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44章 光谷的辐射进化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91年7月31日,武汉东湖国际会展中心。

巨型横幅从会展中心顶层垂落,红底金字刺目地写着:“东湖科技·引领未来——全球首例转基因食用鱼发布会”。横幅下,谢一扬一身银灰色西装,指尖轻敲着玻璃展柜,柜内三条畸形鱼在荧光液中缓缓游动:一条鳙鱼头部膨大如篮球,另一条草鱼尾部增生出四只肉足,最后一条鲤鱼鳞片泛着诡异的蓝紫色,鳃盖下隐约可见第二张嘴。

“谢总,这……”质检局副局长王德发捏着检测报告的手微微发抖,“样本辐射值超标1700倍,真的能食用?”

谢一扬轻笑一声,从西装内袋抽出一份文件拍在对方胸口:“王局长,中科院盖章的《安全认证》在这儿。您要是怕,现在就可以走——”他压低声音,“但您儿子在澳洲赌场的债务,恐怕就得见报了。”

王德发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默默将检测报告塞进碎纸机。

上午十点,会展中心主会场已挤满上千名受邀者。前排坐着各省市领导、媒体代表和“随机抽选”的幸运市民——实则是扬帆集团花钱雇来的群演,每人胸口别着微型摄像头,随时捕捉“群众赞叹”的特写。

“诸位请看!”谢一扬掀开中央展台的防辐射罩,聚光灯下,三条变异鱼被解剖后摆成刺身拼盘,鱼肉在紫外灯照射下泛着莹莹绿光。“经过基因改良的‘东湖一号’,蛋白质含量提升300%,生长周期缩短至30天!”他举起一片半透明的鱼肉,当众吞下,“口感细腻,毫无腥味!”

台下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央视镜头精准避开了一位领导干呕的瞬间,却将隔壁老太太“感动落泪”的画面循环直播。

张铁柱的机械眼扫过全场,耳麦中传来各区域汇报:

“A区3名记者质疑辐射指标,已替换为‘科技爱好者’。”

“b区2名质检员取样,试管已调包。”

“c区出现真实呕吐病例,医疗组按‘食物中毒’处理。”

谢一扬微笑颔首,挥手示意侍者上菜。三百名白衣侍者推着餐车入场,每辆车上的鱼汤都添加了特制香料——足够掩盖轻微的金属味和放射性灼烧感。

发布会后三小时,武汉协和医院急诊室。

“患者血红蛋白急剧下降,白细胞计数异常!”医生盯着化验单怒吼,“这根本不是普通腹泻,是急性放射病!”走廊里挤满了捂着肚子的食客,几个严重者皮肤已开始溃烂。

医院顶楼的VIp病房内,谢一扬正给卫生局局长点烟。“刘局,听说您夫人刚在澳门新葡京输了200万?”他翻开文件夹,露出一张照片:局长夫人在赌场搂着年轻男公关的腰。

刘局长的烟掉在了地上。

凌晨两点,所有入院患者的病历被统一更改为“群体性肠胃炎”,主治医生收到一箱贴着“维生素”标签的金条。同一时刻,质检总局灯火通明,王德发亲自签发《创新型食品许可》,文件备注栏用铅笔草草写着:“东湖鱼含钚-239,建议十年内分批上市。”

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中国转基因技术重大突破》,配图是谢一扬与“感激的市民”握手。而《江城晚报》记者苏雯的调查报道《东湖鱼宴后的辐射阴影》,在印刷厂被紧急叫停,取而代之的是整版扬帆集团广告。

苏雯冲进总编办公室时,发现桌上摆着她女儿的小学入学档案,扉页用红笔圈出“父亲职业:扬帆集团外包司机”一行字。

“继续报道的话……”总编擦了擦汗,“您丈夫的工作……”

苏雯撕碎了稿子。

一周后,东湖渔场。

谢一扬站在堤岸上,脚下湖水泛着浑浊的荧光。工人正将成吨的放射性废料倾入湖中,废料桶上“军工特供”的标签被盐酸腐蚀得模糊不清。

“老板,第一批鱼苗已投放。”张铁柱递过平板,屏幕显示全国超市订单,“北京华联预订50吨,上海联华加价30%抢购。”

谢一扬踢开脚边一只死去的鱼苗——它腹部裂开,内脏中蠕动着十几颗珍珠大小的卵,每颗卵里都蜷缩着类似人类婴儿的畸形胚胎。

“告诉研发部。”他碾碎鱼卵,黏液在皮鞋底拉出黏稠的丝,“下一代产品,要长得更像‘正常鱼’。”

远处,东湖沿岸的“癌症村”被连夜刷上“军民融合示范区”的标语,手持辐射检测仪的村民被武警按进救护车,车窗上的抓痕在晨光中泛着血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