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无尽灰夜 > 第701章 《青铜祭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有这么个事儿啊,考古队到地儿考古来了。有个叫马书袙的年轻考古队员,蹲在洛阳铲旁边,手指头轻轻摸着探方里刚挖出来的青铜面具。嘿,这面具可太怪了,眼睛那儿镂空成獠牙的形状,嘴角咧到耳根子,马书袙在文献里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礼器。

正琢磨着呢,探方边上的洛阳铲突然发出一阵诡异的嗡鸣声,就跟闹鬼似的。紧接着,铲头自己“噗”地一下插进土里,带出来的土块儿还渗出了暗红色的液体,跟血似的,吓得马书袙一哆嗦。

这时候,领队老周扯着嗓子喊:“小马,气象台刚发暴雨橙色预警!”马书袙刚想站起来,嘿,脚下的探方“轰隆”一声就塌了,他整个人掉进了一个长满青苔的甬道里。他赶紧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石壁,好家伙,密密麻麻的朱砂符咒在潮湿的空气里泛着幽光,阴森森的。再往最深处一瞧,祭坛上有七具身缠青铜锁链的骸骨,摆成北斗的形状,每具骸骨的胸骨都被利器劈开,露出白花花的肋骨,别提多吓人了。

马书袙心里犯嘀咕啊,就跑到县志馆查资料。还真让他发现了光绪年间《马氏族谱》有点不对劲。泛黄的纸页上写着马家先祖马千乘“平定南疆巫蛊之乱”的功绩,可某页夹着的褪色绢布上,赫然用血写着:“酉时三刻,七星连珠,血祭未断,怨灵永存。”他刚把绢布展开,墙上的电子钟突然“滴滴”地闪烁起来,日期一下子跳到了1898年农历七月十五,把他吓得差点把手里的东西扔了。

到了深夜,马书袙在工地宿舍睡得正香呢,突然被一阵诡异的编钟声给吵醒了。月光透过纱窗,在地面上投下七个晃动的人影。他光着脚丫子就往工地跑,到那儿一看,所有的探方都往外冒黑色的泥浆,七具骸骨正慢悠悠地站起来,锁链在青铜祭坛上敲出《礼记·祭法》的段落。最年长的那具骸骨抬起空洞的眼眶,用沙哑的嗓音念出马千乘的名讳,马书袙听了,腿肚子都转筋了。

马书袙接着又跑到县档案馆,在1943年的剿匪记录里发现,土匪头目马青山被军警围剿的时候,在溶洞里举行过“七星血祭”,用七个孩子的鲜血浇灌青铜鼎。他把考古现场的照片一对照,哎呦喂,发现祭坛的方位和溶洞地图完全重合,原来整个工地正建在古祭坛遗址上,这可真是巧了,也是够邪门儿的。

赶上一个暴雨夜,马书袙在工地集装箱里发现了七个工人的血衣。他顺着地上滴落的血迹找啊找,在没完工的地下车库找到了昏迷的工头老张。这老张脖子上用朱砂画着北斗图案,嘴里还塞着半片青铜面具。更奇怪的是,车库承重柱上浮现出和族谱绢布上一样的血字,马书袙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大谜团里,怎么也出不来。

后来啊,马书袙在溶洞深处发现了马千乘的墓志铭。碑文上说,马千乘剿灭南疆巫族以后,把七个巫师的首级封进了青铜鼎,可他不知道这些巫师早就用活人献祭,把灵魂附着在鼎上了。每逢七星连珠的夜晚,怨灵就会借着青铜器复活,找新的祭品完成轮回。

马书袙正看着墓志铭呢,突然听见地下传来锁链拖拽的声音。他赶紧用手电筒一照,妈呀,七具骸骨正从祭坛的方向走过来,每具骸骨的胸腔里都悬浮着半融化的青铜鼎。最前面的那具骸骨举起马千乘的佩剑,剑身上映出马书袙惊恐的脸,他这才发现自己胸前的工牌不知道啥时候变成青铜的了,这下他是彻底慌了。

到了血月之夜,马书袙在溶洞深处找到了真正的青铜鼎,鼎身上的铭文记载着破解的办法:得用马氏血脉的血重新画出七星方位,把怨灵引进鼎里永远镇压。他一咬牙,用考古刀划破了自己的手腕。这时候,整个工地突然停电了,北斗七星透过天窗投射在祭坛地面上,七道黑影从不同的方向聚拢过来,一场最终对决就要开始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马书袙发现真正的幕后黑手竟然是民国时期的马青山——这个借着献祭仪式复活的怨灵,正想通过马书袙重启更大的血祭。马书袙急中生智,把族谱绢布扔进了鼎里,血色符咒和青铜铭文产生了共鸣,七星光芒一下子暴涨,马青山的虚影在惨叫声中化成了齑粉。这场恐怖的事儿,总算是有个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