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小农女捡个皇子当夫婿 > 第6章 性情古怪的安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沐瑶虽然自诩聪明,但于猜灯谜一道,还真不擅长。沐瑶创造过猜灯谜的最高记录是:五块钱一个的谜题,沐瑶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一千块钱的压岁钱都给葬送了。还好得到了几个丑不拉几的布娃娃,还有几盏小的可怜的灯笼。

想她沐瑶打麻将仅凭着扣停,五百元玩一天还能剩几块钱的高手,这猜灯谜不到一个小时一千元就光光光。这比赌博还厉害啊!让人上瘾不说,人家还是正大光明的买卖,不犯法。

从那以后,沐瑶把猜灯谜列入了和黄赌毒一样的高危职业,再也不敢碰了。

今天沐瑶逛灯会就是陪着弟弟来玩的。沐潇前几日回京的途中可没少念叨猜灯谜的事。小南村以前可没有猜灯谜的啊,弟弟怎么就好上这一道了呢?多亏自己会赚银子,不然怕是回家的路费都得被弟弟搜刮去。沐瑶不认为弟弟比自己聪明,只要不是输的倾家荡产就好,大不了从头再来。怎么着也得让弟弟过一把瘾。

沐潇要知道姐姐有这种想法,怕是不敢出来猜灯谜了。

灯谜摊子有大有小,价位也有高有低。沐瑶他们被人群挤到了一个摊子前,这处灯谜摊位差不多有两间屋子大小。虽然只摆几个小时,但装修的也很上档次。灯谜也是多种多样。

巧的是,沐瑶竟看到了混在暗卫堆里,微服出来的永平帝。

永平帝的武功不能说太高,但要做一个护院的家丁,那是绰绰有余的。这一身侍卫的衣服穿在永平帝的身上,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

就是永平帝这微微凸起的肚子给他的颜值拉低了好几分。

永平帝的旁边紧挨着逍遥王,后面是太子。沐瑶还看到了一个衣着华服,长的跟唐轩有几分相似的少年。这少年看着也就十多岁的样子。

这位难道是太子一母同胞,很少在人前露面的弟弟安王龙梓坤?

沐瑶听苏墨给他科普过的几个危险人物中就有他一个。安王的危险来自于他阴晴不定的性格。

安王的相貌偏向于他的舅父唐司南唐丞相,心眼子也是一嘟噜一嘟噜的。就是这面部表情和太子有的一拼,不爱笑不说,就是话语也少的可怜。给唐皇后愁的啊,自己生的这俩个古板板能不能让她抱上孙子啊?

也不能怪唐皇后有此想法,杰儿即使能力再强,若无后的话那也跟皇位无缘。皇帝可以不做,就怕身处嫡长子的位置,给皇儿带来祸患。

经过永平帝的再三开解,唐皇后才放下了一直提着的心。好在杰儿有了心上人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把人家姑娘追到手。实在不行考虑考虑赐婚,感情慢慢培养就有了。

唐皇后对这个小儿子也是愁的很,这孩子的性格也不知像了谁,有时谦卑恭顺,温文尔雅的,也能多说个几句话。有时就像被点着的炮仗,乒乒乓乓的一顿放。

好在坤儿不是滥杀无辜的性子,就是好捉弄人。不是把这个太监的脸上画一只神龟,就是在那个宫女的手臂上描一个张开的血盆大口。有时心情好也会在自己院子里的石板路上画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说八卦不像八卦,说天井不像天井的。

安王虽然性子阴晴不定,但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打骂宫人。但你若是不小心踩了他画在地上的东西,那一顿板子炒肉是少不了的。就是其它的皇子触碰到了他的禁忌,他也不会手下留情。弄的没有一个皇子愿意跟他在一起玩耍。他的院子除了伺候他的宫人,就是他的父皇和母后都很少踏足。

西陵的皇子由于开府出去的早,所以十岁之前都是在母妃宫殿的最偏僻一处院落的,取名清心院。而公主的则是栖梧居。

龙梓坤小时候各科的成绩都很好,但他最喜欢的是星象占卜等书籍。

龙梓坤三岁时起就开始摆弄罗盘、龟甲、蓍草等物。六岁时主动跟父皇请旨,请求搬出宫去,住在钦天监。

永平帝拗不过他,最后把离司天台最近的一处小偏殿赐给了安王。从此安王除了上课以及给父皇母后和皇祖母请安时,才会踏出这座宫殿。其余时间都窝在里面。

安王十岁后,也被皇上赐了一座府邸。只是安王很少住在自己的府里。府里的一应事物都由管家处理,好在这个管家是个忠心的。

皇子十岁后只要在京且无疾病的必须上朝,即使不负责什么事物,也得对家国大事有个了解。只有安王是个特例,就好像国家的兴衰与他无关似的。他的眼里心里就只有占卜和卦术。

安王也从不参加宫宴,只有年节才会在母后宫里用膳。

与安王走的近的只有钦天监的监正李晨李大人。

安王龙梓坤有时就像李监正的影子似的,李晨是无事不用上朝,只守好他的司天台就可以了。而他一上朝就是有事,而他每次上朝身后总会跟着一人,那就是安王龙梓坤。

不但文武百官不愿意见到安王爷,就是永平帝也不希望在朝堂上见到自己的这个儿子。

永平帝有时都在想,是不是这个孩子被阎王判错了,才投生在了他们龙家。他应该是姓李的,咋觉得自己这个三皇子对李晨比对自己还要好呢。

今天安王进宫给父皇和母后请完安后,主动要求跟他们一起去逛灯会。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永平帝非常高兴,乔装打扮了一番就混出了宫。哪知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竟然碰到了沐瑶那丫头。

永平帝本来因为龙浅画的事又伤心又愤怒,午膳都没用。现在听皇弟说沐瑶能根治凌儿的病,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再加上今天沐瑶在宫内的表现,认定这是个有勇有谋的小丫头。

虽然吧,这个臭丫头敢说诛他家九族的话,属于大逆不道,但人家说的还有理有据的。说自己办事不严谨,不教她礼仪。这可是冤枉了他。自己还不是怕她不喜这些个繁文缛节的,怕她会拘束,才没让教习嬷嬷去嘛。自己还闹了一身的不是了。得惩罚一下她这胆大包天的性子。

永平帝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皇弟说沐丫头烤的肉好吃,她家娘的果酒也比宫里的好喝,朕得尝尝,帮她把把关。再带回宫里一坛子,得好好琢磨琢磨。永平帝一想到能占到沐瑶的便宜,心里就舒服多了。白天堵在胸口的闷气都消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