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网游动漫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有一天,咱们的小弟子,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我听说阳明病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刚开始病人还特别想吃东西,但小便不怎么顺畅,大便却挺正常的,这是咋回事儿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今天对中医理论感兴趣了嘛!于是,他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来:“这事儿啊,得从阳明病的特性说起。咱们中医啊,讲究个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阳明病呢,就属于阳明经上的病症,阳明经啊,那可是咱们身体的‘大胃王’,主管消化吸收的。所以啊,这阳明病一开始,病人往往胃口还不错,想吃东西,就像个永远吃不饱的‘吃货’。”

小弟子一听,噗嗤一声笑了:“师父,您这比喻太逗了!那小便不利和大便自调又是咋回事儿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继续道:“别急嘛,咱们慢慢来。小便不利啊,说白了就是排尿不顺畅。你想想啊,咱们身体里的水液代谢,得靠肺、脾、肾三脏还有膀胱这些部门共同协作。阳明病呢,有时候会影响到这些部门的正常工作,导致水液排不出去,小便自然就少了。但是呢,大便为啥还自调呢?这是因为阳明经虽然‘吃货’属性满满,但它主要负责的是燥化,也就是让食物变得干燥,形成大便排出体外。所以啊,即便小便不利,大便还是能够保持正常的。”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但又皱起了眉头:“那骨节疼,还有那种好像发烧但又不是发烧的感觉,又是咋回事儿呢?”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小弟子的头,笑道:“你这问题还真不少呢!骨节疼啊,那是因为咱们身体里的水液代谢出了问题,水湿之气滞留在体内,无处发泄,就会跑到关节这些地方捣乱,让你感觉疼疼的。至于那种翕翕然如有热状的感觉啊,就像是身体里有团火在烧,但又烧得不彻底,让你浑身不自在。这其实是因为阳明经的阳气被郁住了,发散不出来。”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又忍不住问:“那后来咋又突然发狂,然后出一身汗就好了呢?”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哈哈,你这问题可真是一针见血啊,说起这阳明病,它就像个淘气包小孩子,情绪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你想啊,阳明经里的阳气要是憋屈久了,那可真就像火山积累久了要爆发一样。突然间,“砰”地一下,病人就开始发狂了,好像被什么神秘力量附了体,那股子疯狂劲儿,让人看了都心惊胆战。

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你得这么想,这发狂啊,其实是身体在自救呢!就像小孩子哭闹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一样,身体也通过这种方式,把郁积已久的阳气猛地发散出来。这一发散,病人往往就会出一身大汗,汗水里头啊,还带着体内的水湿之气,这样一来,病邪就被赶跑了,身体自然也就舒坦多了。所以啊,阳明病这淘气包,虽然让人头疼,但咱们只要理解了它的脾气,就能轻松应对啦!”

小弟子听得目瞪口呆:“师父,您这解释太神奇了!那脉小则愈又是啥意思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脉小啊,说明体内的邪气已经退去了。你想啊,阳明病刚开始的时候,阳气郁住,脉象肯定是有力而急的。但现在呢,阳气发散出去了,水湿之气也排掉了,脉象自然就变得柔和而小了。所以啊,脉小就是病愈的征兆啦!”

小弟子听完,眼睛一亮:“师父,您这讲解太精彩了!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成为中医界的段子手!”

张仲景仙师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好好好,咱们中医啊,就得有点幽默感!不然啊,那些枯燥的理论怎么能让人听得进去呢?不过啊,你可得记住,幽默归幽默,学问还是得扎扎实实地学!”

有一天,咱们中医界的小萌新弟子,小豆子,眨巴着他那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蹦跶到张仲景仙师的面前,一脸虔诚地问道:“仙师仙师,弟子有个事儿憋在心里头好久了,今儿个非得问个明白不可!您老是中医界的泰斗,能不能告诉我,那阳明病啊,它到底啥时候能自个儿消停下去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嘴角微微上扬,心里头暗想:这小豆子,还真是好学不倦啊!于是,仙师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慢悠悠地说:“小豆子啊,阳明病这事儿,你得这么看。咱们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体的小宇宙得跟着大自然的大宇宙节奏走。阳明病嘛,它要是想解,那时间啊,通常是在申时到戌时之间。”

“申时到戌时?这是啥时候啊?仙师您别说得这么文雅嘛,我这脑袋瓜子转不过来弯儿!”小豆子一听,顿时有点儿懵圈。

仙师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心想:这小家伙,还真是逗趣得很!于是,他耐心地解释道:“好好好,那我就说得接地气点儿。申时嘛,就是咱们下午三到五点那会儿,太阳开始往西边儿溜;戌时呢,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天儿都擦黑了。阳明病要是想自个儿好起来,多半会挑这两个时辰之间,给你来个‘夕阳西下,病愈时分’的小惊喜。”

小豆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什么宝藏似的:“哇,原来阳明病也喜欢日落时分啊!那是不是说,我得在这个时候给它准备点儿什么欢迎仪式,比如泡杯茶、放首歌啥的,好让它赶紧走人?”

仙师一听,差点儿没笑岔气:“哈哈,小豆子啊,你这想象力可真是丰富!不过啊,阳明病可不是什么客人,它是咱们身体里的捣蛋鬼。要想让它走人,可不是靠泡茶放歌就能搞定的。得靠咱们中医的望闻问切,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才行。”

“哦,原来是这样啊!”小豆子挠挠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那仙师,您说这阳明病为啥就偏爱申时到戌时呢?这里面有啥讲究不?”

仙师点了点头,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起来:“这事儿啊,说起来跟咱们大自然的节奏有关。你想啊,申时到戌时,那是太阳从盛到衰,天地阳气开始收敛的时候。阳明呢,在中医里可是主管阳明经的,它跟大自然的阳气变化那是息息相关。所以啊,阳明病要是想解,自然得趁着这股子阳气收敛的劲儿,顺水推舟,自个儿就溜之大吉了。”

“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小豆子一听,顿时觉得茅塞顿开,仿佛自己突然间就掌握了中医的奥秘似的,“那仙师,我以后是不是得在这个时间段儿,多给阳明经做做按摩啥的,好让它高兴高兴,早点儿把病赶走?”

仙师一听,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哎呀,小豆子啊,你这脑袋瓜子真是灵光得很!不过啊,按摩阳明经这事儿,虽然听起来不错,但也得看具体情况。阳明病有实证有虚证,实证得泻,虚证得补,可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啊,要想真正治好阳明病,还是得靠咱们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才行。”

“哦,我明白了,仙师!”小豆子一听,顿时收敛了笑容,一脸严肃地点点头,“看来学医这事儿,还真得下苦功夫才行。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成为像仙师您这样的大神医!”

仙师一听,满意地点点头,心里头暗想:这小豆子啊,虽然有时候有点儿逗趣,但学医的心倒是挺真诚的。于是,他拍了拍小豆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豆子啊,学医这事儿啊,急不得也躁不得。你得慢慢积累,细细品味。记住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大家。”

有一天,咱们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眨巴着那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蹦跶到师父面前,一脸认真地问:“师父啊,我有个事儿琢磨不透,就是那个阳明病,为啥病人就不能吃东西了呢?这里面有啥玄机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今儿个是准备考较考较我啊!于是,他捋了捋长胡子,故作高深地说:“哦?你问这个啊,这可是中医里的大学问呢!来来来,为师给你细细道来,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笑中带悟!”

“阳明病,这家伙,简直就是身体里的“热情如火”代表!你得这么想,咱们的身体啊,就像个大宅子,胃呢,就是宅子里的大厨房,平时温温和和地炖着美食,一切和谐美好。

可阳明病这家伙一来,哎哟喂,整个厨房就像被点了火似的,火苗嗖嗖地往上窜,热得跟三伏天的蒸笼没两样。这时候,胃这个“大锅”里头,火势之大,简直能把铁锅都给烧出个洞来!你要是再往里头添食材,那不纯纯是“火上浇油”,嫌火不够旺嘛!”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哎呀妈呀,这么严重!那胃岂不是要起义造反了?”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说:“没错,胃这家伙也是有脾气的。本来它勤勤恳恳地工作,结果你一来就这么折腾它,它肯定不乐意了。所以啊,阳明病的时候,病人往往就吃不下东西了,因为胃里头太热了,它得自我保护,拒绝接收更多的‘燃料’。”

“但是啊,这里头还有个讲究。”张仲景仙师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说,“有的人阳明病不能吃,一吃就打嗝,为啥呢?这就是咱们仲景仙师说的‘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意思是说,如果这时候你不管三七二十一,硬要给病人清热泻火,嘿,胃可就真受不了啦,它得通过打嗝这种方式来抗议,告诉你:‘大哥,悠着点儿,再这么搞我可要罢工了!’”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那为啥胃会抗议呢?它不应该是很强大的吗?”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道:“胃啊,看着强大,其实也是个‘玻璃心’。它喜欢温和的环境,不喜欢太热太冷。阳明病一来,胃里头热得跟火炉似的,它就已经很不舒服了。这时候你再强行给它降温,胃就更受不了了,它就得找个出口发泄一下,打嗝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啊,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病人本身体质就虚,胃里头本来就有点儿‘宫寒’的意思。你想啊,一个本来就体寒的人,你再给他来个雪上加霜,他能受得了吗?所以啊,治疗阳明病不能食,不能光想着清热泻火,还得考虑病人的体质,得温补兼施,这样才能让胃这个‘小祖宗’满意。”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问:“师父啊,那阳明病不能吃,是不是就得饿着肚子啊?那不是更难受了?”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说:“你这小子,就是爱钻牛角尖。阳明病不能吃,不代表就得饿着。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就是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比如啊,可以给病人熬点儿清淡的粥汤,既补充水分,又不会给胃增加负担。或者呢,用一些温和的中药来调理脾胃,让胃慢慢恢复功能。”

“所以啊,阳明病不能吃这事儿啊,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咱们学中医啊,就得像侦探一样,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才能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手叫好:“师父啊,您这一番讲解,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以后我再遇到阳明病不能食的病人,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也!记住啊,中医是一门实践科学,光学理论是不够的,还得多实践、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高手。”

说完,师徒俩相视一笑,继续他们的中医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