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数日之后,刘轩伤情逐渐复原,柳柔等人也从刺客之事的阴影中慢慢走出,王府一切恢复正常。

这天早饭之后,刘轩让人将秦修和单治国叫到了书房。

秦修四十岁左右,身材消瘦,相貌平平无奇,双眼中却有一股干练之色,之前刘轩曾见过几次,知此人虽貌不惊人,却心思细腻。单治国二十五六岁,身材修长,相貌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狂傲之气。

刘轩轻轻抬手,示意二人入座,自己则端起桌上的茶杯,浅酌一口,缓缓说道:“听王妃说你二人有些才干,不知可愿来我府中,做一门客?”

秦修站起来恭敬地说道:“王爷过誉了,属下才疏学浅,恐难以担当大任。但若能留在王爷身边,做些笔墨之事,亦是心满意足。”

刘轩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单治国,问道:“你呢?可有何志向?”

单治国眼中闪过一丝炽热,拱手道:“学生一直渴望报效国家,只可惜时运不济,未能遇到明主。听闻王爷在晋北的壮举,心中仰慕已久。此次得同窗钱佳引荐,特地前来投奔,便是想在王爷麾下效力,辅佐王爷成就宏图伟业。”

刘轩微微颌首,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册子,放在桌子上,道:“这是我写的一点东西,你看一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单治国知刘轩要考究自己,正中了下怀,心中暗想正是自己展现才华的机会,便拱手道:“如此学生献丑了”说罢,拿起《小学教学大纲》翻开来,只见里面分为语文、算学、物理、政治等类目,一页页翻下去,只看了片刻,便为内容所吸引,不禁为刘轩的博学多才所折服。

单治国看完,见刘轩正与秦修谈笑风生,便默默拿起桌上的《晋北发展规划》继续阅读。半个时辰之后,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恭恭敬敬的将书放在桌上,又拿起《晋王兵法》。只读了一半,他便合上书本,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道:“王爷博学多才,学生望尘莫及。学生愚昧无知,很多地方都未能领悟,实在惭愧。”

刘轩故作惊讶地问道:“哦?还有两本你尚未翻阅呢。”

单治国额头冒出冷汗,尴尬地说道:“王爷所书太过深奥,学生愚钝,一时难以参透。恳请王爷允许学生将书带回,仔细揣摩。刘轩闻言大笑,道:“无妨无妨,你拿回去慢慢看便是。若有何不足之处,尽管指出来。”

单治国诚惶诚恐,道:“哪敢,学生只是想带回去仔细学习一番。”说罢,恭恭敬敬地将几本书收入怀中,鞠了一礼后,转身离开。

刘轩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转头看向秦修,问道:“秦先生,你觉得这单治国如何?”秦修听刘轩改口称他为先生,不禁惶恐,连忙说道:“单书生能力远胜属下,属下不好评判,王爷大智,心中自有分寸。”

刘轩脸色一沉,不悦地说道:“我身边不缺阿谀奉承之人,你只管说出你的想法便是。”秦修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沉吟片刻后,说道:“单书生虽有才学,但颇为自负。王爷适才敲打,或许能让他收敛狂妄,但未必能让他认清现实。这些书生只会纸上谈兵,只有让他们亲自去实践,才能明白做事之难。”

刘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道:“你说得不错,这正是我的想法。我再问你,我已将这次领兵出征漠北的情由禀告了陛下,你猜朝中会有何动静?”

秦修想了想,道:“我才此事定然引起朝堂震动,不过对王爷来说,却未必是好事,王爷立功越大,弹劾的人越多,至于如何破解,属下还需细细思量。”

刘轩满意地点点头,道:“好!回去后把县里的工作交接一下,三天后来我府里做师爷。”

秦修自幼饱读诗书,少年时便高中举人,随后出任永丰县主簿,却因没有背景,一直没能升迁。听刘轩言谈,似乎对他颇为赏识,想着以后能施展抱负,为百姓做些好事,不由大喜,连忙站起,一躬到地,口中言道:“多谢王爷知遇之恩。”

刘轩摆摆手,道:“本王唯才是举,不问出身。但所用之人,必须品行端正。你只需记住这点,以后便少不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秦修点头称是,见刘轩没有别的吩咐,便躬身告辞返回永丰。

刘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中暗想:“也不知道朝中那些御史,得知晋北之事会怎样,难道真如秦修说的,群起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