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八零:带着空间当团宠 > 第244章 寻找遗失的节日记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4章 寻找遗失的节日记忆

旅游项目开业典礼的喧嚣与热闹仿佛还在昨日,庆功宴上的每一张笑脸,每一次举杯,都深深烙印在云岁晚的脑海中。

吴金发及其背后势力的阴谋被彻底粉碎,项目在一片赞誉声中盛大启航,这无疑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份巨大的成功,如同在云岁晚心中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暖流,让她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憧憬。

然而,云岁晚不是一个会沉溺于过往荣耀的人。

短暂的休憩之后,她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在一次整理从空间农场带出来的,用于装点度假村办公室的几盆珍稀兰草时,她无意间瞥见了书架上一本蒙尘的县志。

随手翻阅,一段关于当地某个几近失传的“百草节”的零星记载,悄然拨动了她的心弦。

那是一个充满草药芬芳、祈求安康、邻里互助的古老节日,却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被人遗忘,只剩下老一辈口中模糊的传说。

云岁晚的心头蓦地一热,一个大胆的念头油然而生——复兴这个节日!

这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更是对这片土地深厚底蕴的挖掘,或许还能为刚刚起步的旅游项目增添一抹独特的文化亮色。

夜阑人静,云岁晚将这个想法细细说给了秦斯礼听。

窗外月色如水,映照着她晶亮的眼眸,里面闪烁着名为“热爱”与“挑战”的光芒。

秦斯礼放下手中的军事图册,深邃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欣赏与支持。

他了解云岁晚,一旦她认定了某件事,便会全力以赴,而且,她总能创造奇迹。

“百草节?听起来很有意思。”他沉稳的嗓音带着一丝探寻,“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

云岁晚摇摇头,有些遗憾:“县志上记载太少了,语焉不详。我想,第一步就是把这些散落的记忆碎片重新拼凑起来,搞清楚这个节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斯礼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我陪你。明天我们就开始行动,先从官方渠道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线索。”

翌日清晨,阳光正好。

云岁晚和秦斯礼驱车前往县文化部门,希望能为复兴“百草节”的计划寻求官方的支持与指导。

接待他们的是赵文化官员,一位年约五十,戴着黑框眼镜,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真诚的中年男子。

听完云岁晚的来意和初步设想,赵官员的“云同志,秦同志,你们的想法非常好啊!”他扶了扶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实不相瞒,我们文化部门也一直有心整理和恢复一些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奈何……唉,人手和经费都捉襟见肘。”

他面露难色地摊开手:“你们也知道,现在大家的心思都在经济建设上,文化这块儿,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对于‘百草节’,我有些印象,但具体的资料,恐怕部门里也找不出太多。不过,我绝对支持你们!需要我们这边出具什么证明文件,或者协调一些场地,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一定尽力。”

赵官员的坦诚让云岁晚和秦斯礼心中了然。

官方支持的态度是好的,但实质性的帮助,尤其是资料方面的,恐怕指望不上太多。

“不过,”赵官员沉吟片刻,像是想起了什么,“我倒是可以给你们推荐一个人。县里有位李民俗专家,叫李春山,老人家今年快八十了,年轻时走南闯北,对咱们这儿的旧俗知道不少。或许,他能给你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从文化部门出来,云岁晚和秦斯礼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定。

虽然第一步不算完全顺利,但也并非毫无收获。

至少,他们得到了一个明确的指引。

按照赵官员提供的地址,两人驱车来到城南一处略显老旧的巷弄。

李民俗专家的家是一座带着小小院落的平房,院子里种满了花草,几只母鸡正在悠闲地踱步。

李春山老人正搬了张竹椅,坐在院中洒满阳光的角落里打盹,身上盖着薄薄的毛毯。

听到叩门声,老人缓缓睁开眼,浑浊但依旧有神的目光望向来人。

“李老先生您好,我们是赵文化官员介绍来的,想向您请教一些关于本地‘百草节’的事情。”云岁晚放轻了声音,态度恭谨。

听到“百草节”三个字,李春山老人的身体微微一震,原本有些迷糊的眼神骤然亮了起来,仿佛尘封的记忆被瞬间激活。

“百草节……百草节啊……”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多年没人提起这个节日喽!”

老人显得有些激动,努力地想从竹椅上撑起身子。

秦斯礼眼疾手快,上前一步轻轻扶住了他。

“孩子,快进屋坐,进屋坐。”老人热情地招呼着。

进到屋内,简朴的陈设却收拾得井井有条。

云岁晚再次说明了来意,希望能从老人口中了解更多关于“百草节”的习俗和传说。

李春山老人深深叹了口气,脸上交织着兴奋与遗憾:“你们能想到复兴这个节日,我……我打心眼儿里高兴啊!那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就这么断了根啊。”

他顿了顿,眼神黯淡了几分:“只是……只是我年纪大了,记性不行喽。很多事情,都像隔着一层雾,模模糊糊的,想抓也抓不住。”

云岁晚和秦斯礼的心微微一沉,但依旧耐心地等待着。

老人努力地回忆着,时而蹙眉,时而“我记得……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去山上采药草,挂在门楣上,说是能驱邪避瘟……还有,要煮百草汤,大人孩子都喝一点,祈求一年无病无灾……”他的声音断断续续,像是从遥远的岁月中艰难跋涉而来,“还有……还有孩子们会戴上用各种香草编成的小囊,里面装着艾草、菖蒲什么的……对了,好像还有祭祀药王的仪式……具体的……具体的真的记不清了……”

尽管信息零碎,但这些细节已经让云岁晚感到一丝兴奋。

这至少证明,“百草节”确实存在过,并且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

“李老,您别急,慢慢想。”云岁晚温言安慰,“您能想起这些,已经非常宝贵了。”

李春山老人有些歉意地摆摆手:“我没用啊,帮不上你们太多。不过,你们等等,我给你们找几个人问问,有些老伙计,或许比我记性好点。”说着,他便颤巍巍地起身,要去翻找通讯录。

秦斯礼连忙阻止:“李老,不急于一时,您先歇着。我们改日再来拜访。您能给我们指个方向,我们就很感激了。”

告别了李春山老人,走在洒满夕阳余晖的巷弄里,云岁晚心中五味杂陈。

老人的激动让她感受到了传承的重量,而那模糊的记忆又让她深感时间的无情与任务的艰巨。

“看来,这条路比想象中要难走一些。”云岁晚轻叹。

秦斯礼握了握她的手,给予无声的安慰与力量:“有困难才更有挑战性,不是吗?别忘了,你还有我,还有……”他顿了顿,”

云岁晚先是一怔,随即脑中灵光一闪!

对啊!她的空间!

她的空间里,除了灵泉、良田、珍稀动植物,还有一间专门存放她从各个时代搜集来的古籍孤本的书房!

那些书册包罗万象,从农耕技术到医学典籍,从奇闻异事到各地风俗,应有尽有。

或许,关于这个“百草节”,那些被历史尘封的古籍中,就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个念头一起,云岁晚的心跳骤然加速,一股强烈的预感涌上心头。

回到家中,她甚至来不及喝口水,便立刻将心神沉入空间。

熟悉而清新的灵气扑面而来,她径直走向那间古朴雅致的书房。

书架上,一排排散发着墨香与岁月气息的竹简、卷轴、线装书静静矗立。

云岁晚深吸一口气,开始仔细搜寻起来。

她重点关注那些记载地方风物的杂记、游记以及一些偏门的民俗考据类书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书房内只有她翻阅书页的沙沙声。

就在她快要将一整个书架翻遍,心中略感失望之际,指尖触碰到了一套没有书名,只用简单麻线捆扎的泛黄手抄本。

封面已经残破不堪,字迹也有些模糊。

她小心翼翼地解开麻线,翻开第一页。

古朴的墨迹映入眼帘,开篇的几个字,便让她的呼吸猛地一滞——《百草纪要》。

继续往下翻阅,里面详细记载了某个地区(从地貌描述看,与她现在所在的县极为相似)一种名为“百草祈福日”的节日习俗,从节日的由来传说、祭祀仪式、民间活动、禁忌事项,到各种药草的辨识、采集、使用方法,甚至还有几首与节日相关的歌谣!

“找到了!斯礼!我找到了!”云岁晚几乎是跳了起来,激动地拿着那几册手抄本,意识瞬间回归身体,冲出房间,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狂喜。

秦斯礼正在客厅准备晚饭,看到妻子如此兴奋的模样,眼中也充满了笑意:“找到什么了,这么高兴?”

“你看!”云岁晚将那几本手抄本摊开在桌上,指着上面的文字,语速飞快地解释着,“这是我在空间里找到的!关于‘百草节’的详细记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还要完整!”

秦斯礼凑近细看,虽然字迹古老,但他也能辨认出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不,是直接送来了一座宝库!

“太好了,岁晚!这下我们有最直接的资料了!”秦斯礼也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正当两人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中,规划着下一步如何利用这些珍贵资料时,桌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尖锐而急促,打破了满室的温馨与喜悦。

秦斯礼拿起电话,说了几句后,面色微微一凝,将话筒递给了云岁晚:“找你的,是赵文化官员。”

云岁晚心中闪过一丝不解,接了过来:“赵官员您好。”

电话那头,赵文化官员的声音带着几分歉意与焦急:“云同志啊,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边临时接到通知,明天一早要去省里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可能要一周左右才能回来。关于‘百草节’的那个合作计划……恐怕得往后推一推了。”

云岁晚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吹得摇曳了一下。

她能听出赵官员语气中的无奈,并非有意推诿。

只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敏锐地感觉到,复兴“百草节”的道路,似乎并不会因为找到了古籍就变得一帆风顺。

她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没关系,赵官员,您先忙正事。我们这边也会继续收集资料,等您回来再详细汇报。”

挂断电话,房间内的气氛有片刻的凝滞。

秦斯礼轻轻揽过她的肩膀,柔声道:“别担心,只是推迟几天,不影响我们做准备。”

云岁晚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在那几本泛黄的手抄本上,眼神中的光芒虽然闪烁了一下,但很快重新坚定起来。

是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波折而已。

她云岁晚,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在八十年代白手起家,什么风浪没见过?

无论是项目的阻挠,还是人心的叵测,她都一一化解。

复兴一个失落的节日,注定不会是一条坦途。

但,她有空间,有秦斯礼,更有那份源自心底的热爱与决心。

前方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她,绝不会轻易放弃。

只是,这突如其来的会议,真的是巧合吗?

云岁晚的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一丝淡淡的不安,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心底漾开了一圈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