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华静静地看着他,办公室里一时间只有两人细微的呼吸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机器轰鸣。
片刻之后,郭绍华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温和。
“怀德同志,你能把销售工作做到这个程度,超额完成任务,为厂里解决了扩大再生产的燃眉之急,证明了你的能力,也证明了我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郭绍华的目光落在李怀德那双充满复杂情绪的眼睛上:“你能主动、并且彻底地弥补了自己过去的错误,用实际行动堵上了这个窟窿,这很好,算是真正做到了‘戴罪立功’。”
听到郭绍华的肯定,李怀德紧绷的身体微微一松,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但郭绍华的语气随即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
“但是,我希望你能牢牢记住,这是第一次,也必须是最后一次。”
“过去的事情,你弥补了,我们可以让它到此为止。但从今往后,我不希望,也绝不允许再看到任何不干净的手脚,任何打着为厂里办事旗号谋取私利、违规违纪的行为。”
“你要记住,你现在是轧钢厂主管销售的副厂长,你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你自己,更代表着我们整个轧钢厂的形象和信誉。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依靠正当的努力和厂里的政策获取回报,这才是你唯一应该走的路,也是你唯一的出路。”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彻底压下了李怀德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和惶恐,也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他曾经灰暗的前路。
他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涌上眼眶,长期以来的恐惧、压力、悔恨以及此刻的感激和解脱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在外面八面玲珑、颇有手腕的汉子,双腿一软,竟控制不住地想要跪下去。
“厂长!”李怀德声音哽咽,带着浓重的鼻音,“谢谢您!谢谢您没有放弃我,还给了我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您放心,我李怀德这条命,以后就是厂里的!我一定……一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兢兢业业,绝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
这番话,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不是郭绍华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并且给了他这个机会,他现在可能早已身败名裂,甚至身陷囹圄。
这份“再生之恩”,重于泰山。
郭绍华点了点头,神色缓和下来,起身扶了他一把:“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过去的就让它彻底过去,重要的是未来怎么做。”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后,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直接拨通了财务科。
“张远同志吗?你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
很快,财务科长张远推门进来,看到李怀德也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郭绍华指着桌上那份令人振奋的销售报表,神情严肃地对张远说道:
“张远,你看一下这份报表。农机产品的销售形势一片大好,接下来厂里的资金流水会越来越大,这对我们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今天起,你必须进一步规范财务流程,特别是销售回款的入账、专项资金的申请与使用、以及各项成本费用的核算,必须做到账目清晰,手续齐全,每一分钱的进出都要有据可查,公开透明。”
郭绍华的目光扫过张远和李怀德两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严密、高效、透明的财务管理体系,坚决杜绝任何管理上的漏洞,绝不允许类似之前的问题再次发生!明白吗?”
张远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是!厂长!我明白了!我马上组织科里人员,重新梳理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管力度,保证账目清楚,管理规范!”
郭绍华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好,你们去吧。李副厂长,销售工作要继续抓紧,特别是回款。张科长,财务制度的完善要尽快落实。”
看着李怀德如释重负又重新焕发斗志的背影,郭绍华端起桌上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用人所长,控其要害,给其机会,划定红线。
李怀德这把刀,经历过敲打和淬火,现在算是真正握在了手里。
用好了,他将是轧钢厂开拓市场、创造利润的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
现在,是时候让这把重新磨砺过的刀,为轧钢厂披荆斩棘,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了。
而轧钢厂内部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以及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去的、关于奖金和福利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95号四合院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并且迅速成为了最新的、也是最热门的谈资。
尤其是那些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可能性,更是如同小猫的爪子,挠得院里某些人的心头痒痒的,开始活络起各种心思。
.........
轧钢厂效益大增,奖金丰厚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夜之间就飞遍了厂区家属院,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95号四合院。
这消息,比冬日里升起的暖阳还要炙热,彻底点燃了院子里沉寂的气氛。
郭绍华的名字,几乎成了所有人嘴里含着的蜜糖,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带着羡慕、嫉妒,甚至一丝讨好的议论。
他如今可不仅仅是那个前途无量的大学生、技术科长了。
他是能让整个轧钢厂起死回生,让大家口袋里实实在在多出钱来的大功臣,是名副其实的年轻厂长!
这身份地位的跃升,带来的“身价”暴涨,是肉眼可见的。
院里的风向,几乎是瞬间就变了。
以往那些或明或暗的酸言碎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热情的笑脸。
刘海中挺着他那标志性的肚子,见到郭绍华时,声音洪亮得像是要开全院大会,句句不离“年轻有为”、“厂里的顶梁柱”。
易中海这位“一大爷”,也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用他那惯有的语重心长,旁敲侧击地表达着对郭绍华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期许,仿佛郭绍华的成功就是他多年“教导”的结果。
但要说最积极,表现得最露骨的,还得是三大爷闫埠贵。
老闫心里跟明镜似的。
上次为了厂办小学那点福利的事,他可是亲身体会到了郭绍华如今说话的分量。
那点他算计了半辈子都没捞着的实惠,人家郭厂长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再看看自家那几个儿子,除了老大闫解成还算在厂里混着,老二老三的前途依旧渺茫。
一想到轧钢厂现在这红火的景象,想到那传得神乎其神的奖金,闫埠贵的心就像是被猫爪子挠一样,痒得不行。
这大腿,必须得抱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