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 第421章 臣黄子澄!请斩李景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1章 臣黄子澄!请斩李景和!

“啊,是李太师来了。”

朱允炆明白黄子澄的意思了,语气换成了轻佻调侃,这一下意思就不一样了。

现在这种轻挑的语气,听着是嘲讽李暄这个阶下囚以前的辉煌。

预想中。

朱允炆觉得李暄应该是诚惶诚恐,一副认罪害怕的反应。

但他万万没想到!

他看见李暄竟然趾高气昂,就那么点点头应了!

“嗯。”

接着便从他的身前,昂首挺胸的走了过去!

这反应,给朱允炆一下整愣住了!

准备好的所有挖苦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他百思不得其解。

这反应对吗?

你可是被锦衣卫押着回来的!

我这皇太孙叫你一声,你竟然还有脸趾高气昂的答应?

黄子澄这时劝朱允炆看开点:“殿下,何必跟一个将死之人生气。”

待他说完。

齐泰跟方孝孺也说道:“将死之人的耀武扬威罢了。”

被三个先生劝了,朱允炆心里的怒火这才消下去不少。

这边。

朱棣和蓝玉跟李暄碰头了,两个人还想跟他通通气儿,对对等会儿的口供。

然而没等来得及。

就听见小太监的高唱:“圣上驾到!”

朱棣蓝玉不敢再跟李暄多说,急忙转身过去:“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奉天殿里,山呼万岁的声音回荡。

李暄喊得最卖力!

他很高兴!

终于!

可以回家了!

喊完万岁,他有点光明正大的,瞄了一眼龙行虎步迈上丹陛的朱元璋的脸色。

阴沉!

愠怒!

跟六月雷阵雨前夕的天空一样。

黑!

李暄立马收回目光,再次低头,但嘴角却比AK都难压。

这是龙颜大怒啊!

回家包稳的!

朱元璋坐下,一副压着怒气的阴沉脸色。

气的连平身都懒得说了,视线锁定在李暄身上,问罪随之而来:

“一个三品的按察使,一个科甲正途的知县,连带一群朝廷委任的现任官,你举手就给杀了。”

“整个陕西官场让你闹的翻了天。”

“好气魄。”

李暄直起腰,你不叫我起来,那我自己起来。

回视朱元璋的目光,说道:“回陛下,非臣滥杀,是他们死有余辜。”

他刚说完这话,就立刻招来了满朝震惊的目光。

李太师,这么硬气!?

朱元璋咬了咬牙关,额头上气的冒出来几条青筋,瞪着李暄咬牙骂:“死有余辜你也得请旨,三品的按察使,一省封疆!”

“谁给你的胆子!敢不请旨就杀了!”

“你当其他人是聋子!是哑巴?”

“你这是谋逆你知不知道!”

朱元璋这话说的很隐晦,所以满朝都没人听明白,他不是生气李暄不请旨就滥杀朝廷大员!

而是生气!

李暄现在这样做,让他没办法面对天下,面对文武百官!

皇帝也不是能任性妄为!

想护着谁就护着谁!

想杀谁就杀谁!

皇帝杀人,保人,也得让人心服!

现在李暄这种行为,让他没办法保!

“皇上!臣大理寺卿,泣血上奏!弹劾太师太傅,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暄!”

朱元璋刚想到李暄的可恶,黄子澄安排的人就已经按耐不住,站了出来。

事到如今。

朱元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实在不行,他决定最后就当一回昏君好了。

不管人心!

硬保!

也要把李暄给保下来!

“说。”

“遵旨!”

黄子澄安排的这人是大理寺卿,专司就是朝廷律法。

他目光如电,得到朱元璋允准开口的旨意后。

立刻看向李暄,一副嫉恶如仇的模样:

“陛下创立《大明律》,乃为国朝之根基,万世之准绳。”

“天下刑名,必经州县、府道、刑部、大理寺,乃至天听,程序井然,方为正义!”

“今李暄,仗其太师太傅之尊,视国家法度为无物,以一己之喜怒,代陛下之刑赏!擅杀三品按察使,如同践踏一省之刑狱!”

“血洗长安县衙,无异于摧毁陛下安抚黎民之手足!此例一开,若各地勋贵、督抚皆效仿之,则我大明天下,是依法而治,还是依权贵之刀剑而治?”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陛下,此风断不可长!臣请以‘故违律法,擅杀大臣’之罪,严惩不贷!”

大理寺卿刚说完。

黄子澄安排的很多人。

六科给事中这些言官立刻哗啦啦站出来很多,把个奉天殿中间那条道,都快挤满了。

“臣附议!”

“臣亦附议!”

“臣附议!”

他们声如洪钟,脸上只有誓要请斩李暄的决绝!

李暄顷刻就成了众矢之的。

朱元璋沉吟,一言不发,又恶狠狠的拿刀子一样的眼神,剜了李暄一眼!

你看看你看看!

你这个畜生!

做的好事!

不等朱元璋在心里接着骂。

刑部、吏部、礼部,三个衙门的堂官儿,也就是各部的尚书也拿着笏板出来了。

还是老一套表现。

请了弹劾的旨意,然后立马恶狠狠瞪着李暄!

毕竟李暄在陕西大开杀戒的行为,实打实是触碰到他们三个人的权柄!

就算没有黄子澄牵线搭桥。

也得狠狠弹劾李暄!

不然礼部哪还有脸面?

吏部哪还有尊严?

刑部!

更不用说,都像李暄这样,想杀谁杀谁,那还要国法干什么!

礼部和吏部的尚书说完后,刑部尚书最后弹劾,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愤怒的颤音儿:

“陛下!臣刑部尚书,冒死进谏!太师李暄,此行何止是滥权,实与谋逆无异!”

“那按察使司与府县衙门,乃陛下之耳目股肱,代天子牧民一方。”

“李暄未经请旨,便敢尽数屠戮,其心目中可还有陛下?可还有朝廷?他这是在用自己的刀,砍断陛下伸向地方的臂膀!”

“臣闻其回乡,扈从如云,仪仗僭越,今又擅杀大员,屠戮县衙衙署,其心叵测!”

刑部尚书这老头大骂特骂,嘴里的吐沫星子都快喷到李暄脸上了。

李暄拿袖子挡了一下。

朱元璋看见他这举动,眼里闪出几分看热闹的意思。

知道满朝的口诛笔伐难以承受了?

正此时,黄子澄作为最后收尾的人,对处于众矢之的的李暄也开炮了:“臣翰林院修撰,东宫伴读!黄子澄!”

“斗胆敢问陛下!”

“他李暄杀的!究竟是朝廷命官,还是不肯依附于他的异己?”

“他此举是要在乡里立威,还是要割据一方?陛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此獠不除,国无宁日!”

“臣!黄子澄!请斩太师太傅!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