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鸣索性将静安轻轻揽在怀中,在她耳边小声说道:
“对不起,是鸣儿用词不当,这才使人们,特别是静儿你产生了误会。
这个杨艳天资聪慧,行事果断,可以说是块经商做生意的好材料。鸣儿想着趁此机会,对她打磨历练一番,将来也好派上用场,去矿上主持日常事务。这才有意带她去了各个商号,以便她能尽快了解和熟悉商务的流程和规矩。
可当人们问起时,一时突发奇想,用了‘助理’这个本意是协助我办理商务和生意等外部事务的称谓,没想到竟被误解为是那种贤内助了。这称呼说得直白点,那也是“贤外助”的意思,嘻嘻......”
叶鸣说的虽是事实,至于他自己那些蠢蠢欲动的念头和想法,可是一字未提。他心中暗想,要想将那杨艳收为己有,必须从长计议,慢慢来了。
自己可是答应过静安的,三房妾室均需她点头同意,才可接进门,从静安现在的态度看,这绝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只能寻找机会,先使静安对杨艳生出好感,然后再提其他了。
误会消除,静安郡主再没了怨气和醋意,她紧紧地依在叶鸣的肩上,一副小鸟依人样儿,俩人你侬我侬,久久没有分开。
静安似乎想到了什么,她抬眼望着这个自己全身心喜欢的男人,说道:
“当初因你是叶家唯一健康正常的男儿,肩负着传宗接代,开枝散叶的重任,我们定有一妻三妾的协议,况且你叶鸣是帝都闻名的年轻大富豪,多有几个女人不足为怪。
只是有一条,那就是等我进了你们叶家门,由我这个正妻出面,张罗着为你纳妾,将中意的女子敲锣打鼓,欢欢喜喜接进门才可。
当初提出要你先娶邓丽儿为侧妻,只是为了让明月公主彻底放下你这个意中人,那也是万不得已。
现在要是我们还没有大婚,你就又有了其他女人,那皇家的颜面何在,静儿这正妻除了让世人耻笑外,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听到静安这充满爱意和宽容的言语,叶鸣也是感动万分。
要是在前世,作为人妻,知道自己老公有这种事,不论真假,还不先大闹一番呀。
还有一事,也让叶鸣暗自窃喜,那就是静安并没有提及爷爷的那条补充约定:
“只有静安没有诞出男丁,方可纳妾。”
这或是爷爷没有将此事告诉静安,或是静安知道了,也没有当真。总之,这条约定看来是可算可不算了。
叶鸣赶忙信誓旦旦地说道:
“静儿放心,在我们没有大婚前,鸣儿绝不会亲近任何一个女子。”
静安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只见她轻轻叹息着,对叶鸣沉声说道:
“听爷爷说,圣上要等你收回了赵王的那笔贷款后,才会为我们赐婚。要是你无法收回那五百万,皇上不悦,不为我们赐婚,我们又不能象寻常人家那样,自行成婚,那...那可如何是好。”
“静儿放宽心,我一定会按时将银子从赵王府收回来的。”
“你真的有把握?赵王可是当今圣上的亲二弟,不仅地位尊贵,权势滔天,还是个心机暗沉,极难相处的人。”
叶鸣还是自信地点着头,拍胸保证道:
“我一定会让他还上贷款的。如果他真还不上了,那就拍卖了他的赵王府。静儿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接着,他为了表明自己心志,使静安放心,又借题发挥道:
“真要是到时收不回银子,也卖不了那座王府,那我叶鸣设法筹钱赔给银行就是。
总之,静儿你放心,我们的大婚绝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叶鸣哥,静儿相信你一定有办法,绝不会自己赔那么多银子的。”
静安看到叶鸣如此自信,心里也踏实了许多,她嘴上是这么说,内心却想着:
哼,你这个鬼神之才,无所不能的家伙,做任何生意,别说是赔钱了,就是赚少了都不干,怎么可能代赵王还那五百万巨款?鬼才信!
你必是已有了十足的把握。
皇家银行开办还不满两年,其分行就已遍布大夏各州,分行下设的支行和网点店面,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仅帝都分行下属的支行网点,就有二十多家,在整个帝都,凡商业较为集中的街巷,都有可随时存储提取纸币和现银的店面。
经过近两年的推广流通,皇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在百姓中的可信度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现银已是凤毛麟角。
这不仅促进了市场上各种货物的买卖和流通,刺激和引发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出门购买生活用品,再不用随身携带那沉甸甸的银子了,家有余钱的,可存入银行,还能得些利息。
街面上,出现了与往日不同的景象,原来民众进出最多的是米店、柴店等售卖生活必需品的商号店铺。
而现在,来往人员最多的,则变成了银行的各个支行网点。很多时候,支行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有的取钱,有的存钱,也有些经商做生意的人,前来办理贷款业务或还贷的。
很显然,银行以及所发行的纸币,已被寻常百姓和各个商家所接受。这个出现还不满两年的新行业、新事物,已融入了整个社会机体中,成为大夏王朝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不论是皇家,还是朝臣权贵,就是数百万帝都普通百姓,凡知道这皇家银行是由叶鸣一手建立起来的,无不竖起了大姆指。
可就在皇家银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之际,一个爆炸性消息十分突兀地传了出来。
“赵王从皇家银行贷走了一笔巨额银两,开始说是好几百万,后来越传越多,说是一次性贷走了上千万两。
最为关键的是,这笔贷款马上就要到期了,可赵王准备赖账不还,或已无力偿还。要是这笔钱回不到银行,那皇家银行八成要倒闭关门。”
这一消息开始还只是在富豪、商人之间传播,可没有两天,就传遍了半个帝都。
再过数日,帝都寻常百姓就几乎全都知道了,而且随着往来行人和商客,开始传向了大夏各州。
这一消息彻底炸翻了帝都,搞得人心惶惶。不论是在银行存有上万,甚至是上十万银两的权贵富商,还是存有十两、二十两的一般百姓,纷纷前往银行,想着尽快取出存在里面的血汗钱,而且只提现银,不要纸币。
特别是一般百姓,那可是全家的积蓄,自己的养老保命钱啊。
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挤兑,帝都各个支行网点,门前都聚集着上百前来提取银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