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三郎不再谈及此事,对于老皇帝的意思他也有些看不懂。
上辈子,他只知道老皇帝临终之前拟定圣旨藏于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但至于圣旨的内容究竟如何,却无人追查。
后来,二皇子最先杀入东宫,将太子斩杀之后便顺理成章地登基。
三皇子在回宫途中遭遇不测也英年早逝,这般天下便易主了。
二皇子也算是得了天助,也不知道这辈子,他还不还能不能有如此好的运道?
不管如何,谢三郎都准备争一争。
“你开设盐场的事情,我已经同白大人说明了,若是遇到什么事可去跟他商议。”谢三郎交代。
“好。”苏云也觉得这样再好不过。“我会帮你照顾老夫人他们,你家房子也快盖好了,不等房子盖好了之后再走吗?”
谢三郎笑了笑,看房子一天一天落成,他确实是有了一丝家的感觉,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时不我待,家里的一切就拜托苏娘子了。”
“你要去岭南,那我给你准备一些药材。”苏云说道,“那边天气潮热,山林又多瘴气,蚊虫蛇蚁更是数不胜数,若是一不小心中了登革热,那我们又少了一位少年英才。”
这看似玩笑的话却让谢三郎心中的惊讶更甚。
“苏娘子懂得真多,连岭南是什么样子都知道。”
谢三郎自问学识不错,关于岭南的一切都是从书里看来的,他还没有去过岭南呢。
“前些年,村里有从岭南过来的老人讲给我听的。若是有机会我也想去那里看看。据说东南沿海还有外邦人,他们长得金发碧眼,说着不同的语言,看起来甚是有趣。而且,他们手里还有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包括我们没有见过的农作物。对了,若是你有机会去广府,能不能帮我找几样东西?”
苏云一直惦记着番薯跟土豆、玉米。
“好!”谢三郎觉得就算是不去广府,也得去一趟了。
“那我将它们画下来,到时候你拿着去认一认。我也是听人说的,不一定画的准确。”苏云高兴地说道。
“对了,你这次去要带着苍术?那一队人马是不是也要跟着去?”苏云问。
谢三郎知道她说的是武亮等人。
“不,我和苍术一起去过去,武亮等人盘踞在老鸦山。”
谢大郎说着将手里的玉佩递给他。
“这个苏娘子收着,如果有什么事情,凭此玉佩便可以找到老鸦山的人帮忙。”
谢三郎道,“他们没法离开老鸦山,因为那里有硝石矿。”
“什么?那里竟然有硝石矿?”苏云惊讶。
这都是什么运气!
这周围的山上不是燃石矿,就是盐石矿、还有硝石矿……
她应该再去山上找找有没有硫磺石,这样制作火药的三大原材料就凑齐了。
看她这样,谢三郎也想到了这一点。
“总之,苏娘子如果想要硝石,直接去老鸦山找武亮就可以。”
“如果三皇子没有登上皇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苏云突然问。
谢三郎想了想,没人比他更知道后果。
“无非是二皇子登基,穷兵黩武之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天下生灵涂炭,胡人会入关,整个朔方会沦为人间地狱。”
苏云没有怀疑他的话,谢三郎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悠远,似乎带着某种悲天悯人的情绪,让苏云莫名震动跟信任。
“那你去岭南有没有危险?”
“危险自然是有的,这次是为了联络各大岭南部族,让他们一起拥护三皇子。”谢三郎说道。
这岭南部落很多,各有各的打算。
最近也不少二皇子的势力渗透,会从中多加阻挠,而且岭南民风彪悍,除了各大世家之外还有很多山民。
山民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他们世代久居在岭南,已经形成了各自庞大的势力。就算是各大士族,也都对他们心有余悸。
不论是老皇帝,还是上辈子的最终赢家二皇子,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收服南方土族,也就是山民。
如果能统一南方势力,三皇子便能有更大的把握。
“你有信心对付他们?”苏云上下打量着谢三郎。
他有些功夫,但要对付南方土族,苏云还是有些不看好。即使有苍术也白搭,双拳难敌四掌。
谢三郎被苏云这么看着,心里也有些不确定了。
苏云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你不会想着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他们吧?”
别说,他还真有这个想法,难道有什么不可以吗?
晏子使楚,张仪连横,无一不是以三寸不烂之舌改变天下局势。
若说对付南方的文坛,他有些信心,他的外祖乃琅琊王家,在文坛颇有地位。
“对上山民,苏娘子你有什么想法?”谢三郎觉得自己要不耻下问,他突然有些不自信了。
苏云“啧啧”两声。
“你那三寸不烂不烂之舌说出的话,别人能听懂才是正理,那些岭南山民居住在荒山之中,以蛇虫为伴,藤蔓为衣,兽血为饮,谢公子当真觉着自己的一番说辞,能够让他们幡然醒悟,进而放下兵刃,与你歃血为盟?”
谢三郎有些语塞,他确实是这么觉得的。
想着到了岭南,可以去找一些懂得当地语言的向导带着他进山游说。
被苏云这么一说,他突然觉得可能行不通。
若是那些山民这么容易被说动,也不会藏在深山里数百年不出。
“恳请苏娘子指点迷津。”谢三郎真心求教。
苏云道,“不知阁下是否听说过一句名言,叫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取胜。”
谢三郎迟疑,完全不知这句是谁说的。
其实苏云更想说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但估计谢三郎根本不知道枪杆子是什么,又怕自己说的太多,露了马脚。
“当然,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民智未开,他们遵从的是丛林法则,若想收服他们,就一定要比他们更强。”苏云解释道。
谢三郎认真思索了一番,“苏娘子说的对,是我考虑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