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外的晨光柔和地渗入整理室,驱散了昨夜水龙王咆哮的阴霾。
董文翊站在长桌前,指尖轻触舍利,目光扫过萧后冠和身旁疲惫却坚定的队友们。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感慨:“从玉佩的低语到龙脉的觉醒,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揭开了隋炀帝的真相。运河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龙脉的根基。”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舍利,“这颗舍利承载了文帝的兴佛遗志,也镇住了炀帝的亡魂。但水龙王的低吼,提醒我们龙脉的秘密还未完全沉寂。”
林瑶坐在桌边,手中握着一卷密宗经卷,指尖摩挲着残缺的咒文。
她抬起头,伤口在潜水服下隐隐作痛,但眼神依旧清亮:“昨夜的封印只是权宜之计,甬道深处的咒文残片我们还没找到。水龙王的怨气虽被压制,但龙脉节点的波动仍在。”
她将经卷递给徐小宁,低声道,“检查一下舍利的能量数据,看看波动源是否指向运河其他段落。”
徐小宁推了推眼镜,飞快敲击键盘,屏幕上显示出舍利的微光波形与水系图的对比。他皱眉道:“舍利断代确认隋初,能量波动与水轮核心一致,但……”
他指着屏幕上一组异常跳动的曲线,“这频率和扬州以外的运河水脉有微弱共振,像是龙脉网络的延伸。”
他抬头,语气带上一丝不安,“我们封住的只是扬州节点,运河其他段落可能还有类似的核心。”
苏婉站在窗边,凝望运河晨雾,手中的地方志翻到露筋娘娘传说的那一页。
她轻声道:“民间故事说,运河的怨灵从未真正消散。昨夜水龙王的低吼,像是在诉说未完的哀怨。”
她转过身,目光坚定,“我们守护的不只是舍利和金冠,还有运河背后的劳工灵魂,以及隋朝的真相。”她看向董文翊,“节点封印后,运河水脉会稳定吗?”
董文翊沉吟片刻,目光投向窗外的运河:“水轮与舍利的结合,暂时锁住了扬州水脉。但徐小宁的数据提醒我们,运河连通千年,龙脉可能还有其他节点。”
他指着舍利,“炀帝试图用佛力镇压怨灵,护住江山,可惜怨气太重。如今,我们的任务是让这些灵魂安息,让运河文化传承下去。”
李铁靠在墙边,擦拭着战术刀,沉默中带着一丝释然。他低声对赵子昂说:“从湖底到主墓,我以为我们会折在水龙王手里。”
赵子昂笑了笑,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转了转:“数据告诉我,运河的水系设计远超隋代的技术极限。龙脉的秘密,可能还藏在其他城市的水脉里。”
他看向窗外,眼神中多了几分期待,“下一站,会是哪里?”
整理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周教授和叶医生走了进来。
周教授手中捧着一叠碑刻拓片,语气兴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确认,隋炀帝陵的发现让大运河申遗成功!国际学术界对我们的多源考据赞不绝口!”
他展开拓片,指着上面的水龙纹,“这些纹饰和铜镜、墓志吻合,证明了运河与龙脉的关联。”
叶医生揉着太阳穴,笑道:“我回来时,央视的直播车已经堵在古刹外,全国都在等我们的最终报告。”
就在此时,舍利上的金光突然一闪,整理室内空气一紧,仿佛地底传来一声低不可闻的龙吟。
林瑶迅速检查经卷上的封印符咒,确认无误后皱眉道:“波动又出现了,强度比昨夜弱,但指向运河下游。”
她看向董文翊,“这说明龙脉网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可能连通其他朝代的遗址。”
董文翊点头,目光深邃:“隋炀帝用运河连接南北,也连起了龙脉的命脉。我们封住了扬州节点,但其他节点可能还在沉睡。”
他看向队友们,语气坚定,“我们的使命不止于此。运河的星辰,还需要我们继续守护。”
整理室外,央视记者的镜头捕捉到古刹晨光与运河水波,直播画面切入北京人民大会堂,申遗成功的庆典正在举行。
屏幕上,扬州运河的航拍镜头与隋炀帝陵的发掘影像交织,解说员的声音激昂:“大运河申遗成功!北大考古团队揭开隋炀帝陵的千年秘密,改写历史认知!”
网络弹幕刷屏:“运河守护者牛逼!”、“隋炀帝被误解太久了!”
扬州街头,运河清洁志愿者高举“守护历史,传承运河”的横幅,民众自发聚集,热议隋皇陵的最终发现。
团队围在长桌旁,小心整理舍利与萧后冠,准备移交国家文物局。
董文翊最后看了一眼舍利,低声道:“它见证了隋朝的兴衰,也守护了运河千年。我们完成了扬州这一程,但运河的故事,还在继续。”
他看向队友们,目光中充满信任,“下一个节点,你们准备好了吗?”
林瑶收起经卷,眼神坚毅:“只要有咒文未解,我就在。”
苏婉合上地方志,微笑道:“为了运河的灵魂,我会走到底。”
赵子昂关上扫描仪,语气轻快:“数据不会骗人,下一站等着我们。”
李铁收起战术刀,哼了一声:“干就完了。”
徐小宁保存好数据,推了推眼镜:“下次无人机得升级了。”
叶医生与周教授相视一笑,点头表示继续同行。团队走出整理室,迎着晨光踏上运河岸边。
星辰在夜空中渐隐,运河水波在阳光下闪耀,仿佛在诉说千年的守护与未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