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火星上稀薄的空气,悄无声息地流淌。
距离第二批移民抵达“新华夏”基地,又过去了数年。
在这几年里,近百名开拓者与 AI“祝融”以及无数工程、服务机器人紧密协作,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站稳了脚跟,更是在这颗红色的星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而今天,一个足以让所有基地成员,乃至远在地球的人们都为之振奋的里程碑,终于达成了——
“新华夏”基地,初步实现了能源与基本生活物资的完全自给自足!
能源方面:
基地的小型化核聚变反应堆(代号“祝融之心”)经过持续调试和优化,已经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提供的澎湃电力不仅完全满足了基地当前的能源需求,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富余,可以用于支持更大规模的科研项目和未来的扩建工程。辅以高效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备份和补充,能源供应彻底摆脱了对地球的依赖。
生命支持方面:
由 AI“祝融”精细管理的空气和水循环再生系统,其效率达到了惊人的 99.8%!基地内呼出的二氧化碳、排泄物、生活废水……所有的一切,都被高效地分解、过滤、净化、再利用。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和清洁水源,实现了近乎完美的闭环循环。除了极少量的关键元素需要从地球补充外,基地在空气和水方面,已经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食物生产方面:
多个大型生态种植舱火力全开。“AI 农民”们辛勤“耕耘”,高产土豆、富含蛋白质的螺旋藻、各种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基地的中央厨房,每天都能为近百名居民提供营养均衡、甚至可以说是“丰盛”的三餐。虽然口味上可能还无法与地球上的顶级美食媲美,但基础食物的完全自给,已经成为了现实!
当基地 AI“祝融”正式向全体居民和地球指挥中心,宣布“新华夏”基地达成能源与基本物资自给自足循环的目标时,整个基地,再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自豪和喜悦!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新华夏”基地,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地球母亲不断“喂奶”的婴儿,而是真正成长为了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少年”!
意味着即使与地球的联系完全中断(虽然可能性极小),基地也能依靠自身的循环系统,长期维持下去!
这意味着,人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真正拥有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稳固的家园!
“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 第一批开拓者中的指令长,眼眶湿润,声音哽咽。从最初的十二人,到如今近百人的社区;从最初只能依靠地球补给,到如今实现自给自足……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敬开拓者!敬 AI!敬未来!” 新来的移民们也举起了手中的(基地自酿的)营养液饮品,高声欢呼。
地球上,林风在收到“祝融”的报告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新华夏”基地的自给自足,其意义甚至不亚于成功登陆火星本身。它标志着人类的太空殖民能力,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有了这个成功的范例,未来在月球、在小行星带、甚至在更遥远的星球建立基地,都将拥有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很好。” 林风对着通讯器说道,“‘祝融’,继续优化循环系统效率,为基地下一阶段的扩建和‘精卫工程’第一阶段实验,做好资源储备。”
自给自足,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当生存不再是首要问题后,“新华夏”基地的开拓者们,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火星更深入的科学探索,以及改造火星的宏伟事业之中!
人类在火星的故事,正在变得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