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幽魂,当执念完成后,幽魂便没有了依存的凭借。
通常来说都是消散而去。
但也有小部分,幽魂会在执念消失时,吞噬残余的执念,转化成能被这个世界接受其存在的恐怖幽鬼。
厉鬼也好,邪灵也罢。
通常指的都是这一类。
看着慢慢消失的兄妹两,林世成目光平淡。
哥哥的执念就是复活妹妹,虽然经过了漫长的时光,但总算是完成了最后的心愿。
其实在看到妹妹成形后,他就应该会消散。
只不过被这个妹妹,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强行的留在了身边。
至于妹妹……
林世成并没有在过往中看到过她的执念,那么按照清虚道人的所说,那个最初用瓦罐熬汤的人,应该就是白莲教的家伙。
兄妹两人已经相拥着消失大半,地上的瓦罐碎片也逐渐消失。
唯独最大的一块,竟然在瓦片上渗出了点滴金黄色的肉汤。
看起来竟然还有几分诱人。
可林世成太清楚瓦罐都熬煮过什么了,再加上那液体中还蕴含着一丝丝的诡异能量。
这恐怕才是女娃成为幽魂的源头。
也是白莲教赋予的能力源泉。
一旁的清虚看到这片瓦罐,不由得一挑眉。
“白莲教还有这样的传承秘法,难怪如此难以根除。”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却没有动手的意思,而是看向了林世成。
“白莲教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们的术法还是颇有长处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废物利用一下也不错。”
林世成点点头,难得一个能量化的东西,这可是能带着穿梭的好东西。
他可不会浪费,毕竟历史上很多特殊时期,是真的需要白莲教这种人的。
不过要是太平要术就更好了。
“那就麻烦道长收着吧。”
清虚笑着点点头,“好说。”
“对了林先生,大家感觉好像能出来了,可又无法真的出来,是不是有什么?”
林世成感受了一下手臂上的情况,融合已经完成,提升也结束了。
“如果诸位觉得还差一些的话,很可能手臂上的刻痕已经满足了条件,只不过我现在实力还没有提升到极限。”
“大家不用着急,应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了。”
清虚笑着摆摆手,“大家不着急,都知道跟着林先生,以后出来的机会多的是。”
“不光是能出来,更能去到历史上的其他时期,大家可都是很期待的。”
林世成点点头,“那就好。”
“走吧,这里会有调查局来处理善后的。”
“好!”
清虚收起瓦片,缩回了林世成的手臂上,继续给众人当看向外界的一双眼睛。
而就在林世成离开后不久,调查局的人也到了。
不过只有一名普通的调查员,还是满脸的疲惫之色,甚至身上都有不少的血迹。
……
返回山上,林世成看着众人正兴奋地清点着各种宝物。
看那熟练的手法,老练的模样,就知道这样的事情,这位李老板恐怕做了不止一两次那么简单。
不过他也清楚,这位有着深厚的背景,甚至可能就是官方在民间的代言人。
倒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林大哥,这里的好东西真多啊,李自成当年不会是真的搬空了紫禁城吧?”
没等林世成回答,一旁的顾长安已经摇了摇头。
“他确实是搬空了紫禁城,不过在他之前,紫禁城已经不剩多少东西了。”
夏蝉撇了撇嘴,“那也是对皇家来说的,对咱们这些升斗小民来说,这依旧是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
“就是可惜这些财富并没有用到真正需要它的地方,否则明末的局面也不会糜烂得那么快,那么惨。”
“整个朝廷,用现在的话来说,完全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不,连草台班子都不如,至少草台班子还会尽力的维持,可那个时候的朝堂,已经完全没有指望了。”
虽然已经找到了李自成的宝藏,夏蝉也得到了让他满意,不,远远超出预期的回报。
但对于感慨起来,又有教学欲望的顾长安,她还是报以虔诚小学生的姿态,认真地看了过去。
毕竟这位可是明史专家,万一再有什么宝藏的线索呢?
“顾教授,我听说明末是因为天灾不断,才导致各地起义不断,再加上女真发展壮大,这才丢了天下。”
“至于明朝,不是说各种遗留问题不断叠加产生的吗?”
顾教授微笑着点点头,对于一个年轻小姑娘,能对明末有这样的认知已经不错了。
“你说得不错,明代上百年的积弊确实非常严重,但还远远到不了亡国的程度。”
“而且明朝本来也有数次改变的机会,只不过都可惜的没能完成。”
林世成轻声说道,“老师说的是张居正。”
“嗯,”顾长安点点头,
“真是可惜啊,如果他能再多活些年纪,如果万历能坚持下去,大明必然会中兴,甚至还会延续好久。”
“只可惜他太过专政,甚至偏激,万历要不是他看着长大的,恐怕早就罢了他的官,革了他的职,谁叫他将社会矛盾激化到了那种程度呢。”
“不过那样也许他还能有个善终,政策温和些,说不定也能延续得更久一些。”
顾长安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不过马上就摆了摆手。
“不说他了,明朝的文管系统确实积弊太多,想要改革,没有个强势的帝王还真做不到。”
“可惜了那位正德,用诡道之法夺回了丢失数十年的兵权,可惜刚刚握住兵权,还没等改革吏治,就诡异的落水惊吓而死。”
夏蝉立刻点点头,“正德,我知道,就是建豹房被说是玩物丧志的那位。”
“我当时还琢磨,身为皇帝,养一些大型动物算不上玩物丧志吧?”
顾长安笑着点点头,“是啊,史笔如刀,有时候帝王也跳不过的。”
“文官有时候坏起事来,比昏君可要严重多了,毕竟皇帝只有一朝,可文官系统成型后,可是会遗祸无穷的。”
“就比如东林党,这个间接导致大明灭亡的文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