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败者罚艺
诗酒令:
末位者须即兴赋诗一首限五言律,若诗不合格则罚饮苦酒三杯。
更雅的是酒盏刻《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警句。
这倒给林泽祖一些启发。是不是临江醇的酒杯上也要刻上这些东西。
乐补过:
连续脱靶者需至乐坛演奏《鹿鸣》乐章一节,象征以乐修德。
这个倒好理解就像前世联欢会上罚酒罚唱歌一个道理。
3.胜者殊荣
翰墨题鹄:
优胜者可题诗于靶纸背面,其佳作录入《文射录》传阅士林之间,这也是文人出人头地的另一种方式。
雅印铃弓:
连胜三场者由大人物以朱砂印加盖弓弛,印文多为射德昭彰文武兼修的象征。
三、隐喻
隐喻是林泽祖自己总结的。
文射会将射术与文学、音乐深度结合,构建独特文化场景,也就是当朝文人权贵之间的一种游戏罢了。
1.射前命题诗引弓声:
每场开赛前由裁判出题如秋月、松风等题眼。
射手需口占一联方可开弓。也就是开射之前先要吼一嗓子。
2.射中融乐鼓节制射:
射手需配合鼓点节奏完成搭箭、开弓、撒放。
即:一鼓定神,二鼓引弓,三鼓矢发须和上乐舞的节拍。
琴心应鹄:
若连续三箭中鹄,乐坛需奏《高山流水》以贺,取意志在高山意在流水之境。
3.射后论道射理辩难:
赛后众人围坐以射术引申治国之道,就是前世活动之后人们坐在一起摆龙门阵。
四、服饰与器物
1.衣冠规制
射服五色:
按五行设服色
青为木德、赤为火德、黄为土德、白为金德、黑为水德。
射手依生辰八字择色不得僭越。
巾带束德:
必须佩戴儒巾黑纱系素锦腰带,象征着约束心性克己复礼。
2.器物寓意
鹄靶三层靶心贴金箔隐喻至善之义,中层裱宣纸书《大学》里的节选,外层蒙素绢书写供题诗,
以上是体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重境界。
竹矢铭志:
箭杆需刻自勉箴言如刻上一矢正心,再矢正人,三矢正天下等这些相当前世的座右铭。
…………
林泽祖躺在躺椅上边摇晃着边捋着思路进行整理。
还别说真要按照上面的这套流程下来,那这仪态仪表还真潇洒的一匹。
但是想想那王代奎是从北关下来的一介武夫,应跟这个文射会根本沾不上边。
文射会主打的就是一个怎么玩。
王代奎等这些北关将士则是生死搏杀之技。
两相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不能同日而语。
反正下午张山虎会带着弓箭过来。
怎么着也得先把弓给拉开了,把箭射到靶子上才是正理。
至于文射会上面的东西以后在家憋着练也就得了。
至少这理论上是通的,特别是这九容对自己在理论上的建构启发很大,对自己即将练习射箭还是有很大帮助。
就在林泽祖摇摇晃晃,晕晕乎乎,快睡着之际。紫苏。进了书房。
“公子午饭得了”。
林泽祖这才起了身,小馨儿的归家吃饭多了个人就是不一样,林泽祖胃口大开吃嘛嘛香。
午时刚过两刻张山虎就背着一张大弓来到了书房。
“公子你找我”。
林泽祖放下毛笔抬眼一瞧。
背着一张大弓的张山虎现在倒是一身彪悍山野之气。
“山虎我想学弓箭你教我”。
“啥”?
张山虎闻言就是一愣,他来之前寻思着是不是公子要外出,需要让他随身护卫闹了半天是这个事。
张山虎张犹豫了一下说道:
“公子你不早说我带的这把弓你不见得拉得开”。
林泽祖看到有些为难的张山虎笑着说道。
“拉不拉的开试试不就知道了”。
“你这是十二力的军弓”?
“公子还懂得弓箭”?
张山虎略有诧异。
“公子十二力军弓流不出军营,我这把是仿制的弓满力十力的中弓”。
林泽祖闻言也不以为意。乐呵呵地说道:
“那就去后院试试”!
林泽祖起身带着张山虎就到了后院。
张山虎不明就里但是公子既然想学那就教吧。
于是张山虎也不迟疑拉开了架势边说要领边示范。
林泽祖一边看着一边听着一边总结。
张山虎讲的简单明了直击要害没有那么多弯弯绕都是实打实的东西。
这是上阵杀敌步弓手的杀人技 就不可能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只见张山虎弓箭在手形象气质立马大变。
嗖嗖嗖!
三箭齐发正中事先设置好的箭靶靶心。
这气势和小册子文射会上所述大相径庭。
张山虎射完三箭之后说道:
“公子我现在教你最基本的站法和指法”。
“像我这样丁字步两脚前后分立”。
“全身下沉以稳住下盘, 前膝微屈后腿用力绷直然后便于腰腹发力”。
张山虎让林泽祖站好了丁字步。
又在林泽祖的左膝盖和右后腿上用力拍了拍说道:
“公子你站过庄?这腿步倒是很是有力”。
“原本身子弱所以就锻炼身体练跑步和踢腿,没想到这回还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