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财戒 > 第126章 苏轼《寒江独钓图》(没大篇幅描写画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6章 苏轼《寒江独钓图》(没大篇幅描写画面)

苏砚秋把我们请了进去。

她这套豪宅占据了三层楼,也就是三层楼打通,位于大楼顶部,视野开阔。

装修得极为奢华,所有的家具电器都是名牌,散发着高贵的气息。墙壁上挂着一些名家的山水画,虽然我一眼就看出应该是赝品,但这些赝品制作精良,和真品的差别不大,所以非常有格调,为整个套房增添了几分艺术氛围。

在这一刻,我心中甚至产生了一种奢望:

或许《写生翎毛图卷》就在这女人的宝库里面,若是有办法潜入进来,或许可以找到它。

我细细地观察窗外的情况,把每一个细节都死死地记在心里。

可惜的是,想要潜入进来比较难。

虽然说可以从楼顶想办法潜入,但怎么去到楼顶呢?进门之前我看到通道被大铁门封锁了,显然是不允许上去的。

而且,到处都装了摄像头,严密地监控着每一个角落。

一旦你潜入进来,必然会被监控到。

虽然说我有易容36变,能获得36个不同的身份。

可惜这易容秘技我一直是在梦中懵逼地修行,稀里糊涂才修炼成2变,还远远不够啊。

得靠时日积累,多修炼成几变,多获得几个身份才行,这样或许有机会找到突破口。

三人坐在沙发上寒暄,苏砚秋对我和李箐很轻视,丝毫也没把我们放在眼中。

也是,李箐仅仅是一名空姐,空有颜值,却没什么地位和背景。

至于我,衣着也很普通,而且这么年轻,显然没什么成就。

反观苏砚秋自己,那可是鼎鼎大名的书画斋的鉴定大师,仅仅薪资待遇就在古玩行业中数一数二,能让无数人羡慕,何况,她还和天局设计者有合作,一定有着非常多的非法收入,另外她靠捡漏也一定赚得盆满钵满。

她住的这豪宅,价值好几千万。

她的衣着首饰,全部都是顶级。

富贵之气逼人。

高傲一些也很正常。

终于,苏砚秋从书房中取出一幅画。

她的动作优雅从容,仿佛对这幅画充满了信心。

她淡淡地说:“这是苏轼的《寒江独钓图》,是某人从爷爷的遗物中找出来的,保存不当,处于半毁状态。拿过来鉴定的时候,我就高价买下来了。但就我的能力,没办法修复,也不好保存,所以就想转卖掉,赚点生活费。”

我接过画,小心翼翼地展开,仔细地欣赏起来。

这幅《寒江独钓图》,采用绢本水墨的形式,纵108厘米,横45厘米。

画面主体是一位身着蓑衣的老翁,独坐于一叶扁舟之上,在寒江之中垂钓。

老翁身形微躬,头戴斗笠,专注地凝视着江面,那神情仿佛已与周遭的天地融为一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扁舟造型古朴,舟身仅用简单的几笔线条勾勒,却精准地描绘出其轮廓与结构,舟上还放置着简陋的渔具,细节虽少,却能让人感受到渔翁生活的质朴。

江水以留白的方式呈现,远处的背景也是一片苍茫的留白。

整个画面简洁而富有意境,充分体现了苏轼“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的艺术追求。

画面右下角钤有苏轼的朱文印章“东坡居士”,印章字体古朴典雅,与画面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此印章以篆体镌刻,线条圆润流畅,笔画粗细均匀,印面布局严谨。它不仅是作品的作者标识,更是画面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典雅。

在画面左侧空白处,钤有米芾的白文印章“米芾秘玩”。米芾是宋代着名的书画家、收藏家,他的收藏印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艺术价值。

此印章采用方正规整的布局,笔画挺拔有力,刀法犀利,展现出米芾独特的审美风格。其存在证明了这幅作品在宋代就已受到当时顶级收藏家的青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画面右上方钤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的朱文印章“天籁阁”“项墨林鉴赏章”。项元汴是明代最着名的收藏家之一,他的收藏印数量众多,且制作精美。

“天籁阁”印章字体娟秀,线条细腻,印面四周装饰有精美的花纹,彰显出其高雅的艺术品味;“项墨林鉴赏章”则采用圆形布局,字体圆润饱满,印面刻工精细,体现了明代印章艺术的高超水准。

在画面上方正中位置,钤有清代乾隆皇帝的朱文印章“乾隆御览之宝”。此印章为椭圆形,印面以阳文镌刻,字体端庄大气,周围环绕着精美的龙纹装饰,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乾隆皇帝一生酷爱收藏,他的御览之宝印章遍布众多古代书画珍品之上,这枚印章的存在,表明此画曾被收入清宫内府,成为皇家收藏的一部分,也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这一幅画却因为保存不当,出现了非常多的缺陷,让人看了心痛不已。

有好几处明显的折痕与撕裂;画面的颜料也有磨损,原本鲜艳的色彩变得暗淡无光,影响了色彩的完整性和光泽度,仿佛一位美人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颜料层也出现了开裂的情况。

另外还有褪色、变色、霉变,虫蛀痕迹、边角卷曲等缺陷。

所以,这一幅画的品相真的惨不忍睹,让人痛心疾首。

“看上去倒像是苏轼的真品画作……”我在心中暗暗嘀咕,但我见识过了《写生翎毛图卷》的赝品,伪造得天衣无缝,自然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

悄无声息地用中指点了上去。

“《寒江独钓图》,大文豪苏轼于1088年创作,价值不菲,可惜保存不当,损坏严重,勉强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