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八点,展厅还未开门,门外就排满了长队,皆是迫切置换订单的苏国商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商人大多以小作坊为主,遍布布拉戈维申斯克附近的乡村城镇,

因为个体小,属于商务部不愿意统筹,本地商会不愿管理的小门小户,在展厅开启的第一天,是没资格进入的。

但因为昨天这些人在隔离区外举牌抗议,还跟当地驻军起了冲突,

不由迫使布拉格为申斯克的高层临时修改展厅权限,在第二天允许这些散户进入,寻求与华国访苏团的合作机会。

于是,这些人很早就来排队,甚至有的人干脆半夜就裹着棉衣过来,愣是吐着冰渣子熬了半宿。

当李华麟与李星宇吃过了早饭,结伴来到一楼展厅时,立马被门外那密密麻麻的苏国人震惊了。

“我的天,这起码比昨天多了三四倍的人,他们不冷吗?”

李星宇凑到门口,打量着院内警戒线外的苏国人,满是好奇。

这些苏国人被当地驻军阻拦在外面,手中举着各种牌子,眼中对展厅里的货物,满是渴望。

“我突然觉得,昨天黄豆换蜂蜜,生意亏了,应该再压压价的。”

李华麟来到业务科的同事身边,目光扫过门外的苏国人,看到了络腮胡子的旧货店老板!

旧货店老板看到了李华麟,连忙踮着脚,对着李华麟挥舞手臂,大喊道:“华国的朋友,看这里。”

8.30分一到,警戒线内的驻军打开了警戒线,放开了可供进入展厅的道路。

按规定,展厅内苏方商人始终控制在 100 人,确保秩序。

很快,100人放入,而旧货店老板还卡在外面,李华麟只能来到驻军身边,跟负责看门的驻军低语几句。

旧货铺的老板被破例放进,却引起了警戒线外排队的苏国人不满,各种污言秽语频出,令执勤驻军端枪呵斥。

“华国的朋友,你真的很守信用。”

旧货铺老板身上的衣服有些杂乱,是刚刚排队时挤得,他挤进了警戒线内,看向李华麟的眼中满是感激。

李华麟并未理会旧货店老板的套近乎,皱眉捡起掉落到警戒线内的置换木牌,用手拂过上面的积雪,还给了警戒线外的苏国老人。

遂目光扫过警戒线外的苏国人,望着他们举着破报纸,商品袋做成的简陋牌子,安慰道:

“苏国的朋友请别激动,这位朋友是我的定向客户,之前已经达成过交易,特例进来,并非占用参展名额。”

“华夏访苏,首站抵达的便是布拉格维申斯克,我方领队有明确态度,会在中苏贸易上,优先满足布拉格维申斯克的朋友。”

“你们来了就不会空手而归,这是访苏团对诸位的保证,还请大家有序排队,不要喧哗,我们华夏人,喜欢有素质的朋友!”

李华麟极为流利的俄语一开口,立马令警戒线外的商人安静了下来,但还是有人斥责和反驳:

“你是谁啊,能代表全部的华国人吗?!”

“就是,我们在这里都快冻一宿了,苏维埃宾馆的展厅那么大,为什么一次只放一百人!”

“放开警戒线,让我们进去,这样才能展现你们华国人的友谊!”

听着一群苏国佬叽叽歪歪,李华麟摘下脖颈间的工作证,对着众人晃了晃,用无比严肃的语气道:

“我叫李华麟,华夏代表团代表,主负责对苏的农贸产品,各位想买华夏的农副产品,必须经过我这关!”

“你们可以质疑我,但没有资格质疑大国间对于贸易互通的决心,和恢复友谊的态度。”

“大家可以继续喧闹,也可以继续跟驻军朋友起冲突,但我们华夏人只跟有素质的苏国人交朋友!”

言罢,李华麟指着人群中吵嚷最欢的几个光头,对着一旁的驻军道:

“驻军朋友,盯好那几个人,上午不允许他们进入展厅,如果下午表现的好,再放其进入。”

见驻军冷着脸点头,遂又指了指队列前方,几名表情淡然,一看就是有点背景的苏国商人,继续道:

“打开警戒线,让这20名苏国朋友进来,之后展厅容纳的参展人数上限从100人扩展到120人!”

驻军闻言果断拒绝:“抱歉,上级有令,展厅参观者不得超过一百人,我没有接到扩充参观者的命令!”

这时,卡捷琳娜从展厅里走了过来,崭新的军靴踏在石板地上咔咔作响,来到李华麟身边站定。

她上下打量着驻军,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泛黄的文件,上面鲜红的印章几乎要透过纸背,遂将文件对着驻军晃了晃,拍在了对方的怀里。

卡捷琳娜目光扫过警戒线外的苏国商人,对着面容严肃的驻军,皱眉道:

“远东军区特批的《中苏商贸协作令》,上面明确表明,当地驻军必须优先响应中方代表的合理需求。”

“这么重要的指令,你们作为负责展厅维稳的驻军,难道没收到消息吗?”

“中方访苏团在布拉格维申斯克停留的时间有限,而中方代表提出的需求,并不违背中苏商贸协作令的条例。”

“目的是扩大展厅人流量,促进双方贸易的快速进行,这对布拉格维申斯克的民众来说,是好事。”

遂贴近驻军,卡捷琳娜严肃的眼神,直视驻军的双眸,一字一顿道:

“咱们都清楚这次贸易对上头有多重要,要是因为这点事耽误了贸易进程,上级会怎么看?”

“我不好交代,你怕是也不好过吧?”

“士官,现在我以文件赋予的临时调度权命令你:将参展人数上限调整为150人,立即执行。”

驻军仔细打量着文件的指令,他根本不知道军区什么时候下了这么一个文件,

但鲜红的公章在上面卡着,这咋可能作假,谁敢造假?!

他犹豫着摘下对讲机走到一边,还是向上级咨询了《中苏商贸协作令》的细节,反复核对文件编号,确认了文件的真实性。

待得确认完毕,他走回来对着卡捷琳娜立正敬礼,钢枪磕在皮靴上发出脆响:“明白,立即执行!”

随后对着警戒线旁的同伴一挥手,负责拦住警戒线的驻军立马打开警戒线,放进了50名苏国商人。

驻军双手将《中苏商贸协作令》还给了卡捷琳娜,再次一个敬礼:“既然有军方的指令,后续我们会优先配合中方代表的需求!”

卡捷琳娜收起了协作令,对着驻军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士官,对于你的表现,我会如实汇报给上级,夸赞你的协助之功。”

遂目光再次望向在场的苏国商人:“各位同胞,我作为会场的负责人,很理解大家迫切交易的心情,并且感同身受。”

“但各位的举动,属实给布拉格维申斯克的形象抹黑,很容易让咱们布拉格维申斯克在中方眼里丢了面子,让中方说咱们不懂礼貌。”

“还请大家自觉遵守会场秩序,我作为会场的负责人,一定会竭尽全力,让同胞们都达到满意的置换。”

眼前涂着红指甲的女人,竟然有临时调动驻军的权利,还力挺中方访苏团,这让在场的苏国商人都懵了,

经此一役,警戒线外的商人们都老实了,只是默默举着手中中苏双语牌子,安静的等待着,生怕被限制进入展厅。

李华麟没想到卡捷琳娜,竟然连军方的授权都有,还能临时调动会场周边的驻军,这能力不简单呐,遂笑道:“谢了。”

卡捷琳娜脸上的冷意收敛了几分,幽幽道:

“麟,我是接待苏国访华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任务便是最大化促进中方和布拉格维申斯克之间的贸易。”

“这是我分内的工作,还请中方的代表,不要因为我方民众过激的情绪,而对布拉格维申斯克有异样的看法!”

点头表示理解,李华麟对着一旁乖乖矗立的旧货店老板道:“跟我进来。”

“诶”旧货店老板被卡捷琳娜盯着,完全被压住了气势,只能乖乖跟着李华麟穿过展厅,来到展厅角落处。

李星宇已经提前把毛毯和香烟取了过来,都装在袋子里递给旧货店老板,见他笑眯眯的轻点物品,便问道:

“你的店里有能是用彩色胶卷的相机吗,要品相好的。”

“彩色相机?”旧货店老板一愣,遂点了点头:

“店里没有,但我家里有一台泽尼特彩色相机,买回来之后一直保存的很好。”

“如果你想换照相机,换...换3包茶叶,两包香烟,还要这个牌子的!”

言罢,旧货店老板指了指袋子里的大前门,眼中多了几分渴望的意味。

李星宇刚要开口,就被李华麟接过话茬:

“全新的泽尼特在苏国最多价值一百多卢布,入手便为二手,如果品相好,我最多给你3包香烟,2包茶叶!”

遂指了指后院,正在改造的临时展厅,又指了指李星宇继续道:

“明天上午,那里会改造成对普通民众开放的小号展厅,是不限制人员流动的,你可以带着相机来找他。”

“行啊老四,连彩色相机的价格你都知道?”

李星宇注视着旧货店老板兴高采烈的离去,遂望向院内正在改建的小型展厅,纳闷道:

“后院啥时候要改建对外展厅了,不限制人流量,那不乱套了,这事我咋不知道?!”

李华麟背着手在展厅里闲逛,时不时帮着参观的苏国商人介绍江省的农副产品,闻言笑道:

“你真该出去逛逛,看看外面真实的布拉格为申斯克,而不是躲在宾馆里,被繁华蒙蔽。”

“现在苏国轻工业品匮乏,商人渴求的毛毯、香烟,茶叶,这都是他们眼中的紧俏货,粮食,种子,在黑市流通价更是极高。”

“苏国的相机本就不贵,至于那相机的价格,是我瞎猜的,估计八九不离十。”

“3包香烟,2包茶叶,还是看在他之前低价换给我唱片机的面子上,不然我不会给他这么优惠的置换力度。”

“至于临时改建小型展厅的提议,这件事是昨晚开会时,冯哥说的。”

“鉴于昨天展会时候的混乱,领导就跟这边的市长聊了,院子里的小展厅呢,是对应非商人的群众,负责小型置换。”

“领导的想法不难猜,咱们是来破冰的,那就要表现出对苏国人的善意,如果任由这群百姓在外面举牌抗议,届时被苏国的记者瞎写,于我方形象不利。”

“所以呢,这个厅外厅便开始装修了,内部不会摆什么贵重东西,多以粮食和轻工品为主,只接受卢布置换。”

“不要小看这些散户,这个城市卖点,那个城市卖点,等咱们回国,这赚的外汇现钞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国家目前外汇储量本来就少,现在将一些不能久放的农副产品就地消化,还置换了卢布,苏国人高兴,咱们也创了外汇收益,一箭双雕。”

“我现在是越来越佩服孙局了,虽然看着秃顶,人也油腻,但他敢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这就完全可以胜任领队的职责。”

李星宇捡起掉落地上的橘子,将之摆放回原位,听着李华麟侃侃而谈,眼珠子提溜转,不知在想什么鬼主意。

临近九点半,卡捷琳娜踩着“塔塔踏”的军靴,找到了闲逛的二人组:

“麟,红星化肥厂的负责人,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卡卡罗夫带着助手抵达了,还带来了化肥样品,现正在接待室等你。”

“这么早就来了?”李华麟闻言,与李星宇分别,在展厅内找到闲逛的周大军,三人一同前往休息室。

休息室内,卡卡罗夫正坐在沙发上,与陪同的张晓蕊闲聊,用的是华夏语,而且华夏语极为流利。

张晓蕊见李华麟三人来了,连忙介绍道:“卡卡罗夫先生,这位便是李华麟。”

“华麟,这位是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卡卡罗夫先生,这两位是卡卡罗夫先生的助手,他们带来了八种化肥样品。”

“卡卡罗夫先生,你好,请坐。”

李华麟与卡卡罗夫和他的助手握了握手,便指着一旁的沙发,众人落座。

张晓蕊见李华麟来了,便独自离去,卡捷琳娜则坐到了张晓蕊的位置,面带笑意充当中间人。

简单的寒暄了几句,李华麟对着周大军使了使眼色,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检测数据递给他:

“周师傅,麻烦你对卡卡罗夫先生带来的化肥样品做一下检测,数据按照这上面的来,这很重要。”

周大军接过数据翻阅,遂从工具箱里取出工具,走到了袋装化肥旁,开始了专业检测。

李华麟见卡卡罗夫面色阴沉,便笑道:“卡卡罗夫先生,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建立在信任,品质,和长久利益之上的。”

“例行检查样品数据,这是对我们双方的置换项目都负责的好事,我方农副展品数据,均优于国际进出口指定参数,还请过目。”

言罢,李华麟再次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关于农副产品的参数文件,递给卡卡罗夫,继续道:

“卡卡罗夫先生,这份数据都是我手稿翻译,为中苏双语言版,内容不会有任何偏差,你可以放心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