产生奇妙的“天人相应”。

二、养生功效详解(依《内经》理论体系)

1. 培土生金,健脾益肺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黄芪党参配伍最能体现“培土生金”之理。黄芪补肺气,党参健脾阴,二者协同作用,正合《内经》“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

笔者曾遇一位久咳不愈的患者,每到换季时节就咳嗽不止。在建议其食用黄芪党参炖乳鸽一个月后,不仅咳嗽痊愈,而且面色红润,食欲大增。这正是《内经》“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理论的实际应用。

1. 益气固表,扶正祛邪 《素问·评热病论》强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芪被誉为“补气固表之要药”,配以党参的健脾之功,最能增强人体卫外功能。特别适合经常感冒、出汗过多的人群。

2. 养血生津,滋阴润燥 《灵枢·决气》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党参能益气生津,黄芪能益气生血,二者配合使用,正合《内经》“阳生阴长”的生化之理。对血虚津亏所致的心悸失眠、口干舌燥有良效。

3. 升阳举陷,固摄脏腑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黄芪具有显着的升举阳气之功,对中气下陷引起的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有改善作用。这与《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理论高度契合。

三、药膳实操宝典

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现推荐以下药膳:

1. 黄芪党参炖鸡汤(大补元气之首选) 取老母鸡一只,黄芪30克,党参20克,枸杞15克,生姜5片。鸡肉焯水后与所有材料一同文火慢炖3小时。此汤体现了《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补益原则,特别适合产后体虚、手术后恢复的人群。

去年冬日,一位产后虚弱的女士前来求诊。她面色苍白,说话气短,我推荐此汤连续食用七日。后来她告知,不仅体力恢复,连多年的手足冰凉也得到改善。这正是黄芪党参温补阳气之功的体现。

1. 黄芪党参粥(健脾益胃基础方) 取黄芪15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先将黄芪、党参煎煮取汁,再用药汁煮粥。此方暗合《内经》“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调理思想,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

2. 参芪养生茶(日常保健佳品) 取黄芪5克,党参5克,红枣3枚,沸水冲泡代茶饮。这道茶饮简单易行,符合《内经》“治未病”思想,适合日常保健用。特别适合办公室人群长期饮用。

3. 黄芪党参炖猪肚(补中益气秘方) 取猪肚一个,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胡椒10粒。猪肚处理干净后与药材同炖2小时。此方取法《内经》“以形补形”的智慧,对胃下垂、食欲不振有良效。

4. 参芪枸杞酒(滋阴补肾方) 取黄芪30克,党参20克,枸杞50克,白酒1000毫升。浸泡一月后每日饮用一小杯。此方体现了《素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的养生理念,适合肾气不足的人群。

四、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 品质鉴别要点 优质黄芪:表面淡棕黄色,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气味微甜;优质党参:表面黄棕色,有特殊香气,味甜而有嚼劲。选购时要注意区分野生与栽培品的差异。

2. 煎煮有讲究 《本草纲目》记载:“凡补药,必宜慢火久煎。”正确的煮法是: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40分钟。切记黄芪需要久煎才能充分发挥药效。

3. 服用时间与剂量 日常保健每日黄芪不超过15克,党参不超过10克。建议早晨服用以助阳气生发。连续服用1个月后宜停用1周,让身体有自我调节的空间。

4. 配伍禁忌须知 实证、热证者慎用;感冒发热时停用;高血压患者慎用黄芪;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宜与萝卜同食,以免影响补气效果。

五、真人实证:养生改变的真实故事

案例一:陈先生,52岁,教师。长期劳累导致气短乏力,经常感冒。在食用参芪养生茶三个月后,自觉精力明显改善,一个冬天都没有感冒。他说:“现在上课时声音洪亮,再也不觉得累了。”

案例二:王女士,38岁,产后体质虚弱。在服用黄芪党参炖鸡汤一个月后,不仅面色红润,而且母乳量明显增加。她感慨道:“没想到传统药膳这么有效,比吃各种补品都好。”

这些案例印证了《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养生智慧。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善用天地馈赠,健康长寿并非遥不可及。

六、四季养生应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详细论述了四季养生之道,黄芪党参的应用也当随四季变化:

春季:黄芪+党参+柴胡——疏肝健脾 夏季:黄芪+党参+麦冬——益气生津 秋季:黄芪+党参+百合——润肺健脾 冬季:黄芪+党参+肉桂——温补肾阳

这种配伍思路体现了“顺应四时”的养生智慧,使药膳功效得到最大发挥。

七、深层思考:养生与生命哲学

《黄帝内经》开篇即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黄芪党参养生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回归。

我们发现在使用这些药材的人群中,那些抱着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的人,往往获得更好的效果。这或许印证了《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深刻哲理。药材就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结语:回归养生本真

《素问·上古天真论》告诉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芪党参作为传统养生佳品,只有放在《黄帝内经》的整体养生观中,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

让我们以恭敬之心对待这些天地精华,以智慧之法运用这些养生至宝。愿每一位追求健康的朋友,都能在传统养生智慧的指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之道,实现“形与神俱,尽终天年”的理想状态。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