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77章 国企改制的血色谢幕II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7章 国企改制的血色谢幕II

1992年11月19日,凌晨4点30分,武汉制药厂正门。

秋末的寒风卷着落叶扑打在锈迹斑斑的厂牌上,“武汉制药厂“五个斑驳的大字在惨白的路灯下显得格外凄凉。谢一扬的黑色奔驰S600缓缓停在厂区门口,轮胎碾过积水坑,溅起的泥浆泼洒在早已褪色的“工人先锋岗“铜牌上。

“老板,保安都控制住了。“张铁柱的机械眼在黑暗中泛着红光,液压左臂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他身后,二十名穿迷彩服的安保人员正将六名年过半百的厂保安按在墙上搜身,动作粗暴得像对待战俘。

谢一扬整了整西装袖口,铂金袖扣在路灯下闪过一道冷光。他看了眼手表——百达翡丽Ref.3970,表盘上的月相显示此刻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设备清单确认了吗?“谢一扬的声音比寒风还冷。

张铁柱调出平板电脑:“三条德国boSch全自动生产线,五台瑞士Romaco压片机,市价至少2.8亿。印度Sun药业的代表已经在公海等着验货了。“

谢一扬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厂区围墙。那里贴满了褪色的标语——“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坚决扞卫国有资产“。最新贴上去的大字报墨迹未干:“誓与药厂共存亡!“,落款是“全体职工“。

“工人什么反应?“

“工会组织了三百人守夜,都聚集在制剂车间。“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两下,“他们用铁链把自己锁在设备上,还准备了汽油瓶。“

谢一扬轻笑一声,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个穿高中校服的少女,正站在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校门口微笑。

“把这个送给工会主席老刘,告诉他,女儿保送北大的名额我已经安排好了。“谢一扬顿了顿,“再提醒他,他老婆在协和医院的化疗费还欠着十二万。“

制药厂制剂车间,凌晨5点15分。

三百多名工人用身体组成人墙,将价值连城的德国设备围在中央。六十岁的八级钳工王建国正用焊枪加固铁链,火星溅在他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上,烧出一个个焦黑的小洞。

“兄弟们坚持住!“王建国嘶哑着嗓子喊道,“这些设备是国家花外汇买的!绝不能让他们拆走!“

工人们爆发出阵阵怒吼,声浪震得顶棚的灰尘簌簌落下。突然,车间大门被撞开,二十名防暴警察列队而入,盾牌上的“特警“二字在防爆灯下泛着冷光。

“全体注意!“带队警官举起扩音器,“接到举报,厂区发现剧毒化学品泄漏!立即疏散!“

工人们面面相觑,不知谁先喊了句:“骗局!他们想调虎离山!“

骚动中,车间通风口突然喷出浓密的黄色烟雾,刺鼻的氯气味瞬间弥漫整个空间。女工们开始剧烈咳嗽,有人尖叫着指向地面——黄色烟雾正顺着铁轨蔓延,所过之处,水泥地面竟冒出诡异的泡沫。

“是氯气泄漏!快跑啊!“不知谁喊了一声,恐慌如野火般蔓延。

王建国还想维持秩序,却见几个年轻工人已经扯开铁链往外冲。他刚想阻拦,突然腿一软跪倒在地,视线模糊中,他看见防暴警察们戴着防毒面具,正用液压钳剪断锁住设备的铁链。

“畜生...“王建国挣扎着抓住一个警察的裤腿,“那是...国家的...“

警察抬脚将他踹开,对耳麦说了句:“可以进场了。“

三十辆重型卡车轰鸣着驶入车间,每辆车都印着“扬帆拆迁“的logo。工人们被驱赶到厂区空地,眼睁睁看着价值数亿的设备被粗暴拆卸,装进集装箱。几个老工人跪地痛哭,更多人则红着眼睛要冲回去,却被防暴警察的盾牌墙死死拦住。

“王师傅!“年轻工人小李突然指着办公楼方向,“你看!“

王建国抬头,浑浊的泪眼中,他看见谢一扬正站在厂长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里端着红酒杯,冷漠地俯瞰这一切。在他身后,制药厂厂长赵明点头哈腰地递上一份文件,谢一扬随手签了个名,赵明顿时喜笑颜开。

“赵明这个王八蛋!“小李怒吼,“他把厂子卖了!“

王建国突然想起什么,颤抖着摸出手机,拨通了女儿的电话:“丫头...你保送北大的事...“

电话那头传来女儿兴奋的声音:“爸!刚收到通知,我被破格录取了!说是谢氏教育基金特别推荐...“

手机从王建国手中滑落,摔得粉碎。他望着车间里正在拆卸设备的工人,突然发现其中几个穿着印有Sun药业logo的工作服——印度人居然就在现场!

“里通外国...卖国求荣...“王建国喃喃自语,突然暴起冲向办公楼,“我跟你们拼了!“

一支麻醉镖精准地射中他的脖颈。王建国栽倒在地的瞬间,看见张铁柱的机械臂正缓缓放下麻醉枪,液压装置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上午8点整,武汉制药厂正门。

谢一扬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背后是“武汉光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奠基仪式“的巨幅背景板。台下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对准了他手中金光闪闪的剪刀。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一扬笑容得体,“扬帆集团将投资15亿元,在原武汉制药厂地块打造国际一流生物科技园区...“

“谢总!“《长江日报》记者突然举手,“有工人反映设备被非法转移,请问...“

“纯属谣言。“谢一扬面不改色,“老旧设备已按国资委规定公开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职工安置。“他转向镜头,“事实上,我们已经为98%的职工安排了再就业岗位。“

抗议人群中,刘建国脸色煞白。他刚要开口,身旁的妻子突然死死拽住他胳膊,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想想女儿!“

奠基仪式结束后,谢一扬的奔驰车缓缓驶离现场。经过厂区围墙时,他看见王建国被两名保安架着,正往救护车上塞。老人满脸是血,却仍挣扎着朝车队方向吐口水。

“处理干净。“谢一扬摇上车窗,“别让他在网上乱说话。“

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一闪:“已经联系协和医院精神科,诊断书都准备好了——'迫害妄想症'。“

车队驶入扬帆大厦地下车库时,谢一扬的手机响了。电话那头是印度Sun药业cEo浓重的口音:“谢先生,设备已验收,尾款1.2亿美元汇入您在开曼群岛的账户。“

“合作愉快。“谢一扬挂断电话,对张铁柱说,“通知设计院,制药厂地块的容积率提到5.0,把原规划的研发中心改成商住两用楼。“

电梯上升到顶层时,谢一扬突然问:“工人安置费发了多少?“

“每人每月480元,按武汉最低工资标准。“张铁柱调出报表,“不过我们收取了50%的中介费,实际到手240元。“

谢一扬点点头:“够他们吃馒头了。“

办公室门被敲响,秘书慌张地冲进来:“谢总!央视《焦点访谈》来电话,说要采访制药厂改制的事!“

谢一扬不慌不忙地打开保险箱,取出一张光盘:“把这段视频发给孙主任,告诉他这是下期《感动中国》的候选素材。“

光盘里,是谢一扬在希望小学捐款的画面,孩子们红领巾鲜艳如血。

当夕阳西沉时,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武汉三镇的万家灯火。远处,原武汉制药厂的方向,拆迁队的挖掘机正挥舞着钢铁巨臂,将一代工人的记忆碾为废墟。

“老板,周局长来电话。“张铁柱递过卫星电话,“说国务院国资委要派调查组。“

谢一扬晃了晃红酒杯,酒液在夕阳下如血般猩红:“告诉他,调查组下榻的香格里拉酒店,我已经安排好了总统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