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和计划有所出入,但大方向还是没有变。

《演员》只是一部短篇小说,在有大纲的情况下,胡为民一天就写完了。

之后,他一边写《黄飞鸿》和《孩子王》,一边教查剑英和陈建公如何写作。

“女演员是这个故事中的戏眼,对她的塑造要格外注意。比如她的身体和表情描写,‘她的目光如同一潭静水,波澜不惊,即使在提到自己分不清戏与现实时,眼中也未曾流露出一丝恐惧。’

之前说过,要通过一些细节和暗示,告诉读者女演员并不简单。

这么写,就是要让读者在最终反转后,返回开头重新阅读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关键时刻的表现也要着重描写,你们俩写的都太平淡。要知道,在剧情反转的关键时刻,她的冷静和专业也会在此刻达到顶峰,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

比如故事的第一幕,当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喊“卡”时,她会立刻停止动作,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胡为民教得很努力,可以说是有问必答。不过两人毕竟第一次接触这种层次的小说,写起来很吃力。而且,他们也不是胡为民,很多细节也把握不到。

当时间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那天,陈建公版和查剑英版《演员》终于完成。

文学社小教室内。

此时,查剑英和陈建公像小学生一样,站在胡为民桌前,大气都不敢喘,静静等待他批改“作业”。

胡为民觉得两人紧张的神情有些好笑,笑着道:“坐吧,不要那么拘束。”

“我们现在紧张死了,不知道写的东西能不能入胡老师的眼。”查剑英苦笑道。

胡为民道:“不要妄自菲薄,我一直关注你们的进度,只要用心写,作品就不会差。”

“我们不敢奢求写得有多好,只希望胡老师看过后不要骂我们就行了。”陈建公自嘲道。

“这样好了,这是我写的《演员》,你们轮流看吧。”

胡为民想了想,将自己带来的手稿递给了查剑英。

查剑英接过手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陈建公在一旁看得眼热,恨不得查剑英立刻看完,好轮到自己看胡老师的杰作。

胡为民不再关注他们,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他们的手稿上。

“哇,写的真好。”

“胡老师就是胡老师!明明我们都知道故事梗概,也按照大纲写过,可读的时候,还是会被故事情节牢牢吸引住。”

“胡老师对情节的把控比我们强了何止百倍!”

“胡老师一直在说第四面墙,读了他写的《演员》,最后医生的那一番话,我真的有被吓到!”

“是啊,现在想起来,还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胡为民这边将查剑英和陈建公的手稿看完,就听到两人在拍他的马屁。

“咳咳,有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胡为民无奈摇头。

查剑英神情激动,“胡老师,语言已经无法准确描述我看您这篇《演员》时的心情了!”

陈建公感慨道:“我觉得您这篇《演员》发表后,会在文化界引起轰动的。”

“好了,你们的夸奖我收到了,现在谈一谈你们写的《演员》吧。”胡为民道。

话音刚落下,小教室内瞬间变得安静下来。这下,他们总算体会到胡为民指点文学社成员时的感觉了。

胡为民没有兴趣制造紧张的气氛,当即拿起查剑英的手稿,从多个维度开始点评。

查剑英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后,很快进入到学生的角色,听得很认真。

“总的来说,剑英同学的这版《演员》完成度很高,情节紧凑,语言流畅,文字优美。但也不是没有优美,故事反转处的剧情衔接做得不够好,有太多多余的内心戏描写,还有对人物的刻画力度不够。”

“谢谢胡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写了!”

查剑英感激道。

胡为民说的都是干货,换个人可不会这么教她。

接着,他又将陈建公那篇小说的优缺点说了一遍。

同样,他又收获了陈建公的感激。

“哈哈,你们既然叫我老师,我不教你们点干货,也说不过去。”

胡为民大笑,表现得不在意,实际上,他心里可高兴了。

笑过后,他又正色道:“接下来,《送货上门》就交给你们俩独立完成,嗯……就当作业好了。”

“写完之后交给我,谁写得最好,就用他的那篇发表。”

查剑英和陈建公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斗志。

胡为民看得好笑,接着道:“你们可以考虑起个笔名了。”

“啊!”

两人眼中的斗志瞬间消失,变得紧张起来。

笔名……胡老师难道愿意将作品的署名权交给他们?

胡为民好奇道:“对了,你们有笔名吗?”

他记得两人之前在《故事会》上发表过作品的。

“我……我有笔名。”

查剑英红着脸,别提有多尴尬。

“哦,我能知道吗?”

“叫扎西多。”

胡为民摩挲着下巴,问:“扎西多……是藏语吗?”

“嗯,扎西是吉祥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很多吉祥。”查剑英解释后,奇怪道:“胡老师不知道吗?”

胡为民乐了,“多稀奇,我就是普通人,又不是无所不知。”

“原来胡老师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啊!”查剑英吐了吐舌头,有些可爱。

胡为民没理她,而是看向老实憨厚的陈建公,“建公,你呢?”

“我和胡老师一样,笔名就是名字。”陈建公道。

胡为民点点头,最后道:“嗯,也好。今天的教学结束,你们俩可以开始思考《送货上门》该怎么写了。”

查剑英和陈建公带着任务离开了,今天他们收获颇丰,又有胡为民的许诺,对自己的写作之路信心倍增。

胡为民离开教室后,顺路去学校的邮筒,将《演员》的手稿塞进信封邮递出去。

收信地址,自然是青年报。

……

1979年就那么平平淡淡的过去了,他一个人在燕京无牵无挂,也没特地庆祝什么。

不过,他还是写了封信寄给在乡村的父母。

1980年,元旦那天,全国放假。

累了这么多天,胡为民一天都没休息。这一天,他特意给自己放一天假。

“吴教授,元旦快乐!”

放假是放假,有些礼节性的东西不能放下。

胡为民租着吴祖湘在朗润园的房子,平日里有多得吴教授的照顾,逢年过节该有的礼数肯定不能忘。

吴祖湘摇头道:“来就来,还带礼物干什么。”

“我也没什么钱,买不起洋货,只能买些水果,您就别跟我客气了。”胡为民麻溜地将水果放下,然后观察起吴教授的新房。

和朗润园的房子比,新房面积要大得多,估摸着有八九十平的样子。

新房的装修比较传统,但那股子典雅,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吴教授,您这房子好啊!”

吴祖湘没好气道:“好也轮不到你住。”

“等我赚钱了,也要买一套八九十平的公寓住。”

“看来赚了不少稿费,哦,对了,你的小说还被北影厂看上了,听说要拍成电影?”

“这点小事您都知道?”胡为民嘴角微挑,有些小得意。

吴祖湘看不惯他得意,出言打击道:“哼,看把你得意的,这心态还得练。”

“吴教授,这事知道的人多吗?”胡为民问。

“不多。”吴祖湘看到他的神色,提点了一句,“你的小说在青年报连载时,引起了不小的麻烦,虽然被压下来了,但现阶段还是谨慎点,不要惹麻烦。”

“咦,《甜蜜蜜》连载时有过什么麻烦,我怎么没听说过啊?”胡为民神情一怔,追问道。

吴祖湘骄傲地仰头道:“你当然不知道,要不是老头子写信帮你把麻烦压下来,你的小说哪能撑到连载完?”

胡为民没想到自己那部小说连载期间竟然还出过幺蛾子,他没有怀疑吴教授夸大其词,那是对吴教授人品的侮辱。

想到吴教授默默支持他,一股暖流流淌在心田。

胡为民当即站起来,站在吴教授身前,恭敬行礼,“吴教授,谢谢您!”

吴祖湘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然后瞬间收敛,语气间带着一丝不耐,“你是我们燕大的学生,写的东西又没问题,总不能因为那些个老头子一句话,就把书的连载给停了,你说是不是?”

是不是?

疯狂点头就对了!

胡为民不知道吴教授说的是哪些老头子,他估摸着都是现今文坛或文学界大佬,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吴教授喝了口茶水,然后继续道:“困难的时候过去了,我们这些老家伙没精力写了,现在的文坛是你们年轻人的。只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写的东西不过线,谁都别想因为自己的好恶把好作品糟蹋了。”

胡为民听得很认真,他听出吴教授话里的悲凉之感,可他也没办法。

他能做到的,就是用好作品报答吴教授对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