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甜儿道,“义州军是征西大将军麾下,我爹曾经在那里服役,能拥有义州令的,必然是曾在军中立下战功的,我看那位大叔也是军士,就想起我爹来了。”

苏云道,“原来如此。”

怪不得瞧着这人虽说是腿脚不便,但身形依然灵敏。若是腿脚没受伤,也是一个极其厉害的。

“那能拥有这个令牌的人也不是简单的兵士?又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苏云有些不解。

对天启的军事制度,苏云不是很了解。

说起这个,宋甜儿有些义愤填膺。

“朝廷无能,上峰根本不体恤下属,也有好多冒领军功的人存在。”

宋甜儿眼含愤愤,他爹当初也是被人冒领军功,一怒之下才投奔地方军,也是运气好才遇到了秦大人。

秦大人是个好官,对他爹也是委以重任,只是后来阿娘身体不好,想着落叶归根,这才辞别秦大人到了朔方府。却没想到,来了朔方也是一个鬼样子,果然整个天启烂透了,好官就没有几个。

看她的神情,苏云也便猜出了大概。

“这人也是军中退伍,那他怎么能生活的如此潦倒?退伍之人应有优待,朝廷不是都要发俸银的吗?”苏云试探着问。

在自己的印象里,现在社会,对退役军人的优待是很大的。印象中,即使宋朝也对退伍军人有所优待,包括经济方面会免赋税,甚至是分配房屋都是有的。

宋甜儿点头,“按照天启律例,但凡士兵有伤残,不能从事劳动者,在退伍之后都会给予一定的俸禄,数额为军中相应俸禄的一半,并授予田产屋舍。像大叔这种立了军功且伤残的,一般都会有一次性的补偿银子,并且每月都有廪米人二斗。”

“这个政策还可以。”苏云评价。

不过政策之所以是政策,只不过是写在书简上,能不能实行还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宋父,也是有一定的军功,可宋家父女在朔方府过得也并不好。

否则,宋甜儿不会没有吃饱过。

宋天儿撇撇嘴,不再想议论这个问题,她觉得十分没有意义。

“东家,我想着能不能把这块令牌再还给他?”

“你看着办。”这块令牌就算是有重要意义,可是在苏云手里也不过是一块废铁。

她现在不缺铁锭,缺人。

“那你下次去的时候,能不能把他这个人给带回来?告诉他若是愿意在我手下干,我便管他吃喝,并且有工钱。”苏云道。

宋甜儿眼睛一亮,“真的,那我下次去的时候跟大叔说一声。”

宋甜儿觉得那大叔一定会同意东家的要求,毕竟他看起来过的也并不好。

不知为何,看到如此像阿爹的人,她就想伸出援手。仿佛这样就可以圆了当初的遗憾。

苏云不再说什么,虽然觉得只有瘸腿大叔一个还有些少,但聊胜于无,慢慢的不就多了?

若崔刚实在找不到残障军士,她便去求助谢三郎,他一定会有办法。

因为有这个插曲,苏云也没有去县衙,看时候差不多,便赶紧驾着车回来了。

回到家,看到陈家两兄弟竟然也在院子里。

“哎呦,是长平和长安来了!”苏云很喜欢这两个小伙子,能干不说,头脑还灵活。

“亲家婶子,我们给您送绿果来了。”陈长平说道。

“阿娘,这是长平和长安拿来的。听说咱们只要里面的种子,便挖了出来,你瞧,足足有这样一大麻袋呢!”林巧英赞叹。

“这么多?真是辛苦你们了。”苏云感谢道。

想这两个小子还真是有些生意头脑,这事儿做的挺窝心!

她怎么就没想到这种办法呢?

“这样吧,一斤按照五十个大钱来算,你们觉得怎么样?”苏云道。

人家已经给做好了前期工作,按五十文来算,真的不算多。

陈长平和陈长安张大了嘴巴,惊讶的不知如何是好。

特别是陈长平,双手不安地搓在一起。

“怎么?难道觉得少了?”苏云笑道,“觉得少了,那就六十文!你们要割开取籽也不容易。”

陈长安连忙摆手,“不是这个意思,亲家婶子给五十文就行!我哥这是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

这绿果种子只是被取了出来,还没有晒得很干,为了赶紧交货才送过来,若是下次,一定要晒干了才好,否则有些占人便宜。

苏云却不这样觉得,这绿果虽然漫山遍野,但收集跟割开取籽都需要人力,也是要慢工出细活的。

只是,这时候的人普遍觉得人工不值钱,东西才能这么便宜。

“我们自己走回去就成!走小路,一个时辰就到家了。”陈家两兄弟在林家吃了晚饭,拒绝林家要送他们的好意。

陈兰花叮抱着娃儿跟着出去送送,不由叮嘱他们。

“长平,长安,你们两个年纪也不小了,若是有合适的姑娘,让阿娘给你们找媒人去提。”

两个小伙子挠挠头,陈长安笑呵呵。

“行了,阿姐,你就别操这个心了!如果是有合适的,一定会跟阿娘说,再说也得阿兄先娶媳妇。”

陈长平一张脸瞬间红了,幸亏他皮肤本来就黑,看不出窘迫。

陈兰花笑了,再次叮嘱他们路上小心,便目送他们离开了。

两人身上揣着一大串铜钱,路上哪敢耽搁,恨不得脚下生风赶回家。

陈家老两口看着这一大堆铜板,赶紧把门关上!

心突突的跳,陈老娘将钱小心地数了两遍。尴尬道,“太多了,我没数清楚,老头子你数数。”

陈老爹嫌弃地坐下,同样仔仔细细数了两遍,颤抖着声音道。

“一共六百五十个大钱!”

陈老娘,“天啊!咋这么多!”

“阿娘,还有本钱呢!”陈长安插嘴。

“一文钱一斤收的,利也不少了。”陈老爹抽了一口旱烟袋,有些感慨。

想他们一家人,辛辛苦苦地里刨食,一年到头能攒下二两银子就不错了!这几天就赚了半两多银子,那山上的绿果还多着呢!

家里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照这个速度收下去,估计等到绿果没有了,得赚上好几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