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浩有点糊涂。
正常来说,这两个书院的人,能够被派去参加滕王阁诗会,最少也是顺天书院的顶尖学士。
这么个顶尖学士,按理说应该是李纯罡和诸位前辈,让他们俩关照自己才对。
毕竟自己人生地不熟,一个外地人进京,肯定需要关照。
不然会被人欺负的。
“我关照你们?”
宁浩怀疑陈景和是不是说岔嘴了。
陈景和脸色一变,果然出身不凡,面对他顺天书院的天骄求关注,竟然还敢接受……必然来历不凡。
要是普通读书人,敢答应下来?
那肯定是不能的!
“有劳宁浩兄弟了,眼下时间不早,我们是不是现在出发?”
陈景和询问宁浩的意见。
毕竟滕王阁诗会在洪都县,过去需要不短的时间。
一旁的小个子王朗,早就看懵逼了。
但很快便忍不住佩服起来。
是啊!
住在这种规制的宅子里,曹公都亲自登门拜访,确实被关照的是他们才对……
他跟陈景和就属于毫无背景的人,寒窗苦读多年,凭借祖坟冒青烟才走进顺天书院。
是该找个靠山。
之前他们想的是……在滕王阁诗会上,努力地向六皇子胤恕靠近。
顺便也关照下宁浩,让宁浩也进入六皇子胤恕的视线当中。
如今看来……宁浩也行!
“……”
宁浩也懒得解释了,估计跟曹公过来有关,让这二人产生了误会。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迪化吧!
“杨大人,现在可以出发吗?”陈默看向金镜杨烁。
不管怎么说,曹公安排杨烁在他身边,肯定有他的深意……
不用去猜,费脑筋不说,还不一定猜的对。
“可!”
杨烁话少,微微点头,便又选择沉默。
陈景和跟王朗内心却是大惊,曹公竟然将一个金镜留在了宁浩身边。
显然是保护宁浩的安全。
天啊!
六皇子胤恕都没这资格。
毕竟悬镜司那是陛下的鹰犬,只有陛下能够调动……
陈景和跟王朗彼此对视了一眼,知道这下真的抱到大腿了!
王朗:“宁大哥,我刚学了一门儒术,能以身才气化马,洪都县路途遥远,你看……要不要骑我?”
“?”
宁浩头皮发麻。
……
数个时辰后。
滕王阁朱栏碧瓦,飞檐斗拱,在初秋的阳光下闪耀着光泽。
此刻,江风猎猎,吹动檐角悬挂的铜铃,发出清越悠扬的声响。
洪都县,这座因滕王阁而闻名遐迩的京城古城,此刻已彻底沸腾。
通往滕王阁的每一条街道都被汹涌的人潮填满。
来自京城、各州府乃的文人雅士、儒道学士、文道天骄,怀揣着对儒道的热忱与扬名天下的渴望,正向着江畔的楼阁汇聚而来。
空气中都弥漫着浓烈的书香,这是儒家学士的体香。
当然也有脂粉香和酒香,美人与酒,刺激着过往的读书人与武夫。
车马喧嚣,人声鼎沸,滕王阁下,早已是水泄不通。
宽阔的观景台,临江的栈道、甚至附近酒肆的二楼雅座,凡视线可及之处,皆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占据。
无数双眼睛,热切地仰望着那高耸的滕王阁,期待着从那里传出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可能是名动天下的契机。
此时。
阁内的气氛格外庄重。
巨大的厅堂被布置得典雅非凡,名家字画悬于四壁,紫檀案几上摆放着精致的文房四宝与香茗鲜果。
而能在此刻登临滕王阁主厅参加诗会的,无一不是早已名动一方、或被视为未来儒道魁首的天骄人物。
上届状元郎柳文钦端坐于前排显要位置,一身素雅青衫,面容沉静,目光深邃。
他偶尔与身旁的榜眼周墨低声交谈几句,嘴角总是带着一丝矜持而自信的微笑。
榜眼周墨则显得较为活跃,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陆续入场的众人,似乎在评估着潜在的对手。
探花郎李青松则专注于案上的笔洗,用指尖轻轻拨弄着清水,仿佛在澄澈的水中酝酿着锦绣文章,姿态从容,气度不凡。
国子监的赵子昂与孙思远并肩而坐,两人皆是京城年轻一辈的翘楚,未来有望成为朝廷重臣。
赵子昂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正与邻座一位江南才子论及某处碑帖的精妙,言辞犀利,见解独到。
孙思远则更为内敛,安静地翻阅着一卷古籍,但偶尔抬起的目光中,闪烁着不容小觑的锐意。
顺天书院的席位更是引人注目。
以诗才闻名的苏清和,一袭月白长衫,气质清冷如月,正凭栏远眺江景,江风拂动他的衣袂,宛如画中谪仙。
以文章雄辩着称的陆明远,则与几位书院同窗低声讨论着什么。
稍后一些的位置上,陈景和与王朗也到了,两人目光不时扫向入口处,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神情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阁内虽然汇聚了这么多的青年才俊,但是所有人的目光焦点,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主位。
主位之上,六皇子胤恕身着杏黄色常服,既显尊贵又不失儒雅。
他姿态放松地坐在主位上,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煦暖的笑。
他不时起身,亲自为刚入座的天骄斟茶,或是走到某位才子身边,亲切地拍着对方的肩膀,询问旅途是否辛劳、昨夜休息可好。
“柳兄,一路舟车劳顿,这杯茶润润喉。”胤恕亲手将一盏香茗递到柳文钦面前。
柳文钦连忙起身,双手接过,受宠若惊:“殿下折煞在下了!文钦何德何能,劳烦殿下亲自……”
“诶!”
胤恕笑着打断,语气真诚,“今日盛会,只为追慕滕王遗风,切磋文道,只论才情,不论尊卑。本王忝为召集人,不过是尽地主之谊罢了。诸位都是我大禹文道脊梁,本王能与诸位同席论道,实乃幸事!”
他又转向国子监的赵子昂、孙思远:“赵兄,孙兄,听闻二位在《春秋》义理上又有新得?诗会之后,定要请二位不吝赐教。”
赵子昂与孙思远连忙躬身应诺,心中暖流涌动。
当顺天书院的苏清和与陆明远向他行礼时,胤恕更是笑容满面,亲手虚扶:“苏兄诗才,冠绝京城;陆兄文章,雄辩滔滔。本王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实慰平生。滕王阁有此等俊彦登临,必能再现盛景啊!”
他的话语恳切,姿态放得极低,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欣赏。
这份‘礼贤下士’的真诚姿态,如同最醇厚的美酒,让在场每一位天骄都感到如沐春风。
心中那份“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与忠诚,此刻恨不得宣泄而出。
“殿下仁德谦逊,实乃我辈楷模!”
“能与殿下同席,聆听教诲,实乃三生有幸!”
“殿下放心,今日诗会,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厚望,不负滕王阁之名!”
赞誉与效忠之声此起彼伏。
六皇子胤恕含笑颔首,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激情的脸庞,未来尽在掌握啊!
班底已成,人心已聚!
他仿佛看到自己登临大宝,这些今日的天骄,便是明日朝堂的股肱之臣,为他治理这万里江山!
“这位是?”
六皇子胤恕很快就注意到了顺天书院席位上的宁浩,心中凛然,此人……竟让他有几分熟悉的感觉。
似曾相识?
关键似乎比他还要帅气几分……
————
没有起量,所以茶茶全靠你们恰饭啦~
多多催更,多多投喂哦~
(*  ̄3)(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