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候春归 > 第148章 那本王何时得偿所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章 那本王何时得偿所愿?

方才她还和崔长佑说,让他不要砸别人的场子,现在她自己先上了。

解签僧人嘴角直抽,有些恼怒。

但又知晓来眼前这人是谁,不敢怒也不敢恼,最后只道:“王姬,求签要心诚,心不诚,求的便不真。”

“那就当我没求,此签不为真。”崔姒不认为自己会无所得,不信这签。

“信与不信,全在王姬心中。”

这话说得,崔好也不高兴了:“你这僧人,我阿姐都说了不信了,还说这话,你改变不了,我不信还不行了,行了,我也不要你的签了。”

崔好说罢这话,便将签放下,然后拉着崔姒就走,一边走还一边道:

“阿姐,别听他的,神叨叨的,说得比唱得好听,但也没见他们做什么事。”

崔姒笑了笑,没有说话。

而此时,远在云上城的燕行川,在府衙门口便被一老道士拦住,说要给他算卦。

这老道士在门口堵了好几天了,摆了一张案几给人卜卦算命,据说还挺灵验的。

“我观郎君天庭饱满,五官堂正,是有龙腾虎跃之姿,更有紫气东来,滔滔不绝,直冲云霄。”

这才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听了的人都想赏他一个白眼。

燕行川在云上城已经有一些日子了,便是城中之人没有亲眼见过,也知晓这位便是北燕之主,云上城的主君。

燕行川都懒得听,刚想走,又听那老道士道:“只是郎君紫气之中似带着一缕黑气,虽不多,但聚而不散,也是麻烦,恐怕郎君命中该有一劫。”

老道士话一出,燕云卫怒目而视。

燕行川倒是顿了顿,停下脚步,坐下来问他:“那你替我算一卦。”

此话一出,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老道士顿时就不困了:“您要算什么?”

是要算什么时候登基?

还是算劫难应在什么时候?

“姻缘。”

老道士闻言又是一懵,这位主儿不算天下大势,不算生死攸关,竟然让他算姻缘?

不过他想了想,可能是燕行川随口一说的,根本就不信他。

眼下好不容易蹲到人,总要拿点真本事出来。

“那就算姻缘。”老道士伸手摸了摸胡须,“请郎君写个字。”

燕行川想了想,便拿起案几上的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姻’字。

几笔落成,老道士便叹了一口气。

燕行川皱眉:“这字不妥?”

“姻缘之姻,女因也,郎君所求之姻缘,成与不成,皆在于此。”

在于女因也。

他们之间,一无立场不同,二无长辈阻扰,三无生死相隔,可成与不成,皆在于女方。

燕行川脸色微变,倒是看了那老道士一眼。

老道士用铜钱为他起卦,许久之后,便道:“论理,郎君之所求,该是行到深处已无路,只是郎君有大功德,或许会有峰回路转。”

峰回路转。

燕行川抬眼,看向老道士的目光有些冷冽:“你该不会是骗本王的?你应该知晓,本王也不是什么善人。”

“岂敢岂敢,确有峰回路转之势。”

燕行川又问他:“那本王何时得偿所愿?”

老道士一时间又答不上来了:“这个吗,这个就难说了……”

想到这里,老道士又敲了敲桌面:“皆在于此。”

他所敲的地方,正是燕行川写字的那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姻’字。

女因也。

燕行川目光晦涩。

老道士笑了笑:“郎君帐下,可缺个算命的,老道云州灵虚观道士,前来自荐也。”

燕行川问他:“可会逆天改命?”

老道士脸上的表情僵住,良久之后,叹气:“世间之事,生死或许可改,吾愿舍身,敢为日月换青天,可人心却难改。”

“若有峰回路转,已是上天给予,求得偿所愿,该是自己去求,天不予之。”

燕行川沉默了许久,然后起身:“你留下。”

老道士闻言一喜:“谢主上。”

见燕行川已经转身往里面走去,老道士赶紧收摊,将东西一收,然后跟上去。

......

崔姒与崔好出了大殿,便有护卫僧人将她引去崔夫人那里。

崔氏族人祈福完了,之后万华寺还会为崔氏族人举行一场祈福,一会儿崔氏族人想去也可以去大殿观看。

崔夫人已经到了寺中客院,正在分配今日居住的住处。

见崔姒来了,便和崔姒说:“你来了正好,今日,便与我住在一处吧。”

崔姒挑眉,看向崔夫人。

崔夫人道:“寺中给香客所备的斋院不多,唯有八处,族中子弟分了四处,八爷也与他们住在一起,余下四处女眷居住,有些安排不过来。”

“两处安排族中宗妇、女郎居住,四娘、五娘、七娘、八娘、九娘几位住一处,余下只有此处了。”

崔姒笑了笑:“好啊,那我便打扰夫人了。”

她倒是想看看崔夫人究竟想搞什么名堂。

想到此次也跟着崔氏一族上山祈福的谢瑬,崔姒目光一闪,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客气,与我住在一处,是委屈六娘了,好歹也是王姬,却要与我挤在一起,不如六娘住正房,我住东厢?”

“不了,夫人是长辈,还是夫人住正房,夫人,若是无事,我先回去歇着了。”

“好,我让人领你去。”

崔夫人让秋芳姑姑亲自将崔姒带到了东厢,等到了,秋芳姑姑行了个礼,然后道:“便是此处了,六娘子,奴婢便告辞了,夫人身边离不得奴婢。”

崔姒点头:“去吧。”

待人走了,胭脂往外看了看,然后便将东厢的大门关上。

阳光被挡在了门外,只余下透过窗纸的淡淡白光。

胭脂仔细检查东厢各处,松绿则是仔细闻了闻放在屋中的茶具,还用银针测了测。

崔姒走到了东厢房左边这间屋子,坐在临窗榻上,静静地看着庭院中一棵常青松。

没一会儿,有护卫将会崔姒的箱笼送到了东厢。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充作护卫打扮的燕南乡等人。

崔姒道:“你们在屋中检查一二,看看有什么问题,入夜之后,安排人在院中候着,不要被人看见了。”

“夜里听候我的命令,就以猫叫声为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