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房遗爱解决长安城治安问题后,名声大噪,百姓们对他的赞誉如潮水般涌来。然而,这却像一把火,彻底点燃了李承乾心中的妒火与恨意,他决心要给房遗爱来个“致命一击”。

李承乾在那间狭小昏暗的屋子里,像头被困的野兽般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房遗爱,房遗爱……你一次次坏我好事,我定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幕僚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提醒:“殿下,如今房遗爱风头正盛,我们行事可得万分小心。贸然出手,恐怕会引火烧身。”

李承乾猛地停下脚步,恶狠狠地瞪了幕僚一眼:“都到这地步了,还怕什么引火烧身?你赶紧给本太子想个办法,要让房遗爱身败名裂,彻底翻不了身!”

幕僚无奈地叹了口气,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咱们可以利用朝堂上那些对房遗爱仍有异议的大臣。房遗爱想获得重任,必定会参与更多朝堂事务。我们可以在暗中挑拨,让这些大臣与房遗爱产生更大的矛盾,最好能引发一场激烈的纷争,让皇上对房遗爱失望。”

李承乾听了,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笑意:“好主意!就这么办。你去联络那些大臣,告诉他们房遗爱野心勃勃,迟早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与此同时,房遗爱正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李世民打算让他参与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提案的讨论,这对房遗爱来说,既是一个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长乐公主看着房遗爱,眼中满是担忧:“遗爱,这次参与经济改革讨论,大臣们肯定会百般刁难,你一定要小心啊。”

房遗爱握住长乐公主的手,自信地说道:“公主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相信,只要有理有据,总能说服他们。”

朝堂上,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房遗爱站在众人中间,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自己对经济改革的看法。

“陛下,各位大人,此次经济改革,臣以为应先从减轻百姓赋税入手。如今百姓历经旱灾等磨难,生活困苦。减轻赋税,可让百姓休养生息,也能促进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话刚说完,一位大臣就站了出来,冷哼一声道:“房大人,你说得轻巧。减轻赋税,那国库收入从何而来?国家各项开支又该如何解决?你这想法太过天真!”

房遗爱早料到会有此质疑,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大人,虽然短期内国库收入可能会减少,但从长远来看,百姓生活富足后,会更积极地投入生产,商业也会更加繁荣。如此一来,税收的基数增大,国库收入自然会增加。而且,我们可以优化财政支出,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以平衡收支。”

又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房大人,你这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万一改革失败,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房遗爱坚定地说:“大人,任何改革都有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臣愿意立下军令状,若改革失败,臣愿承担一切后果。”

就在房遗爱与大臣们激烈争论的时候,暗中受李承乾指使的大臣们开始煽风点火。

“哼,房遗爱如此急切地推行改革,恐怕是想借此树立自己的威望,为自己谋取私利吧。”

“是啊,他这么年轻,能有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这些言论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和反对房遗爱的大臣们吵成一团。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乱成一锅粥的场景,眉头紧皱:“都住口!房爱卿提出的改革方案,朕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你们身为大臣,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好好商讨,而不是在这里互相指责。”

大臣们听了,这才安静下来。房遗爱感激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臣还有一些关于改革商业贸易的想法。我们可以开辟新的商路,与周边国家加强贸易往来,这样不仅能增加国库收入,还能促进文化交流。”

这时,一位平时与李承乾关系密切的大臣阴阳怪气地说道:“房大人,开辟新商路谈何容易?你是不是已经和某些势力勾结好了,想从中捞取好处?”

房遗爱气得脸色通红:“大人,请不要无端猜测。臣一心为朝廷和百姓着想,绝无半点私心!”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房遗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在宫外,李承乾正密切关注着朝堂上的动静,听到幕僚传来的消息,他得意地大笑:“哈哈,房遗爱,看你这次怎么收场!”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房遗爱心中明白,若不能尽快平息这场纷争,不仅经济改革方案会泡汤,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信任也会荡然无存。

房遗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对那位质疑他的大臣说道:“大人,开辟新商路虽困难重重,但并非不可行。如今西北旱灾已过,水利工程也已完工,当地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产出的物资丰富。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打通与西域的商路。而且,臣已详细了解过,周边几个国家对我们的丝绸、瓷器等商品需求旺盛,只要我们合理规划,定能从中获利,为国家和百姓带来福祉。”

这位大臣听了,一时语塞,但还是嘴硬道:“哼,你说得倒是头头是道,可这其中风险谁能保证?”

这时,一直未发言的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各位大人,房大人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房大人年轻有为,又有诸多实干经验。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共同商讨完善这改革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长孙无忌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其他一些中立的大臣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长孙大人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

“是啊,不妨先听听房大人详细的规划。”

看到局势有所转机,房遗爱趁热打铁:“陛下,各位大人,臣已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改革规划,从赋税调整、商业贸易到农业扶持,都有具体的措施和步骤。还请各位大人过目。”

说着,房遗爱将手中的计划书递给了一旁的太监,由太监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计划书,仔细地看了起来,不时地点点头。

“房爱卿,这份计划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全。朕觉得可行。不过,此事关乎国家经济命脉,还需慎重。各位爱卿,你们再仔细看看,提出你们的意见。”李世民说道。

大臣们纷纷围过来,传阅房遗爱的计划书。看着大臣们专注的神情,房遗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们能认可这份计划书。

然而,李承乾那边可不会轻易罢休。他得知朝堂上的情况后,又想出了一个毒计。

“幕僚,你去散布谣言,就说房遗爱之所以大力推行经济改革,是因为他收受了西域商人的贿赂,企图在改革中为他们谋取私利。”李承乾恶狠狠地说道。

“殿下,这……这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风波。万一被皇上察觉,我们……”幕僚有些担忧地说道。

“怕什么!只要谣言传得够广,大臣们和皇上自然会有所耳闻。到时候,房遗爱就算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李承乾不耐烦地打断幕僚的话。

于是,谣言像瘟疫般在长安城里迅速传开。百姓们议论纷纷,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听到了这些谣言。

“房遗爱居然收受西域商人的贿赂,这还了得!”

“是啊,看来这经济改革背后果然有猫腻。”

大臣们对房遗爱的态度再次发生转变,原本有些支持他的大臣也开始动摇。

房遗爱得知这些谣言后,气得差点吐血:“这肯定是李承乾搞的鬼!我一心为朝廷,他却如此陷害我!”

长乐公主也焦急万分:“遗爱,这谣言来势汹汹,我们该怎么办?”

房遗爱握紧拳头,说道:“公主,我一定要查出谣言的源头,还自己一个清白。绝不能让李承乾的阴谋得逞!”