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开始,温长宁和楚瑜,他们两个人各自抱着什么心思捆绑在一起,已经不能考证了。
总归十岁的楚瑜不是十九岁的顾长晏,而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比如……情商一般是可以随着年纪增长而增长的。
上辈子,顾长晏可以轻易收留温长宁,温长宁也不用像现在一般担心衣食住行。
但话又说回来了,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可能容易令人不设防。
如今,温长宁和楚瑜“搭伙过日子”,可比上辈子最开始和顾长晏生活在一块要来的放松——问就是:大人的世界太复杂。
两个人合作,生活改善问题寇需解决。
秦王府里没有真正的主子,只有看守王府的众多奴仆下属。
温长宁不知道楚瑜他老子什么时候想起来他还有个家在封地,也不知道楚瑜为什么不受宠。
但是,没关系,慢慢来吧。
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至于如何来。
新年新气象。
一个被关押的小孩,加一个隐身的青年,没有钱,某人也不想偷钱,不能利诱,只能用威胁了。
通过威胁的手段,让王府的一些下人为他们所用。
在最开始,两个人就将书信威胁pass掉了——开玩笑,一个大文盲加一个小文盲,能写几个字?
温长宁负责找把柄,楚瑜负责进行“沟通”。
最开始是从送饭的奴仆下手。
慢慢来,耐点心,鱼儿就上钩了。
就温长宁所知道一些人的把柄,无外乎偷情、贪墨、不举……呸,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温长宁晃了晃脑袋,不脑呸了,只是将最后一个把柄脑内删除了。
二人下手,足够谨慎,足够快准狠。
总归,他们的日子好起来了。
渐渐地,温长宁也用些小巧思赚了些小钱,当然了,是托受命于他们的人帮忙的。
因为有个可怜孩子要照看,没钱没背景的,温长宁在赚钱一道上都很小心翼翼,不比自己记不起来的前世——所以,从这点入手寻人,这一世的顾长晏自然铩羽而归。
大字不识几个的温长宁学认字也不比前世方便,抄写医书的工程自然展开不了,如今他会出府去启蒙学堂艰难偷听,回来还要教楚瑜,不长时间在外面逗留。
日子不太经过,楚瑜也从不叫哥变成了一口一个长宁哥哥。
这一日,楚瑜拉住温长宁的袖子,睁着一双大眼睛,仰头看他,“长宁哥哥,我想出府。”
言外之意,可以吗?你可以陪我一起去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知为什么,每次楚瑜想出府都会先征得温长宁同意。
温长宁也不想让一个小孩拘泥于方寸之间,闻言打了个响指,“走吧。”
该说不说,唯一一个亲王的含金量真的很高,皇帝给他这个二儿子的封地在长江下游一带,王府坐落于府城。
这是一座巍峨磅礴的巨城。
城门高三丈有余,青砖城墙向两侧蔓延,一眼望不到边际。
高大的门洞内,马车行人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
城墙上卫兵穿甲而立,城墙下行人们来去匆忙。
刚来到这个时代的头几天,发现没有人看见他,温长宁安静地站在附近看了一下午城内的繁华,耳朵里竟是喧然的声响。
如影随形的孤寂裹挟着这个青年,到最后他接受了什么,转身离开了。
今日,楚瑜出门逛,温长宁像从前一般,在后面不远不近地坠着。
只因楚瑜身旁还跟着一名太监——再怎么说,王府中的人也不可能让楚瑜一个人出门。两个人俱是乔装打扮成平头百姓的样子。
楚瑜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遗弃在那个偏院,在那之前年纪太小,也没有出府逛过。
外面的世界对他很有吸引力。
如今,楚瑜怀里抱着一个颜色鲜艳的滚灯,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眼睛不看路,只偏头看旁边的热闹。
且时不时状似无意回头看温长宁还在不在。
走累了,他们在街边的凉茶铺里歇脚,温长宁坐在不远处的台阶上注意着楚瑜。
楚瑜的正对面窄巷里蜷缩着两个小乞丐,他多看了几眼就移开了视线,活像是没见过所以好奇地多看了几眼似的。
温长宁心平气和的一直盯着楚瑜看,可是楚瑜从始至终无动于衷,后来他注意到自己的长宁哥哥一直看着他,轻微歪了歪头表示困惑。
温长宁轻轻呼了一口气,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碎银子,又指了指旁边卖包子的铺子,然后又指了指乞丐。
意思很明显——买些吃食给乞丐。
楚瑜低头从自己荷包里掏出一块碎银子,对旁边的太监嘀咕了几句,温长宁只见那名太监去买了包子给了那边的两个乞丐。
心里莫名有些不得劲,温长宁强撑着笑对楚瑜点了点头。
然而,这还不算完。
傍晚时分,楚瑜提着给温长宁买的吃食刚从小门进到府里,却不小心被一名丫鬟撞见了,他的脸色当即冷了下来。
当时周围的几个下人都是楚瑜的人,见状三下五除二抓住了那名丫鬟。
丫鬟满眼惊恐,嘴被捂着发不出声。
温长宁对这人有点印象,她是王妃院子里的人。
有点,难办了。
然后温长宁亲耳听到身前的楚瑜最后说出了:
“这人不能留,将她撂进池塘里。”
温长宁瞪大了眼,来不及想太多,手搭上楚瑜的肩膀,待他转回头过来时轻轻摇了摇头。
那一刻,楚瑜敢保证,他清清楚楚在温长宁眼中看出了“不能杀人”的情绪。
他顿了顿,没有忤逆温长宁的意思。
最终,这件事以那个丫鬟交出“把柄”成为他们的人而结束。
晚上,楚瑜轻声问:“长宁哥哥,我那时做错什么了吗?”
温长宁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却哑口无言。
楚瑜年仅十岁,当他轻飘飘说出“杀人”的话时,温长宁像是再一次感受到了——不得不接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残忍事实。
最终,来自异世的青年轻轻地说:“不,是我错了,是我太天真了。”
他总是在思念家乡,可是这里不是他的家乡。
温长宁不想改变谁的观念,明白楚瑜处在这个位置,心软是没有好下场的。
可是,这已经不是心软不心软的问题了……
很久之后,不再“坐看人间”的温长宁会明白的,思想观念不一样,还是跨越光年的不一样,一方不做出改变,怎么可能亲密无间。
这一夜,温长宁去了厢房睡觉。
为了不被人发现,两个人已经在一张床上睡了几个月了——也有年龄差距过大的原因在。
这一夜,楚瑜在床榻上枯坐半夜,最终得出结论:长宁哥哥在生气自己的做法,但自己没有错,是长宁哥哥太心软善良了。
太阳东升,他们仍像往日一般相处。
温长宁知道楚瑜的身份问题,但是秦王不在此,有心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