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从东北崛起 > 第21章 到达吉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小天率领着他那支气势磅礴、纪律严明的部队,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吉林的征程。

这一路上,所见所闻令人触目惊心。让人心酸的是,沿途到处可见从前线逃难而来的难民。这些可怜的人们拖家带口,背着简单的行囊,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艰难地前行,寻找着生存的希望。他们衣衫褴褛,原本鲜艳的衣服早已变得破烂肮脏,补丁层层叠叠。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们个个面黄肌瘦,颧骨高耸,脸颊凹陷,仿佛风一吹就能倒下。

然而,最令人心碎的还是他们的眼神。那一双双眼睛里透露出无尽的绝望和无助,仿佛失去了对生活的所有信心。孩子们紧紧依偎在父母身旁,眼中充满恐惧;老人们步履蹒跚,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看着这些难民,王小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同情和责任感。

王小天心中满是怜悯,他深知这些难民正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于是,他决定一路走一路赈济难民。他命令部队停下脚步,在各个难民聚集的地方设立救助点。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分发粮食,有的还为受伤的难民进行简单的救治。

王小天怀着沉重的心情,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救助点之间,仔细查看着每一处的实际状况。他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与那些面容憔悴、神情惶恐的难民们亲切交谈着,耐心倾听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并轻声细语地安抚着他们不安的情绪。

\"大家不要害怕!请相信我们,我们是护国军,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好大家的安全!\" 王小天站在人群中间,提高音量向周围的难民们喊道。这个充满力量的声音仿佛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层层阴霾,给这些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慰藉。

其实,在这支队伍准备出发之前,关于队伍名称的问题曾让王小天纠结不已。他内心深处原本更倾向于将其命名为红军或者解放军,因为这两个名字代表着正义与勇气,承载着无数英勇战士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然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王小天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如果自己真的这么做了,万一因此而导致历史发生改变,使得后来真正的红军和解放军不复存在,那么作为一个穿越者的他可就是犯下了弥天大罪。

当难民们听到\"护国军\"这个陌生却又令人感到安心的名字时,他们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记住他的部队,王小天决定打造一面军旗。他找来了当地一位擅长制作旗帜的老工匠,精心设计军旗的样式。军旗的底色是鲜艳的红色,象征着热血与激情;中间绣着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代表着部队的英勇与威武;在雄鹰的下方,绣着“护国军”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彰显着部队的使命与担当。

军旗制作完成后,王小天亲自将军旗授予部队。士兵们接过军旗,眼中充满了自豪与使命感。他们将军旗高高举起,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护国军的到来。

在赈济难民的过程中,护国军的善举传遍了沿途的城镇和村庄。对他们的敬意也油然而生。许多年轻人被护国军的壮举所感动,纷纷主动加入部队。

随着部队的前行,越来越多的难民加入到他们的行列。这些难民中有强壮的青年,有经验丰富的工匠,还有一些懂得医术的郎中。他们为部队补充了新鲜血液,也为护国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路上,护国军的规模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翻倍增长。原本的队伍在沿途难民踊跃加入以及各地有志之士的响应下,人数持续攀升。当他们终于到达预定地点的时候,整个部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多人。

望着这庞大的队伍,王小天心中却隐隐有着担忧。人虽然多了,可战斗力却严重下降。毕竟这些新加入的士兵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战斗素养参差不齐。他们有的是被护国军的善举所感动而自发加入,有的是为了生计投身军旅,对于军事作战的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

此时,他们在打劫军火库以及从日本人那里得到的武器都已经全部装备到了部队。这些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部队的装备水平,但要想让这6000多人的部队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还远远不够。再想继续扩军,目前也只能等李虎在德国那里购买的武器运达才行。毕竟,精良的武器装备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至关重要。

而眼前这新招的这群士兵,急需加强训练。王小天深知,不远处可是有沙俄士兵虎视眈眈。他们随时可能发动挑衅或者进攻,如果部队没有足够的战斗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各位将领听令!”王小天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目光炯炯地扫视着下方的将领们,严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新兵训练。不能让我们的队伍在面对敌人时,因为战斗力不足而陷入被动。”

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营地都沉浸在紧张的训练氛围中。

训练场上,新兵们被分成一个个小队,在老兵和军官们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的训练。从最基本的队列训练到武器装备的使用,从战术配合到实战模拟,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

老兵们耐心地教导着新兵们如何正确持枪、瞄准、射击,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着动作要领。新兵们则全神贯注地学习着,努力掌握每一个技巧。

“注意姿势,保持稳定,瞄准目标,开火!”军官们大声地喊着口令,监督着新兵们的训练。

除了基础的军事技能训练,战术训练也同步进行。王小天亲自指导,模拟各种战斗场景,让士兵们学会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应对。

“大家要记住,战斗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的协作。我们要相互配合,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王小天在训练场上大声地强调着。

在训练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些新兵因为身体素质较差,难以适应高强度的训练;有些新兵则因为缺乏战斗经验,在模拟战斗中表现得手忙脚乱。但王小天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鼓励士兵们要坚持下去,相信通过不断的训练,他们一定能够成长为优秀的战士。

“兄弟们,我们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只有我们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才能保卫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百姓。”王小天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位士兵。

与此同时,负责后勤保障的士兵们也在忙碌着。他们确保训练场上有充足的物资供应,为士兵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士兵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

奉天的李虎也在密切关注着从德国购买武器的运输情况。他们每天都与德国方面保持着联系,确保武器能够按时、安全地送达。

王小天对唐大力说:“大力哥,我想让你去给我办一件事。这件事儿别人办我不放心。”

唐大力爽朗地笑道:“嗯,有什么事儿你说就是了,我一定尽力办好。”

王小天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想让你去蒙古给我买一批马。买回来之后,再招一些骑兵。你也知道,咱们现在的部队虽然规模不小,但在骑兵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有了骑兵,我们的机动性和战斗力都会大大提升。”

唐大力听后,自信地笑道:“就这事儿啊,简单!那边儿我去过,我熟。当年我在那边贩过马,以我这身武艺,在蒙古打服了不少人,也交了不少朋友。而且东北虽然也有马,但没有蒙古马便宜,体格也更壮实。再加上咱们所住的村庄离蒙古并不算远,办事儿方便。”

王小天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预计能买到多少马,招到多少人呢?”

唐大力想了想,说道:“这得看具体情况吧,不过我会尽力多买一些马,多招一些人。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王小天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那就先来一个团吧,1000人。马匹可以多买一点儿,3000匹到5000匹都行。我们得把基础打好,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唐大力笑着点点头:“好没问题。我这就安排一下,准备好就出发。”

王小天:“唐哥,你得多带点儿人,多带点儿钱。现在咱们不缺钱,买的马要挑好的买,人也要挑好样的。毕竟这事儿关系到咱们部队的未来发展,可不能马虎。”

唐大力又嘱咐了几句王小天:“你在部队里也要小心啊。部队突然加入这么多人,可能会有一些心怀歹念之人。你得加强防范,确保自己的安全。”

王小天有些头大,他深知唐大力说得有道理。部队规模的突然扩大,确实可能会带来一些隐患。但他也明白,这是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唐哥,你放心吧,我会注意的。你也要注意安全,一路顺风。”王小天说道。

唐大力拍了拍王小天的肩膀,说道:“放心吧,小天。我办事儿,你还不放心吗?等我安排好了,就立刻出发。”

说完,唐大力转身离开,开始着手准备前往蒙古购买战马和召集人手的事宜。他先是联系了自己在蒙古的老朋友,打听马匹的情况和价格。然后又挑选了一些可靠的手下,准备和他们一起前往蒙古。

在准备的过程中,唐大力也没有忘记叮嘱手下的人要注意安全,要挑选到最好的马和最可靠的人。他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关系到部队的未来和发展。

而王小天这边,也在积极地安排着部队的事务。他加强了巡逻和警戒,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几天后,唐大力带着手下的人踏上了前往蒙古的征程。他们一路风尘仆仆,向着目的地进发。而王小天则在吉林的驻地,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消息,期待着他们能够顺利带回一批优秀的战马和骑兵,为部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