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何子云在赵立父子陪同下来到了齐王府。当秦淮见到何子云的瞬间,如遭雷击一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毫无血色,泪水喷涌而出,顺着她那苍白如纸的脸颊滑落。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难以置信,眼前之人竟然与她那已逝的亡夫赵成长得如此相像。她惊愕不已,呆立当场。赵成,那个曾给予她无尽温暖与关爱的人,多次挽救她性命的人。那个于这世上对她们母子最为良善之人,现今却已离她而去。而眼前的何子云,却使她情不自禁地忆起赵成,忆起他们往昔共度的那些美好岁月。
而站在她面前的何子云,看到秦淮如此反应,心中不禁一紧。他连忙轻声安慰道:“秦娘子,莫要伤心,有什么事情可以慢慢说。”他的声音温柔而低沉,那神情和语气竟与秦淮已逝的丈夫赵成有几分相似。
在何子云的沉稳低语安抚下,秦淮原本躁动的情绪逐渐平复了下来。她像一个受伤的孩童,牢牢地握住何子云的手,感受着他的沉稳和宽慰。
何子云的存在对秦淮来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她带来了希望和勇气。在这一刻,他成为了秦淮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
秦淮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她哽咽着向何子云诉说着自从赵成去世后所发生的一切。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痛苦的回忆,都被她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
然而,就在秦淮哭诉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通报:“齐亲王驾到!”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房间里炸响。秦淮听到通报,身体猛地一颤,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她手忙脚乱地整理好自己的衣衫,用手绢擦拭着脸上的泪痕,然后慌乱地向门口行去,口中说道:“王爷。”
与此同时,何子云、赵立和赵健也纷纷起身,跟着秦淮一起向门口行礼。齐亲王迈步走进房间,他的目光如炬,在众人身上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何子云的身上。
赵立见状,心中一紧,他正准备开口向齐亲王解释何子云的身份和来意。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只见齐亲王看着何子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何先生,别来无恙啊?”何子云见到齐亲王,他微笑着回应道:“王爷,我们又见面了。”
赵立、赵健以及秦淮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完全没有想到眼前的情景。他们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齐声问道:“王爷,您和这位夏国的何先生竟然相识?”
齐亲王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肯定。他的声音温和而从容,仿佛在讲述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故事:“不错,我与何先生相识已有十多年之久。那时,何先生也是作为夏国的使者前来我国访问,而那次也恰巧是我负责接待的任务。就在那一次的接触中,我深深地被何先生的渊博知识和卓越智慧所折服。”
齐亲王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众人的耳畔,让人感到无比舒畅。他继续说道:“自那以后,尽管何先生返回了夏国,但我们之间的联系并未中断。我们时常通过书信往来,交流彼此的见解和心得。”
众人听闻齐亲王的这番话,如梦初醒,对何子云的敬意油然而生。他们原本对这位来自夏国的客人充满了好奇和疑惑,而现在,所有的谜团都在齐亲王的讲述中得到了解答。
何子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缓开口说道:“赵大人和赵护卫,还有秦娘子,实不相瞒,这次我原本并未打算与太子一同前往贵国周国进行访问。然而,就在临行前,我突然收到了王爷的一封密信。王爷在信中告诉我,周朝有几家着名的书院,听闻我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希望我能前去指导一番。”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除此之外,王爷还在信中特别提到了秦娘子您。他说您的丈夫不幸离世,而您与他感情深厚,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更令人痛心的是,您的丈夫竟然是被朱凤派来的黑衣人残忍杀害。王爷深知您的痛苦,所以特意嘱托我前来安慰您。”
说到这里,何子云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王爷在信中提到,我与您已逝的丈夫容貌颇为相似。他认为,或许我的出现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慰藉,帮助您渐渐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而且,我也了解到您前段时间身患重病,身体十分虚弱。因此,王爷希望我能来到周国安慰您,让您心情舒畅些,这样也有助于您的身体恢复。”
众人听了何子云这番话,皆是一脸惊愕。秦淮更是又惊又喜,没想到王爷如此用心,竟为她考虑到这般地步。赵立父子对望一眼,心中对齐亲王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齐亲王微微一笑,说道:“秦娘子遭遇丧夫之痛,本王实在不忍,本王想着何先生与你亡夫赵成有几分相似,由他来宽慰秦娘子,想必能让秦娘子心里好受些。”秦淮忙不迭感激说道:“王爷大恩,秦淮没齿难忘。”此时,赵健突然想到一事,开口道:“那何先生您前段时间不是说留在我们周国书院工作,怎么又决定和夏国太子一起回国呢?”
何子云面色凝重地解释道:“原本我是计划留下的,然而我在夏国的东林书院已工作二十余载,实在难以割舍。况且我在周国的这段时间,也已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书院的学子们。”齐亲王微微颔首,沉声道:“何先生胸怀天下,心系两国,实乃旷世奇才。”
何子云面带微笑,对着齐亲王拱手施礼道:“王爷,此次我不负所托,成功将留在夏国的人犯朱凤带回贵国投案自首。这朱凤实在是罪大恶极,心狠手辣,不仅残害世子,还残害忠良,结党营私,私藏龙袍,科举舞弊等等,他所犯下的罪孽简直罄竹难书!”
赵健闻言,满脸惊愕地说道:“王爷,这何先生竟然还会武功?”
齐亲王微微一笑,解释道:“正是如此。上次朱凤的残余势力竟然使用火药,从武功高强的庄远师徒手中成功救下了朱凤。我担心此次朱凤还会故技重施,逃脱法网,因此特请何先生与使团一同护送朱凤。这何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武艺更是高强,绝对不在你们父子之下。”
众人闻听此言,恍然大悟,对齐亲王的周全安排和何子云的义举纷纷表示钦佩。秦淮更是对齐亲王投去感激的目光,心中暗自赞叹他考虑得如此周详。
齐亲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何先生此举,实乃大功一件。朱凤恶贯满盈,如今能将他带回,也算是给我儿怀顺世子和赵成那些受害者一个交代。”赵立父子闻得齐亲王所言,谈及朱凤。握紧拳头,眼中满是对朱凤的仇恨,他们对朱凤早已恨之入骨。秦淮也咬牙切齿。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王爷,夏国太子求见。”齐亲王微微皱眉,随即说道:“有请。”不一会儿,夏国太子走了进来,看到何子云,笑道:“何先生,你可真是守时。”何子云微微欠身:“太子殿下,我已完成王爷嘱托。”夏国太子对齐亲王拱手道:“王爷,此次我带来了夏国的一些特产,还望王爷笑纳。”齐亲王客气回应。随后,众人又聊了一阵,气氛融洽。夏国太子提出告辞,何子云也跟着起身。秦淮满含感激地看着何子云:“何先生,大恩不言谢。”何子云微笑着点点头,跟着太子离开了齐王府。
几日后太子顾轩与何子云率领夏国使团,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路途。赵立父子肩负起送别使团的重任,他们站在城门口,目送着使团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完成任务后,赵立父子匆匆赶回齐王府,向齐亲王复命。齐亲王端坐于书房之中,听闻赵立父子的禀报后,微微颔首,表示知晓。
随后,齐亲王迈步走进秦淮和小梅居住的院落。一进入院子,他就看到秦淮和小梅正忙碌地照顾着希儿和望儿这对可爱的双胞胎。
一岁多的希儿和望儿看到父亲的到来,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欢快地向他扑来。齐亲王满心欢喜地张开双臂,一把将两个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感受着他们柔软的身体和天真无邪的笑声。
这时,秦淮缓缓走到齐亲王面前,她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秦淮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眶微微发红,显然是刚刚哭过。她的声音轻柔而略带沙哑地对齐亲王说道:“王爷,您整日忙于政务,实在是辛苦了。来,喝口茶解解乏吧。”
齐亲王听到秦淮的声音,急忙转过头来,目光落在她那略显憔悴的面容上。他心中不由得一紧,一阵疼惜涌上心头。他连忙放下怀中的希儿和望儿,快步走到秦淮身边,温柔地接过她手中的茶杯。
齐亲王轻抿一口茶水,那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淡淡的清香和甘甜。他将茶杯轻轻放回桌上,伸手将秦淮拉到身边,柔声安慰道:“淮儿,莫要再过于伤心了。日子还长,赵成泉下有知,若知晓你还在为他的离去如此悲痛,他定然也无法安心。他更不愿见你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秦淮听着齐亲王的话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轻轻地点了点头,道:“王爷放心,我会慢慢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