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展金鹏面带微笑,动作轻快地毫不犹豫抱起了展云,小家伙在他怀里兴奋地扭动着。随后,他转身面向杨复胜,语气沉稳地说道:“你就做我的亲卫吧!

至于你的那些手下,我会把他们编入步骑队,你看这样安排如何?”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同时又似乎在等待着杨复胜的回应。

在展金鹏的眼中,杨复胜显然是殿前司派来监视他的人。

然而,他心中毫无畏惧,因为他坚信自己一直以来行得正、坐得端,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勾当。

既然对方想要监视他,那他索性就让杨复胜整日跟在自己身边,这样反而能让他更加放心,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倒要看看杨复胜能看出什么名堂来。

不过,展金鹏也有自己的条件。他要求杨复胜的手下必须编入他的战斗序列,与他的部下们融为一体,共同训练、共同作战。

他深知,只有将这些新来的士兵真正融入自己的队伍,才能确保在战场上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也才能让自己的军事指挥更加顺畅。

说罢,展金鹏转身快步走进书房,书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他迅速在书桌前坐下,提笔蘸墨,在纸上奋笔疾书,写下了几张文书。那字迹刚劲有力,犹如他坚毅的性格。

写完后,他将文书递给了杨复胜和其他几个人。紧接着,他又吩咐手下人给他们发放令牌,令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象征着身份。

之后,他安排专人带领他们去参观军营的训练情况,希望他们能尽快熟悉这里的环境和训练模式。

在军营里转了一圈之后,杨复胜的十个手下都被留在了军营中,而杨复胜本人则被分配到了一个位于安抚使府附近的小院子里。

这个小院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倒也别有一番宁静的韵味。

展金鹏还特意让人给杨复胜送去了一些食物,其中包括白馒头、芝麻酱拌蒜泥以及一盘素菜。

这些饭菜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在鄂州这个地处前线的地区,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毕竟,俗话说得好:“家财万贯,不敢馍沾麻酱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当时物资相对匮乏的环境下,这样的食物已经算是一种奢侈了,可见展金鹏对杨复胜还是颇为关照的。

就这样,杨复胜开始了在展金鹏手下的工作。由于这段时间战事并不紧张,所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各种训练和站岗。

展金鹏这个安抚使以身作则,自己也不搞特殊,带头刻苦训练。

他身着铠甲,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那矫健的身姿和坚定的神情,无疑给士兵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而杨复胜作为他的亲卫,自然也不能懈怠,紧紧跟随着展金鹏的步伐,进行着刻苦的训练。

过了几天,终于遇到轮休,展金鹏让一部分士兵休息半天。杨复胜这才有机会和自己的老部下重新见面。

只见他曾经的下属一个个满脸疲惫,一副五劳七伤的模样。他们一见到杨复胜,便纷纷开始吐槽展金鹏的步骑队实在是太苦了。

这些人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大概意思就是,他们早就听说过步骑战术。

在缺马的时候,因为弄不起重甲骑兵,就会让重甲步兵骑上一匹不带马铠的马,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大牲口。

然后马拖着人快速转移,但是战斗的时候下马列阵,留一些人看着马,这种方法好歹可以让步兵机动性有所增加,虽然比不上骑兵速度快,但是总好过步行。

但是展金鹏对于步骑队的理解很显然不一样。在他的训练模式下,是一群人不但穿甲还要负重前行,马也要负重驮物资,而且不能骑马得牵着马。

当然,队伍里还有一部分牵着拖板车的驴,甚至队伍后面还跟着牛。然后每天还得保持行军速度一天一百五十里,只能吃干粮喝凉水,两天就得练一个来回。

这几位忍不住向将领询问:“有没有搞错,咱们不是展将军麾下的步骑队吗?咋感觉是人和马一起当牲口用呀!”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疑惑和疲惫,实在是对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方式感到难以理解。

这个将领耐心地回答道:“这是模拟在极端缺牲口的情况下进行急行军,人马皆负重,快速进行战略转移。

当年展将军打游击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法数次躲开了伪秦的围剿。只有平时训练得足够艰苦,在战场上遇到突发情况时,咱们才能应对自如,保存实力,取得胜利啊。”

将领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展金鹏的敬佩,也让这些士兵们逐渐明白了展金鹏训练方式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