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殿中大臣们听闻,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大臣面露不忍之色,有的则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朱方正趁热打铁,展开一幅详尽的布防图,

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记号和地点,

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作战地图。

“儿臣计划在全国设立七十二处物流镖师行会,

三百六十座商场保安署,由退伍伤兵担任教头和骨干。”

他手指向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红点,

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侃侃而谈:

“这些机构明面上护商安民,实则可成国家耳目,

一旦有匪患边警,十日之内便可聚起万人之众,为国家效力。”

“太子殿下!” 吏部尚书李大人突然出列,神色严肃,一脸担忧。

“此举怕是有违祖制,万一这些民间武装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朱方正不等他说完,便打断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言辞恳切。

“再说了,所有人员编制、粮饷开销皆由商户分摊,

无需国库支出分毫,既能解决伤兵安置之难题,

又能充实民间防务,实乃一举两得。”

他转向皇帝,态度诚恳,抱拳说道:

“儿臣愿以太子印信作保,若有差池,甘受太庙跪香之罚。”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北境伤兵的安置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

若处理不当,恐生民怨。

而太子的方案既能安抚军心,

又能借商户之力充实民间防务,不失为一个两全之策。

但此事关系重大,也不得不谨慎考虑。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而庄重:

“准奏。

但需限定每处机构人数,且教头必须由兵部备案的退伍军官担任,

切不可疏忽大意,以免生乱。”

朱方正心中一喜,连忙叩谢:

“父皇英明,儿臣定当谨遵圣谕。”

他深知,这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三日后,通州大营外的校场,一片庄严肃穆。

秋日的阳光倾洒而下,给大地披上一层金黄。

三千伤残将士整齐列队,他们身姿虽或残缺,

或疲惫,但面容却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

朱方正与长公主朱武姬并肩而来。

朱武姬身着明黄披风,秋风猎猎,披风鼓动,

衬得她面容格外庄严,自带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场。

将士们看到二人,场中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那是对尊贵身份的敬畏,也是对未知安排的好奇。

朱武姬向前几步,声音清脆而有力,

穿透晨雾,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诸位弟兄!你们曾为幽国抛头颅、洒热血,

流过血的人,幽国不会忘!”

她抬手示意身后整齐排列的车队,车上装满各种物资。

“瞧,这三百辆镖车,装着首批物流行会的腰牌和兵器。

能骑马的,便做商队镖师;

能握刀的,就当城门保安。

哪怕断了手断了脚……”

她目光柔和地指向旁边几辆装着织机和刻刀的马车

“也能在公主府的工坊里传授技艺。”

这时,一名失去左眼的老兵,

眼眶泛红,突然跪地,声音哽咽:

“小人陈三,曾在安岩城断后时被砍断三根手指,

本以为余生只能在破庙里等死……”

朱武姬神色动容,亲自将他扶起,

轻轻把绣着朱雀纹的镖师腰牌挂在他脖子上,微笑着说:

“从今日起,你便是幽京至扬州商路的总镖头,

护的是幽国商道,守的是百姓生计。”

她转身面向全体将士,声音激昂:

“记住,这腰牌上刻的不是官职,是幽国百姓的万家灯火!”

话音刚落,欢呼声如滚滚春雷般响起,

惊飞了栖息在营墙上的寒鸦。

它们扑腾着翅膀飞向天空,仿佛也被这热烈气氛震撼。

朱方正站在一旁,看着长公主被将士们簇拥,心中暗喜:

这些曾被朝廷遗弃的伤兵,如今眼中只有长公主,

长公主的威望在他们心中已然种下。

半个月后,京城城门处,

第一支打着 “朱雀镖局” 旗号的商队即将驶出。

场面颇为壮观,二十名护镖的退伍士兵身姿挺拔,

眼神警惕,透着军人的干练。

镖箱夹层中,暗藏着二十套连环弩,

在阳光映照下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

与此同时,各城的商场保安署里,

前羽林卫的教官们正认真传授

“遇袭时如何保护贵人撤退” 的战术。

每个保安的袖口都绣着极小的朱雀纹,

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清,仿佛一种隐秘而强大力量的象征,

悄然融入城市的各个角落。

然而,御史台的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向御前。

那些老臣们,看着民间这股新兴力量崛起,

心中忧虑,纷纷上奏指责朱方正私蓄甲士,意图不轨。

但皇帝每次看到弹劾奏章,都会想起朱方正呈送的《安民策》:

“商户纳税因商路畅通增加三成,

伤兵安置费无需国库支出,民间防务自可抵匪患三成军力……”

再瞧瞧奏章上 “私蓄甲士” 的指控,

又看看外面打着朱雀旗号,却高唱《娘子军歌》的队伍,

只觉这指控有些荒唐可笑。

更深露重时,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

朱方正独自坐在书房,面前摊开全国地图,

每个标着朱雀记号的据点都用朱砂圈红,犹如他精心布局的棋子。

护卫脚步轻盈地悄悄进来,在烛台上添了块龙涎香,

顿时,一股清幽香气弥漫开来。

“殿下,长公主府传来消息,各地妇联已经开始配合保安署收集民情,

连青楼的姑娘们都知道,遇见形迹可疑的人要向 ‘朱雀’ 报告。”

朱方正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提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大大的圈。

从物流镖师到商场保安,从退伍伤兵到民间暗探,

一张以商业为脉络、以民生为伪装的势力网,正在幽国大地上悄然铺开。

他忽然想起那日在龙椅试心时,长公主眼中跳动的野心之火。

如今,这把火借着护民安民的名义,已成燎原之势。

“去告诉长公主,”

朱方正吹熄烛火,在黑暗中轻声道,

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该让商人们知道,跟着朱雀飞,不仅能保平安,还能登朝堂。”

窗外,传来远处保安署夜巡的梆子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的呼喊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那是属于新势力的锋芒,正在划破旧制度的夜幕,

一个全新的局面,似乎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