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在工匠们日以继夜的辛勤劳作下,终于基本竣工。一尊尊佛像栩栩如生,或慈悲含笑,或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这段漫长而艰辛的建造历程。林羽站在石窟前,望着眼前宏伟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深知,这凝聚着无数工匠心血的艺术瑰宝,必将成为武周时期的一座不朽丰碑。
带着这份欣慰与自豪,林羽踏上了回洛阳的路程。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想着如何向武曌汇报龙门石窟的竣工情况,以及这段时间在工地的所见所闻。回到洛阳后,林羽稍作休整,便进宫面见武曌。
在宫殿中,林羽恭敬地跪地行礼:“陛下,龙门石窟已基本竣工,佛像雕刻精美,气势恢宏,定能彰显我武周之昌盛与佛法之庄严。” 武曌坐在龙椅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林爱卿,你功不可没。这龙门石窟的建成,乃是我武周之幸事。”
然而,就在此时,武曌突然脸色煞白,双手紧紧抓住龙椅扶手,身体开始微微颤抖。紧接着,她眉头紧皱,痛苦地说道:“朕…… 朕感觉天旋地转,恶心难受……” 话未说完,便双眼一闭,昏迷过去。
殿内顿时乱作一团,太监、宫女们惊慌失措地呼喊着。林羽见状,心中一惊,立刻起身,快步走到武曌身旁。他迅速伸手搭在武曌的手腕上,感受着脉搏的跳动,同时仔细观察武曌的面色。现代医学知识告诉他,突然的天旋地转、恶心、昏迷,很可能是内耳疾病引发的耳眩晕。他一边暗自思索,一边询问周围的太监宫女:“陛下此次发病前,可有何异常举动?” 一名宫女战战兢兢地回答:“陛下刚刚起身,似乎动作稍快了些,随后便出现此症状。” 林羽心中更加确定,这极有可能是耳石移位导致的耳眩晕。
此时,太医院的太医们也匆匆赶来。一位年长的太医焦急地说道:“陛下这病症,已多次发作,每次发作都极为凶险,可我们始终未能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林羽微微点头,说道:“陛下这是耳眩晕之症。内耳中有维持人体平衡的耳石,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在特定位置。但当头部快速运动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耳石脱落移位,刺激内耳感受器,引发强烈的眩晕感,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太医们听后,面露惊讶,显然对这新颖的病症解释感到陌生。
林羽来不及过多解释,他深知时间紧迫。他让宫女们将武曌轻轻平放在龙床上,然后开始准备实施现代耳石复位法。他先将武曌的头部向一侧转动 45 度,这是根据半规管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角度,目的是让移位的耳石进入特定的半规管。保持片刻后,再快速将身体向另一侧转动,利用重力和惯性,引导耳石在半规管内移动。在转动过程中,林羽口中念念有词:“此动作能让耳石沿着半规管的路径逐渐归位,缓解对内耳感受器的刺激。” 接着,又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了一系列的头部位置变换,每一个动作都严格遵循现代医学中耳石复位的操作规程。整个过程中,林羽的动作迅速而精准,眼神专注而坚定。
武曌缓缓睁开双眼,眼中的痛苦与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林羽的深深赞赏。“林爱卿,此番多亏有你,朕才能转危为安。你这医术,当真神了!” 武曌的声音虽仍带着几分虚弱,却充满了由衷的感慨。
林羽再次跪地,恭敬说道:“陛下洪福齐天,臣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能为陛下排忧解难,是臣的无上荣耀。” 武曌微微抬手,示意林羽起身,眼神中满是信任:“林爱卿,你不仅在龙门石窟的建造上功绩卓着,如今又以奇法治愈朕的顽疾,朕定要重重赏你。”
数日后,朝堂之上,武曌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了对林羽的嘉奖。“林羽,朕封你为‘护国神医’,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良田千亩。你所提出的医学见解与救治之法,朕命太医院记录成册,以供日后钻研学习。”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众人纷纷投来羡慕与敬佩的目光。林羽再次跪地谢恩,心中明白,这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林羽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他的日子规律而平静,工作重心主要围绕工程建设与医术钻研。可如今,他每日天还未亮,便被求见的官员、百姓和各地赶来请教的医者们围得水泄不通。原本宁静的府邸,如今门庭若市,喧嚣声不绝于耳。
亲友们也因他的声名鹊起而态度大变。往日里鲜少走动的远房亲戚,如今频繁登门,言语间满是奉承与讨好。甚至有些亲戚,竟开始打着他的名号在外行事。林羽得知后,严厉斥责了这些行为,可这也让他感到心力交瘁。与此同时,与他亲近的好友们,虽仍如往常般真诚相待,但相处时,也多了几分敬畏,这让林羽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在工作上,林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身为 “护国神医”,太医院的事务几乎都压在了他的肩上。他不仅要审阅太医们整理的医案,还要指导年轻太医学习他的医术。而在朝堂之上,官员们遇到身体不适,也纷纷向他求助,这让他不得不分出精力去应对。
尽管如此,林羽并未被这些变化所左右。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忙碌的生活中,依旧抽出时间,在太医院开设义诊,为百姓排忧解难。他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医术相结合,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赢得了百姓们的衷心爱戴。
与此同时,龙门石窟的后续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林羽凭借着自己在医学领域积累的威望,积极参与石窟周边的卫生规划与医疗设施建设。他建议在石窟附近设立医馆,一方面为往来香客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借此传播医学知识。武曌欣然应允,拨出专款用于医馆的建造与运营。
在林羽的推动下,医馆很快建成。医馆内,不仅有太医院选派的资深太医坐诊,还定期举办医学讲座,向百姓普及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知识。林羽亲自授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人体构造、常见疾病的成因与治疗方法,引得众多百姓前来聆听。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门石窟不仅成为了武周时期的佛教圣地,更因其周边完善的医疗设施与浓厚的医学氛围,吸引了各地的医家前来交流学习。林羽也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医者,与他们共同探讨医术,不断推动着武周医学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